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律长征》教案

《七律长征》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教材分析】《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学情分析】

  由于时间的关系,长征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学生,连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产生了距离感,特别是作为广东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富足的生活中甚至产生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不能试图通过这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到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的不朽。教学时应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必要的课外课程资源,与文本相辅相成,从而引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的共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的感悟。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设计理念】

  1、为了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首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与文本距离。课前可让学生利用联网对长征资料进行收集。课上可让学生汇报对长征的印象,对诗意的理解,从而确定了教学的走向和纵深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的实效。

  2、诗作为浓缩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的内涵往往是要用心去意会的。好的东西是不可能言尽的,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意会可以不言传。本课教学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而不是逐字逐句去解释。更主要的是紧扣诗眼,咀嚼涵咏,抓住“难”“不怕”“ 寒”“暖”和“喜”等词,紧扣诗歌的特点,凸现出语文味。以领悟情感为主线,当学生真正进入到文本背后去发现、去体会语言文字之背后作者那大无畏的豪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激情引入

  1、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信息说一说。(师生交流信息)

  教师出示:

  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甚至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2、长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教师激情引入:同学们,今年是2009年,75前的10月,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壮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一年的时间里红这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考验,当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把诗句读一读。

  提示:“等闲、逶迤、磅礴、云崖、泥丸、岷山”的写法和读音。

  2、五年级了,谁能说说有什么方法理解诗句。(如:问同学,上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看注释,连词成句等等。)

  3、学生运用方法自学,了解诗歌大意。

  三、咬嚼诗眼,品悟诗蕴

  1、读第一句:谁能用一个字说明红军长征是怎样的?(难!)红军面对这些难怕是不怕?(不怕)

  板书:难 不怕

  2、再往下读:哪些重点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长征的“难”和红军的“不怕”。

  (1)引导学生装抓住:“逶迤”“ 磅礴”“ 寒” “千里雪”等重点词语理解“难”。

  (2)引导学生抓:“细浪”“ 泥丸”“ 喜” “心开颜”等词体会红军的“不怕”

  (3)这所有的一切所一句诗来概括是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把自己的理解带进诗句,诵读全诗。

  四、引领提升,直入诗魂

  1、这些词语是如何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逶迤”“ 磅礴”“ 寒” “千里雪”  “细浪”“ 泥丸”“ 喜” “心开颜”

  2、体会五岭的“难”

  (1)教师当场院板画。问哪一个是五岭,哪一个是乌蒙。

  (2)乌蒙磅礴,给磅礴换一个词?你知道乌蒙山有多高吗?4200多米。如果拿我们现在这六屋教学楼来比的话。他相当于800多层。你想要爬上去有多难。你再读。

  (3)五岭连绵数千里呀!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细浪?乌蒙山高4200多米,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泥丸?你能会到什么?

  (4)把这种感情送到诗句中读一读。多么豪迈的一件事,对着大家大声读。

  (5)同学们,要是平时,翻过几座大山已属艰难,况且还有敌军的围追堵截(教师出资料)

  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天上不有敌人的飞机。

  (6)看完资料,学生谈理解,教师点拨,学生读第二句诗。引导读出自己的感觉:轻松,悲壮,无畏。豪迈。

  (7)如果你是红军你如何对敌人读这一句诗。面对这万水千山的困难你如何读。对着自己无畏的红军兄弟你又将如何读。

  3、教师小结: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难吗?(难)可红军却把它当作平平常常的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面对千回百折的长征,请读出红军做出的坚定的回答。

  生读第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板书:难、平常)(字体比上一次板书大一倍)

  4.深入感悟“暖”

  (1)读读第3句,你发现了什么?(有一对反义词:云崖暖,铁索寒。)

  (2)(师介绍故事。)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云南进发。面对金沙江的悬崖峭壁、滚滚江水,红军战士按照毛主席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的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60多人,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到处是歌声和欢笑声:“我们一过江,就把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甩到后边了!” “蒋介石跟在后面得到了什么呢!” “捡到了几双烂草鞋呗!”

  (3)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又会怎么读?     (生读)

  (4)请两位学生读资料对话,再谈体会。

  出示对话:

  “我们一过江,就把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甩到后边了!”

  “蒋介石跟在后面得到了什么呢!

  ” 捡到了几双烂草鞋呗!”

  (5)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样读?

  (6)创设不同情境读这一句

  我们胜利了(读)──金沙水投井下拍云崖暖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金沙水投井下拍云崖暖

  面对穷凶恶极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金沙水投井下拍云崖暖

  5、深入感悟“寒”

  (1)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心头暖洋洋的,我们再来看泸定桥。

  (出示泸定桥图片──十三根铁链高悬河面图)

  (2)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个词来表达。(心惊胆战、魂飞魄散、惊心动魄、望而生畏……)

  (3)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4)影像再现,突破难点。真的是望而生畏,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中吧!

  (放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

  (5)看了这段录相,你想说什么话?用一个词也行。(惊险悲壮、高度概括、心惊肉跳,胜利不属于这支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6)出示资料,学生深刻领会思想感情。

  1934年十月,一支军队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闻的长征,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一走,竟然走了13个月零2天,这一走,走了25000 里。最小的战士只有十一、二岁,长征途中,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走600里荒芜人烟的茫茫草地,经过11个省份,前进的代价是生命,路上行军一共368天,总长25000里的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其中100多天是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战斗。

  《长征记》 红一军团编  1936年8月 预旺堡

  (7)再次引领学生感情朗读

  面对这寒光闪闪的铁索桥,我们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面对那些残暴的敌人,我们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望着铁索上的鲜血,面对牺牲的战友,我们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8)升华感情: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这个寒仅仅是我们强渡大渡河时,气温那么寒冷吗? 寒,这是因为我们战士在这里洒过鲜血,寒是因为我们的战友在此长眠,但是红军战士没有白白的牺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人民会永远记住的,这些在大渡河上牺牲的这些战士们。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面对千回百折的长征,红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板书:难  不怕(字体更大一些)

  6、体会“喜”

  (1)“喜”的是什么?喜从何来?(喜的是他们已红走过了岷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地。因为他们只要走出岷山,就可以胜利地会师了。喜的是他们在一路上夺取了种种关卡,非常开心,战胜了敌人。摆脱敌人之喜。离解放中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2)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呢。把红军所有的喜悦通过你的声音释放出来吧!先练练,你可以站起来读,加上手势读,也可以找你的同伴一起读

  (3)全班同学一起来,抒发红军的喜悦之情。

  五、即兴练笔,激荡诗情

  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远征,它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点击课件视频)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其中有一项奖,他不是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颁给了一种精神,一个群体。这种精神叫长征,这个群体叫红军。很可惜,这个奖没有颁奖词。

  2、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让你来红军战士写颁奖词,你想对自己,或是想对红军的先烈们说些什么呢?

  3、学生练笔。

  4、学生配乐读自己的颁奖词。

  总结:是啊,神仙也难过的雪山拦不住他们,绵延几千里的五岭峰,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拦不住他们,激流峭壁的金沙江,寒气逼人的铁索桥拦不住他们,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不上他们,因为他们的名字叫红军!(配乐齐背全诗,结束。)

  六、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全诗。

  2、誊写小练笔到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           不怕

  难                   不怕

  难                            不怕

  ( 豪迈    乐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