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在向肇事者提出索赔时,可以选择直接与对方进行协商、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若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意处理,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处理该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受害者在向肇事者提出索赔时,可以选择直接与对方进行协商、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出车祸后如何与肇事者索赔?
出车祸后,受害者可以依据公安机关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要求肇事方索赔,肇事方不愿意索赔或者对赔偿数额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交通事故对方不去处理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意去处理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处理该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不服交通事故赔偿怎么办
对于自行协商后达成的交通事故赔偿不服的,可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达成调解协议,对方因不服赔偿而不履行的,也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未履行的,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结语
在遭受车祸后,受害者可以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要求肇事方索赔。如果肇事方不愿意索赔或对赔偿数额有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去处理,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处理该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索赔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选择直接与对方进行协商,也可以选择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最终,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