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免疫与计划免疫》(人教)
《免疫与计划免疫》
本节课是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中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中的第二节。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基础上的教学。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病原体有关外还和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 2 页
第 3 页
一、导入新课
设疑:以流行性感冒为例子,说说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
(一)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PPT投影:资料--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教师: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
学生1: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杀死。 学生2: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的作用。 PPT投影:看屏幕中的卡通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自主式讨论、总结,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结:皮肤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第 4 页
教师:消化管道、呼吸管道又是靠什么来实施保护功能的呢?
学生:黏膜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PPT投影:消化道黏膜及分泌物:胃酸、消化酶等,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总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和黏膜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2)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3)清扫异物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
PPT投影:资料--当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吞噬细胞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教师: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学生1:免疫力下降、皮肤受伤时。 学生2: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教师: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第 5 页
吞噬细胞。
(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2)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总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的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
提问:第一、第二道防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1:人人生来就有的。
学生2: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教师: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没有特异性,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PPT投影:资料--当水痘流行时,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
教师: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第 6 页
学生:体内产生抵抗水痘的抗体。 思考讨论:1.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
学生1: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指淋巴细胞。
教师总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它们对人体发挥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学生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异种动物血清、被移植的器官、衰老死亡的异常细胞等。)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教师:多媒体展示讲解抗原和抗体,以及抗体清除抗原的特异性。举例:甲型流感的抗体只能清除甲型流感病毒,而不能清除麻诊病毒。
PPT投影:抗原抗体作用原理: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第 7 页
视频-----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抗原与抗体的作用。
PPT展示天花病人。
教师: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消灭天花病毒。
学生回顾。
教师:人体第三道防线和前两道防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的功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
学生:表达交流,填写表格内容。 (二)免疫的功能
提问:免疫系统到底有什么功能?
第 8 页
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讲解:免疫也有对人体不利的一面,如: (1)对移植入体内的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使手术不易成功。
(2)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或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三)计划免疫
提问:1、计划免疫的意义,
2、预防针和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理。
学生1:计划免疫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学生2:预防针和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理:将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注入人体,使人在不发病的
第 9 页
情况下产生抗体,产生抵抗力。
教师:打疫苗预防属于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的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 视频--艾滋病
学生:了解艾滋病,关爱生命 课堂练习:PPT展示 教学反思 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本节课因内容多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需安排第二节进一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第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