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树叶,学生认读。
2、提问:如果让你在树叶前加一个适当的词?你会加什么词?(请学生举手回答) 3、师点评。看老师加上:蓝色的。你看行吗?生议论。
4、是啊,生活中,我们都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大家都很想知道是为什么?那就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89页,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请齐读课题。
[开篇入题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且思考,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2、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美术课上,李丽找不到绿铅笔,向林园园借,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所以就用蓝铅笔画了蓝色的树叶。)
3、出示词语:美术 铅笔 桌子 风景 注意 拿
(1)学生认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齐读。
[多种形式的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好地掌握读音。]
(2)记生字:看着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什么字?
学生交流,各自谈谈自己的好方法。
[这样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既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记住生字,又能很好地进行学习方法的巩固。]
(3)教学“笔”:
① 你看着这个字,猜猜以前的笔是用什么做的?
②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这种笔叫什么笔?你见过吗?(毛笔)
③ 你知道除了毛笔、铅笔,还有什么笔?
(4)教学“拿”:这个字由哪两个字组成?它跟什么有关?做一做“拿”的动作。你还知道有那些跟手有关的字?
[利用字的造字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快就记住这几个生字,而且理解字的意思。然后进行归类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类的意识。]
(5)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会做很多事情,用我们的小手拿起铅笔写一写“拿”。① 范写,找准压线笔,生书空,再在书上写两个。
② 刚才我们写的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找找看,我们这节课学的生字中
③ 还有哪几个是上下结构的?我们也来写一写。写字:笔 桌 景
[写字时进行写字方法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自学能力。]
(6)我们有两个词会变魔术,出示“美术 美术课 铅笔 铅笔盒”两组词,看看你发现加上一个字后有什么变化?
像这一类词你还知道有哪些?(若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做提醒:电脑 照相 衣服 洗脸等等)
[归类拓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事?板书:李丽 林圆圆
2、看图,说说这蓝色的树叶是谁画的呢?你觉得蓝色的树叶好看吗?那林园圆画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 ”画出来。
3、交流后出示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1)读句子,读出树叶的可爱。
(2)句式练习:( )那么( ),真( )。
[通过在文中找出句子,再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林园园绿树叶的漂亮和李丽的蓝树叶的难看、奇怪的对比,为下文理解林园园脸红的原因及林园园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太好做好了铺垫,学生也不会把林园园作为批判的对象。]
4、看着这么奇怪的树叶,林园园怎么样了?
出示句子:林圆圆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5、林圆圆为什么会脸红呢?(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6、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林园园不愿意借绿铅笔给李丽?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来,再读一读。
7、交流出示林圆园说的话。
① 读句子,你从林园园的什么表情中读出她的不情愿,圈出来。
②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请你吞吞吐吐地读读这句话。
③ 表演读,皱着眉说。
④ 朗读指导,读出林园园的不愿意。
⑤ 从她的脸红了,我们可以知道她很后悔,对吗?
看着上面的句子,用上“我不该( )。”说说此时林园园的想法。
[在反复琢磨林园园的表情和语言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林园园的人物性格,又从林园园自己认识到不应该这样做,进行说话训练,从而避免了把林园园作为批判对象,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价值导向。]
8、小结。林园园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太好,我们相信她以后会做得更好的,是吗?我们小朋友之间也一定会互相帮助的。
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绿铅笔 舍不得
吞吞吐吐 皱着眉
注意 不要 不要 不要
还要画小草
画了蓝树叶 不由得脸红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