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销售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刑责: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罪者,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法律的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法院如何判断和处理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的案件
法院在判断和处理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的案件时,通常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进行分析。首先,法院会审查被告是否存在串通行为,包括是否存在共同意图、协商一致等证据。其次,法院会对涉及的商标是否合法进行调查,包括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权属等方面的证据。此外,法院还会考虑销售行为是否违法,包括销售的商品是否侵犯他人商标权益、是否存在伪造、仿冒等行为。最后,法院会根据证据的充分性、合法性和可信度来判断被告是否构成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如判处刑罚、罚款等。综上所述,法院在判断和处理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的案件时,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证据和法律要求,确保公正、公平地维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
结语
依法制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是维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情节严重者,可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处更重的刑罚和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也将依法追究责任。法院在判断和处理此类案件时,将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要求,确保公正、公平地维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