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认定条件及其严重性等级划分。医疗事故认定需具备四个条件:医疗机构执业资质、责任者医疗过失、违规行为、与过失行为有因果关系的不良后果。医疗事故严重性分为一至四级。患者未经医学会鉴定,以勒索为目的的行为是违法的,应予打击。
法律分析
一、认定医疗事故须具备的条件
医疗事故是特定的职业事故。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四项基本条件:
(一)医疗事故的主体必须是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个人的执业资格并注册的资质。比如:注册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等。没有这些资质按非法行医论处,发生损害公民身体健康或造成死亡的,按非法行医罪论处,不能按医疗事故处理。
(二)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具有主观上的医疗过失。这种过失表现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如果是故意不构成医疗事故。如果是无法预见或者不可抗力原因也不构成医疗事故。
(三)医务人员必须有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诊断护理规范、常规,即“违规”的行为。
(四)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这种后果是指死亡、残疾、和明显人身损害。这种损害结果与过失行为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补充说明
认定医疗事故是非常严肃的事,必须坚持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国家对医疗事故首先注意定性,原来的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划分已无实际意义。统称为医疗事故。根据危害程度,又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认定医疗事故,必须经设区市级以上医学会鉴定,并非随意定性。
患者一方未经医学会鉴定,以“医疗事故”为借口向医方索要赔偿或者采取摆花圈、设灵堂、烧纸或殴打、慢骂等行为以达到勒索钱财的属于违法行为。不能按事故对待。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未鉴定前,不得给付医闹赔偿”,对于“医闹”要配合公安部门给予坚决的打击。
结语
医疗事故的认定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医务人员需具备执业资质并注册,责任者需有医疗过失,医务人员需有违规行为,患者需遭受明显人身损害。认定医疗事故需经医学会鉴定,不能随意定性。以医疗事故为借口勒索或采取暴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打击。对于医闹行为,未经鉴定前不得赔偿,需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坚决打击。医疗事故认定应严谨,确保构成要件齐全,以维护医疗秩序和公民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师从事下列活动的,可以不办理相关变更注册手续:
医师不得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以及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