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能否判缓刑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法定和酌定因素。主观过失程度、悔罪表现以及逃逸行为都会影响判决结果。对于罪过轻、较小的肇事案件,倾向于适用缓刑。然而,逃逸行为会增加罪过,不宜适用缓刑。因此,并不是所有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案件都能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
一、犯交通肇事罪能判缓刑吗
交通肇事罪缓刑的适用会根据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来衡量事故发生的性质,具体如下:
(一)法定因素。
1、看是否具备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
2、看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
(二)酌定因素。
1、考虑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所负的责任大小。
2、考虑被告人犯罪后的态度,包括认罪态度、案发后能否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3、考虑被告人是否对被害人及时抢救、治疗。
4、考虑被告人是否对被害人进行积极主动的经济赔偿。
5、考虑当时的犯罪时空和周围环境,如天气状况、地面路况等。
二、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否适用缓刑
对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缓刑应当考虑几个方面因素:
1、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对罪过大、罪过较大造成事故的应予以实际处罚,判实刑,不宜判缓刑。对于主观罪过小、罪过较小的肇事案件,因为他们主观心态是没有预见到会发生事故或已经谨慎注意而注意力度不够,对他们处罚重没有实际意义,结合其他条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悔罪表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在最小。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3、肇事后逃逸的不宜适用缓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有悔罪行为。因而在其归案后,即使产生了悔罪心理,实施了悔罪行为,但他们的“罪过”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仅应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不宜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犯罪,一般罪过小,在审理交通肇事案件时,一般也比较倾向于适用缓刑,但是这并意味着涉嫌交通肇事罪一定能适用缓刑。因为在肇事之后可能会出现逃逸的情况,甚至还会因为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就是无法适用死刑的。
结语
交通肇事罪的判决是否能适用缓刑,需要综合考虑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法定因素包括是否符合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酌定因素则考虑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的责任大小、犯罪后的态度、对被害人的抢救和赔偿等因素。对于主观罪过小、悔罪表现好的肇事案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然而,对于逃逸行为且罪过较大的肇事案件,不宜适用缓刑。因此,在判决交通肇事罪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决是否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