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对子女财产不可以擅自使用。在未经未成年人的同意,擅自使用未成年人财产,而且使用目的并非对监护人有益,这样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会受到相应处罚。
一、父母能不能拆看孩子的信件
父母拆看孩子的信件要分情况看待。信件是个人隐私,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没有人能看到、隐藏、毁掉未成年人的信件,包括父母、老师。这些都是违法的。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未经未成年人同意,可以拆除信件:
1、追查犯罪的需要,由机关或者人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
2、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即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未成年人,根本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没有阅读信件的能力,信件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阅读。
未经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收集、使用和公布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二、如何确定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方式如下:
1、一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确认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2、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确定由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法定监护人的职责如下: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二、不能成为监护人的情形如下:
1、未成年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人;
3、被免职的法定代理人或保护人,如正在受刑罚处罚的人,有危害被监护人利益行为的人等;
4、破产人;
5、对被监护人提起诉讼或曾经提起过诉讼的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血亲,即可能对被监护人人身造成危害或损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总之,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含义是什么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等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责任的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