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如何处置

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如何处置

来源:智榕旅游

取保候审对有犯罪嫌疑但可能再次犯罪的人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应予逮捕。根据刑法第69条,对一人犯多罪的被告,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刑期应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但管制不超过3年,拘役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不超过20年,总和刑期35年以上的不超过25年。因此,如果取保候审期间被告再次犯罪,可撤销取保候审并一并审判。

法律分析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所以,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的,可撤销取保候审加以逮捕,之后新罪旧罪一起审判。再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对被告人进行数罪并罚。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障

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个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再犯罪行为将导致取保候审的解除,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再犯罪也会对个人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然而,法律也为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例如,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进行辩护,并享有被视为无罪的推定权。此外,如果嫌疑人能够积极认罪悔罪,并主动赔偿损失,在量刑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因此,面对再犯罪的情况,嫌疑人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法律责任和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将面临严重法律责任和后果。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再犯罪将导致取保候审解除,并可能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再犯罪也会对个人信誉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然而,法律为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法律保障,如聘请律师辩护和被视为无罪的推定权。积极认罪悔罪及赔偿损失也会在量刑时考虑。面对再犯罪,嫌疑人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法律责任,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六条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机关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先行拘留。

人民、人民决定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有关规定,也没有重新故意犯罪的,或者具有本规定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的同时,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凭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被取保候审人委托他人领取的,应当出具委托书。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五条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从事特定活动或者与特定人员会见、通信两次以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