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雨说》教学实录

《雨说》教学实录

来源:智榕旅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学做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联想、赏析、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雨丝风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笔墨,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笔赞美它:

  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沾衣欲湿----------

  天街小雨-------春潮带雨----------黄梅时节------------(学生背诵补充)这些咏雨的名篇已经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作名篇《雨说》,看看他又赋予了雨什么样的情致。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福于人为自己的幸福的精神。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

  2、《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

  四、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一)、你遇到哪些生字词?出示课件,解决字词

  圃锢滞

  嚷蓑笠

  膏耸

  喑哑襁褓

  (二)、概括各部分内容

  1、春雨到来之前的序幕。

  2、春雨到来。(自述,拟人化描绘。)

  3、雨嘱咐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向孩子诉说它的使命。

  5、雨动员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来自哪里。

  7、8、春雨两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五、再读每节,探究各节重难点

  1、怎样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

  明确:“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雨在大地万物的企盼中及时到来.

  2、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春雨有什么特点?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温柔可亲,像爱的使者。

  轻盈、绵绵不断、温柔的特点

  3、第三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春雨希望人们用真心去感知她、接受她)

  4、第四节又表达了春雨的什么愿望?

  春雨热爱大地万物,她希望人们能与它亲近

  5、第五节春雨号召孩子们干什么?

  号召带着孩子们跟着她去体验大自然的各种气息。

  6、第六节雨自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雨自述自己儿时的来历,给小朋友以亲切之感

  7、第七节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之情

  8、第八节大地指什么?为什么说“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大地指新的世界。未来是孩子们的,只要孩子们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积极向上,新的世界就有希望了。

  9、赏析第九节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10、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写春雨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为此她甘心奉献自己的一切;

  “快乐的安息”可让我们联想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小结

  (一)、.诗歌的题目是《雨说》,那么诗人笔下的雨都说了什么?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由衷祝福及热切期望。

  (二)、写作特色

  1、大量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充满童真童趣。

  七、动笔练习

  (一)1、在春天,除了柳条儿、小燕子外,还有很多事物都在笑啊,试着用这种句式补充两句诗吧。

  见了我笑啊。

  1、桃花见了我笑红了脸颊啊。

  2、石榴见了我笑破了肚皮啊。

  3、小溪见了我笑亮了嗓子啊。

  (二)副标题起什么作用?

  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点明了”说”的对象:中国儿童;概括了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望和祝愿,符合孩子的心理.

  (三)课后练习P9

  1、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本诗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的好处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让人感受到这位爱的使者的亲切温柔的形象,具有亲切感,活泼欢快,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嫩的童心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