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人员指未履行法律文书义务且具有拒不履行、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或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等情形的人,需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接受信用惩戒。
法律分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算是失信人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拓展延伸
失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失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针对那些违背诚信原则、失信行为明显的个人或组织所采取的法律制裁措施。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失信人员可能面临多种法律责任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限制参与招投标、限制从事相关行业活动、列入失信黑名单等。这些措施旨在惩戒失信行为,维护社会诚信秩序。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失信人员的救济途径和条件,如通过履行义务、赔偿损失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的具体适用与程度,会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性、后果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
结语
失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为了惩戒违背诚信原则、明显失信行为的个人或组织。根据中国法律,失信人员可能面临多种法律责任和处罚,如限制高消费、乘坐高铁和飞机、参与招投标、从事相关行业活动,以及列入失信黑名单等。这些措施旨在维护社会诚信秩序。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失信人员的救济途径和条件,如履行义务、赔偿损失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将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性、后果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