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和对语文的整体把握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通过文中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悟,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勾划,品味,讨论汇报,感情朗读,背诵积累,口头习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板书)
师:大家想看看杨梅真正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杨梅,口述亲眼看到的杨梅的形状和颜色。)
(激qing导人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拉近了学生于课文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的开展作好了铺垫。
二: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1、通读全文,回顾课文的叙述顺序。说说第一句话是什么句式。
2、汇报:•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整体到分述,第一句是总起句。
•写了杨梅树的枝叶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师:现在,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们小组就来选择这个段落来学习。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习方法:首先由小组选择要学习的段落进行朗读,然后可以围绕这一段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怎样写具体的、都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哪些词句优美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按照课文顺序和讨论内容进行汇报。)
杨梅树:
•杨梅树很茂盛很美丽。
•从贪婪、吮吸、伸展、欢笑四个词可以感受到杨梅树充满了茂盛的生命力。
•通过这四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描写杨梅树用到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而且使句子生动、形象。•仿照这一段,用“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说一段话。••
杨梅果:
•形状:圆圆的,和桂圆一搬大小。
•颜色: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的,最后变成黑的了。
•味道:没有熟透的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
•喜欢哪些词语,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从那些词句,可看出作者对杨梅很喜欢。有感情读给大家听。
(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研讨,是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做适时点拨。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个环节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动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积极发问、教师的点拨和评价等互动的形式,展示了新的教学理念,使课堂不再枯燥,学生活跃起来了。)
四、学生小结。再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环节朗读练习,意在体现语文基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1、杨梅知识拓展。
•杨梅的品种介绍。
•杨梅的历史渊源。
•杨梅的保健功能等。
2、以我爱故乡的某种特产为主题,说一两段话并写下来。
(本环节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有利激发学生参与实色、味的特点具体写出来的。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践活动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