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领取养老金,或者转入其他养老保险,享受相应待遇。此外,病亡个人的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个人可以领取病残津贴。相关资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分析
缴费累计满15年且到达退休年龄之后方可办理退休手续。目前为止,国家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干部55周岁(自由职业者也为55周岁)。
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医疗保险:三个月后生效,生病住院就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单位交费满一年后生孩子,基本上花不着自己的钱;失业保险:缴纳超过一年后,被单位开除的,暂时找不到工作,可领取一些失业金;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治疗费用就由工伤基金赔付,用不着单位负担。社保是计算累计年限的,中间也是可以中断的。如果辞职,可以把社保转为个人交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或者等有新单位,让新单位接着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拓展延伸
社保缴纳年限的变化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有何影响?
社保缴纳年限的变化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保缴纳年限越长,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这是因为养老金的计算是基于个人缴纳的社保金额和缴纳年限来确定的。如果一个人的缴纳年限较短,那么他所能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也会相应减少。因此,社保缴纳年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对于个人而言,延长社保缴纳年限可以增加退休后的经济保障,提高生活品质。而政府也鼓励人们尽可能地缴纳更多的社保,以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结语
社保缴纳年限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影响重大。缴费满15年且到达退休年龄后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社保还涵盖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为个人提供全面保障。缴纳年限越长,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金待遇越高。延长社保缴纳年限可增加退休后的经济保障,提高生活品质。政府鼓励人们积极缴纳社保,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得到合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