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来源:智榕旅游

  教学目标:学习第二首儿歌

  教学重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朗读和背诵第一首儿歌。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用“条、成、变”口头组词。

  3、总结学生掌握情况导入新课。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从”和“众”两个字是由 “人”这个基本字累加起来体现字形,表达字义的,你们能运用这个特点,弄清这几幅图与字之间的联系吗?大家试试看。

  (学生自学,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图(一)这是一颗树。树的总称,就叫“树木”

  图(二)两颗树合在一起,就是“林”字,“林”表示

  树多了,也叫“树林”。很多松树长在一起就叫“松林”。

  图(三)三颗树排列的样子,就像“森”字,“森”表示树更多了,一眼望不到边,也叫“森林”。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并相机出示字词,正音。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林”“森”这两个字也是以基本字“木”累加来体现字形,表达字义的。

  4、齐读生字词。

  三、看图学习短文(以小组学习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说说“二木林,三木森”的意思。(从字形、字义两个方面来说),重点讨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1、“单丝”是什么意思?“单丝不成线”什么意思?学生可动手试一试来理解:一根丝一扯就断,许多丝组成却扯不断。

  2、“独木”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独木不成林”的意思。

  3、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力量才会强大。)

  四、指导朗读,拓展思维: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联系实际,说说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3、学习课文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检查“单、丝”的笔顺,老师示范书写。

  4、在《习字册》上描字词。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六、课堂总结;

  1、学生互谈学习收获。

  2、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作总结。

  七、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红,并书写生词。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人(                   )

  虫(                   )

  3、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