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朋友起诉需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不能为无民事能力人、有损害被代理人利益者或法院认为不适合者。起诉流程包括立案、送达传票、开庭陈述、法院判决、签字领取、生效、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可以委托朋友起诉。但是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当事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同时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
起诉流程如下:
1、写好诉状,拿条子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张1寸照片去当地法院立案,立案后;
2、立案后看自己的案子归哪个审判庭管,然后给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3、开庭,在法庭上各自陈述事实和理由;
4、法院经过审理后下达判决书让双方签字领取;
5、领取后15日内都没有上诉的话判决就生效;
6、判决书中会规定生效后几日内让被告支付欠款,如果到时候被告不支付的话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直到得到自己该得的款项。
拓展延伸
选择朋友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法律要求和限制
选择朋友作为诉讼代理人是一项涉及法律要求和限制的决策。根据法律规定,委托他人作为诉讼代理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朋友必须具备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代理诉讼的职责。其次,委托人和朋友之间应建立明确的委托关系,并签订书面委托协议。此外,一些司法管辖区可能对朋友作为代理人的资格有特定要求,如需要具备特定的执业资格或注册。此外,法律也规定了一些限制,例如,亲属关系可能会限制朋友担任代理人的资格。因此,在选择朋友作为诉讼代理人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要求和限制,确保代理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选择朋友作为诉讼代理人需要满足法律要求和限制。委托人和朋友之间应建立明确的委托关系,并签订书面委托协议。此外,朋友必须具备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代理诉讼的职责。法律也规定了一些限制,例如亲属关系可能限制朋友担任代理人的资格。在诉讼过程中,立案、送达传票、开庭陈述、判决签字等环节需按程序进行。若判决生效后被告不履行义务,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选择朋友作为诉讼代理人需遵守相关法律,确保代理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