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智榕旅游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9七上·蓬溪期末)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瞬间(shùn) 祷告(dǎo) 菜畦(qí) 收敛(liàn) B . 狭隘(yì) 分歧(qí) 欹斜(jī) 废墟(xū) C . 憔悴(cuì) 嗔怪(chēn) 静谧(mì) 黄晕(yùn) D . 水藻(zǎo) 挨蹭(cèng) 暂时(zhàn) 须臾(yú)

2. (2分) (2020九上·遵义期末)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亵渎(dú) 摇曳 矫揉造作(jiǎo) 根深缔固 B . 箴言(jián) 佝偻 面面相觑(qù) 相濡以沫 C . 星宿(xiù) 博弈 木铎金声(duó) 明修栈道 D . 腼腆(tiǎn) 恐吓 抽丝剥茧(bāo) 百战不殆 3.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4. (2分) (2019·南充)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A . ①②④③⑤⑥ B . ⑤①④③②⑥ C . ⑤③①④②⑥ D . ①④②③⑤⑥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5. (3分) (2020八下·金华期中)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4 页

A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 . 《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C .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封信一个话题,讨论的重点也不同,但都贯串着一个理念: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6. (1分) (2019·重庆模拟)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________,________;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7八上·凉山期中) 八年级(4)班同学为了响应学校“共铸诚信校园”的号召决定举行一场辩论会,请你参与。

正方观点: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讲诚信。 反方观点:诚信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做不到。 (1) 请你提供两种典型现象来反驳正方。

(2) 通过辩论,同学们对诚信的智慧有了更深认识,你如何理解“诚信的智慧”? (3) 为了实现“诚信校园”,请你写出两点提议。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 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

9. (13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 2 页 共 14 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大易小

B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 . 徒以有先生也 D . 以君为长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秦王色挠( )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目。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不仅是整个长城的缩影,更是整个长城的精华部分。它好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C”,呈半环状环绕在北京北部、东北和西北三面。从东到西包括6个区段: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全长629公里。

②提到长城,人们往往首先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似乎他建造的长城是最早的,实际上北京地区长城建得更早,公元前283年,燕昭王29年,为抵御匈奴,燕国修筑了燕北长城。先秦燕国、秦汉、北魏和明代,这四个时代北京长城都在持续建设中,特别是在后来明代修建的长城中,经过徐达、戚继光两代名将的重点建设,北京长城建设得最完备。开国功臣徐达大将军主持重修了居庸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慕田峪、黄花镇等长城关塞。1569年开始,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15年,护卫京师,他改建长城,呕心沥血,使北京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建筑最坚固的黄金地段。

③北京长城主要分布在京北燕山山脉带和京西太行山脉一带,这些地方高山深谷,断崖险关,这就使得北京长城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体两面都树起高大垛口,可以两面

第 3 页 共 14 页

御敌。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线伸展蔓延,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2.7公里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东线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更为难得的是在千米山峰之巅竟密布15座敌楼。

④明清两代皇城、皇宫、皇陵,都距北京长城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北京长城是护卫京城等要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位于延庆县军都山关沟的八达岭,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曾修筑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防御,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⑤北京长城的自然景观还特别丰富多彩。慕田峪长城,春天群芳争艳,夏天满目苍翠,秋天五彩缤纷,冬天雪挂枝头。

⑥今天,北京的多处长城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外游客登上长城,可以尽情欣赏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 (1) 阅读第②—⑤段,概括说明北京长城都有哪些特征。

(2) 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其作用是:

(3)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主要”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4) 据CCTV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在长城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

现。

请拟一则有关保护长城的宣传标

语: 。

长城在2004年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单,请为保护长城出谋划策,提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11. (25分) (2020九上·恩平期末) 阅读选文 牧羊歌手 郭震海

①这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我和老三相约到太行山深处这个宁静的小镇,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婚礼开始前,我和老三信步走进小镇后面一个空旷的山谷。

②只见一位牧羊老汉手举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啪啪啪”脆生生的鞭响,惊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山鸡,山鸡欢叫着振翅飞起又迅速落下。

第 4 页 共 14 页

③“庆生叔,这样好的天气,你咋不亮开嗓子唱一个呢?”老三远远向那牧羊老汉打招呼。 ④“哈哈,唱一个!”牧羊老汉乐呵呵地回道。 ⑤老汉说着,大声咳嗽了几声后,便开了腔:

⑥嗨——/送郎送到大门口/扑上来看家的大黄狗/认了认是郎哥/摇了摇尾巴住了口口…… ⑦“好!好——”老三高声叫好,同时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⑧确实是好!我也在心里暗暗赞叹。没想到,在这苍茫的群山之中,这位牧羊老汉的嗓音会如此的高亢嘹亮。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群山伴唱,流云起舞,纯粹而自然。

⑨老三告诉我,这位牧羊老汉名叫侯庆生,他爹在世时,就是出了名的“喊号子”的人。他爹的“号子”喊得响亮,大家干起活很起劲儿。

⑩“你知道啥叫‘喊号子’吗?”老三问我。 ⑪“就是劳动号子吧。”我说。

⑫“小的时候,我爷爷和镇子里的人从山下往山上运石头的时候,七八个人用绳索用力拉着,一点一点上移,那时候庆生他爹就负责喊号子。喊的啥倒是不记得了。”老三的家就住在小镇上,在小镇上出生长大。

⑬“没准,我还能喊上几句哩。”我说。

⑭“你?”老三停下脚步,回头一脸惊奇地望着我,眼里流露出怀疑。

⑮我确实没有骗他。我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乡村调查走访,听过多位至今依然健在的喊号子者喊过,也知道一些内容,只是从未亲口喊过。

⑯“要不要现在就喊一回?不过,我需要你的配合。”我对老三说。

⑰“好!喊一回!你说需要我咋配合?”老三的眼里疑惑瞬间变成了兴奋,仿佛射出两道光。

⑱我说:“很简单,比如,我喊‘劳动号子嘛吼嘿’,你就跟着喊‘嘛吼嘿’,我就是喊号子的人,你就当正在劳作的人。”

⑲那天,我和老三竟然忘情地在山谷中喊起了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嘛吼嘿——嘛吼嘿/震天动地嘛吼嘿——嘛吼嘿/不怕风儿嘛吼嘿——嘛吼嘿/不怕雨儿嘛吼嘿——嘛吼嘿/愚公移山嘛吼嘿——嘛吼嘿/传遍四方嘛吼嘿——嘛吼嘿/团结紧呀嘛吼嘿——嘛吼嘿/齐努力呀嘛吼嘿——嘛吼嘿……

⑳我们由最开始的小声喊,到彻底亮开嗓门,越喊声音越大、越高亢。老三平时是很稳重的人,此时仿佛整个人都被点燃,两个胳膊在空中挥动着,仿佛再次回到童年。

㉑我越喊越投入,眼前仿佛山坡上真的出现了一群弓着身,光着背,负重前行的人,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随着号子声声,他们一步步向上,向着挂着太阳的地方走去……

㉒“三娃子,三娃子,是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三娃子……”

㉓我们太陶醉、太投入了,完全不知庆生何时停的歌声,更没有听到他急切的呼喊,直到他从山坡上连滚带爬,挂着一脸泥土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停止喊声。

第 5 页 共 14 页

㉔“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他问我。

㉕我被他的问话喊醒,忙说自己之前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过乡村调查。 ㉖“调查?”他问道。

㉗“是的,我曾在报社当记者,专门调查过劳动号子,这算是我们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我调查就是想记录下来,记录这份宝贵的民间艺术。”我说。

㉘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后来我才知道,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老人说他的父亲就爱唱民歌,爱喊号子,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要痴狂。从小只要听他的父亲唱过一遍的民歌,他就能记在心里。

㉙老三告诉我,庆生老汉的儿子大学毕业,在一个煤矿当技术工,家里小日子过得很不赖。只要跟庆生提到民歌,他总是张嘴便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我问庆生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首民歌,他笑笑说:“多得很,一箩筐肯定装不完。”

㉚看着眼前的庆生老汉,想起刚才他那高亢有力,婉转动听的歌声,我想起了近几年一路走红的华阴老腔,那几位陕西老汉,在舞台上,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每每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演,扑面而来的是真实。这种真实让人震撼,更令人神往。

㉛庆生告诉我,其实他啥也不图,更没有想过当歌唱家,只是觉得这些山歌经过数代人的口口相传,不能丢,丢了怪可惜。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22日 20 版) (1) 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写下表。 情景 听老汉唱山歌 “我”提议“喊号子” ②________ “我”要求他配合 ③________ “我”和他一起“喊号子” ④________ 老三的心理 ①________ (2) 分析文章第⑨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 联系上下文,品味划线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

②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4) 文章结尾句中“真正的歌唱家”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内涵。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8九上·椒江月考) 下列生活小贴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拍照小贴士】

靠得太近,被摄物体容易变形,有时往后退一退,拍出的照片更自然。 【乘车小贴士】

第 6 页 共 14 页

车来时,一拥而上会造成拥堵。有时往后让一让,上车更快捷。

要求:①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第 7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4 页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答案:5-1、 考点:解析: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答案:6-1、考点:解析: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

第 9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考点:解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

第 10 页 共 14 页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考点: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14 页

答案:11-1、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第 12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答案:12-1、

第 13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