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何时可以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

何时可以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

来源:智榕旅游

中止执行后2年内可以重新申请执行,时效没有限制。申请执行的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次日起开始算。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复议、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和采取强制措施等步骤。执行员应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制作笔录并签名或盖章。

法律分析

中止执行后2年内可以重新申请执行。而对于中止执行的时效是没有限制的,只要被执行人有执行的能力,就可以申请对其恢复执行。只要每次主张的权利之间间隔时间没有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应当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次日起开始算申请执行的时效。

执行程序的过程是什么:

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3、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5、采取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拓展延伸

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涉及到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执行主体认为执行标的存在争议、异议或其他合理事由时,可以申请中止执行。然而,实际操作中,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并非一帆风顺。执行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综合考虑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益,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持申请,并确保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此外,法院还会考虑执行程序的效率和公正性。因此,了解法律规定并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运用,是成功申请重新执行中止执行的关键。

结语

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可以在中止执行后的2年内重新申请执行,而中止执行的时效是没有限制的,只要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就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每次主张权利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应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次日起开始计算申请执行的时效。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复议、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等步骤。重新申请执行中止执行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并合理运用,同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并考虑执行程序的效率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