教材分析:拉萨古城是人教版第12 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着重描写了“一座挨着一座”的“平顶的白色楼房”,以及家家楼顶上飘飞的五彩经幡的拉萨古城的民居,以及大昭寺这座典型的寺庙建筑的宏伟、典雅和壮观和八廓街的商店、摊点之多和气氛之热闹。通过拉萨古城的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反映了西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学生分析:高年级学生接触事物比较多,知识面也比较广。但是介于拉萨离学生生活远的特点,建议学生通过网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的特点。让学生课前上网查询有关古城拉萨的一些资料,对古城拉萨的风土人情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交流、讨论、收集资料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增长智慧,在活动中开拓思维,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拉萨古城的特点。
3、朗读课文。
4、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更多拉萨古城的特点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角色转化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拉萨古城的特点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了解拉萨更多的风土人情,古代建筑等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更有那神秘迷人的拉萨古城,那里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去那里观光旅游,领略拉萨的独特风情。(板书课题)
看着课题,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答,师板书)
1、拉萨古城什么样的?
2、课文写了拉萨古城的哪些地方?
3、拉萨古城有什么特点和特别之处?
师:同学们这些问题很好,老师课前已经让你们收集拉萨的一些资料,谁来说说你了解了哪些?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西藏和拉萨的资料(指名说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把收集到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这节课我们就比比谁对西藏拉萨知道得多,了解得多。
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西藏和拉萨的建筑和风土人情,你们真的很了不起。那么课文又描述了拉萨古城哪些特点呢?我们看课文。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课文都有哪些方法?(指名答)
(1)圈点批画喜欢的句子,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感受
(2)找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体会写法
(4)提出课文中的问题,小组成员一起交流
3、同学根据我们的学习方法,小组同学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自学
4、交流自主学习情况,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汇报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比如:
民居部分:先说特点,再谈体会,然后练习朗读
大昭寺:先说特点,然后演示“香香”鸟、“边贝”墙等图片。理解后感情朗读。
八廊街:理解其中的重点句子,(课件显示)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朗读。(看课件)
5、看课件,欣赏美景
师:拉萨是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古城,它在欧文们心中是一片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们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吧!(欣赏拉萨建筑美景)
6、旅行结束后谈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我们尽情欣赏了拉萨的美景,在即将结束这次旅行之际,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对拉萨了解那么多,体会那么深,课文一定能读得很美
7、指名有感情朗读全文
8、除了刚才学的,你还知道西藏哪些风土人情?(指名说)
师:同学们了解那么多西藏的风土人情,古代建筑,咱们各小组来个比赛,我们做一次导游,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出色好不好?你们有信心吗?(有)先练习,然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赛,评出最佳导游。
9、各小组练习
10、导游比赛(3到4组)评出最棒的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真是受益匪浅啊看来同学的阅读量,知识储备量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老师要想你们学习。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到西藏的古城拉萨旅行了一次,了解了这座古城的神奇与美丽。希望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掌握跟骨朵的知识,本领,将来把祖国的西藏建设的更美。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西藏看看,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美丽。
问题:
1、教学中如何让多数学生参与评价,使每个学生爱课堂上都能认真倾听辨别人发言,积极动脑思考,敢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教师平等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
3、教学中教师怎样更好的使用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