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誉权不容侵犯,法律为你维权护航——损坏他人名誉赔偿标准及罪责分析

名誉权不容侵犯,法律为你维权护航——损坏他人名誉赔偿标准及罪责分析

来源:智榕旅游

损坏名誉赔偿标准需考虑侵害情节、受害人谅解程度和加害人认错态度。损坏他人名誉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起诉损坏他人名誉罪需满足合法资格、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属于法院管辖等条件。

法律分析

损坏名誉赔偿标准是需要根据从侵害情节、受害人的谅解程度以及加害人认错态度方面考虑。毁坏他人名誉罪构成侮辱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损坏他人名誉赔偿标准是什么

损坏名誉赔偿标准如下:

1.从侵害情节来考虑。

2.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

3.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二、损坏他人名誉罪判几年

损坏他人名誉一般构成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起诉损坏他人名誉罪需要什么条件

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己获得的社会评价受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损坏他人名誉罪需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第一,原告要具有合法的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是因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指明谁为对方当事人;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

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并且属于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必须是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可以解决的事项。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损害他人名誉的赔偿标准需考虑侵害情节、受害人谅解程度及加害人认错态度。侮辱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受侵害的人格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损坏他人名誉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起诉损坏他人名誉罪需满足原告合法资格、明确具体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