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以xx公司为例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 计 学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指 导 教 师: xxx 职称: 副教授 助理指导教师: 职称:
2014年 11 月29 日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 目 的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和敏感问题之一。在公司财务政策中,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且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股利分配不仅反映了公司内部融资的程度,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投融资活动,关系着公司的未来,而且反映了公司对股东投资的直接回报,影响着股东的投资热情和投资态度,更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股利政策是公司期末在平衡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对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的净利润如何进行分配的决策。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自1956年Lintner的开创性研究揭开了股利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来,西方财务学界对股利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结果,“股利之谜”悬而未决,所以股利政策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尚未解决的财务难题之一,这也是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原因。 (二) 意 义 近几年来,中国证券监管层先后出台了一些监管政策,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促进了股利分配。如《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订等,努力为非理性股利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上市公司了为达到筹资标准象征性的发放一些现金股利或者股票股利等,而并不是真正的为了与投资者分享利润。 本文希望通过对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 国外研究现状 纵观西方股利研究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传统股利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股利理论。与此相对应的两种观点是: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包括股利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和负相关)。 1、传统股利理论 传统股利理论包括MM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税差理论等内容。 (1)MM股利无关论 1961年,Miller和Modigliani(以下简称MM),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股利无关的理论,即MM理论。MM股利无关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基础上的:(1)完美资本市场假设;(2)理性行为假设;(3)完全确定假设。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完全受其投资政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影响,而不是由公司的盈利股利分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配政策所决定。他们认为影响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因素是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至于该公司是否发放股利,或者以哪一种分配分配方式发放股利,对公司的股票价格都是没有影响的[2]。 (2)“一鸟在手”理论 认为投资者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这种理论对于上市公司是否发放股利, 认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因此被称为“一鸟在手”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不进行股利分配而把获得的利润保留再投资,投资者会觉得自己获得收益的不确定性较高,发放股利可以“落袋为安”,因而倾向于发放股利。同时,该理论还认为当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时,就会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可要求较低的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反之,则股票价格下降,而且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支付股利越多,股价越高,公司价值越大[3]。 (3)税差理论 税差理论是在MM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放宽假设引进税赋后形成的理论。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Farrar和Selwyn,他们通过比较不同股东税后现金股利所得和税后资本利得,得出税后资本利得必大于税后股利所得。因此,股东偏好资本利得胜于股利所得,即偏向股利无关论。随后Brennan通过创建一个股票评估模型,将Farrar和Selwyn的研究扩展到一般均衡情况,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其结论也差不多,即股利额较高的股票比股利额较低的股票需要更高的税前收益,公司最好的股利政策就是根本不发放股利。然而,Black和Scholes,Litzenberger和Ramaswamy,Miller和Scholes在对Brennan模型做实证检验时,得出的结果却十分不明确,其结果根据所使用的股利收益率的定义不同而不同。 2、现代股利理论 现代股利理论包括客户效应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内容。 (1)客户效应理论 客户效应理论论述的是不同的股利政策所吸引的投资者不同,上市公司将投资者作为客户看,因此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时候会将投资者的需求考虑在内,也就是说投资者会对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股利无关。 (2)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讲述的是股利政策具有信息传递效果。该理论认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对于投资者存在着信息优势,股票股利是经理向市场传递公司有良好前景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的信号。同时股利信息内涵理论学派认为,股利被视为一种信息,虽然股价会变化,但是,影响股价变化的并不是股利政策,而是它所传递的关于公司未来收益和增长机会的信息,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 (3)股利代理成本理论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上市公司的所有人与管理人一般不一致,而公司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利益常常不一致,因此存在代理成本问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中不是以公司股东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这就产生了代理成本,而发放股利则是公司所有者降低其与公司经营者之间代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4)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投资人在需要现金时出售持有的股票需要支付交易成本,因此,那些喜欢或需要现金回7报的投资者常常会选择现金股利这个能实现其资产流动性的较理想方式。 (四)国内研究成果 1、原红旗(2001)认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现行的股利政策则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中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股利形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上市公司对以股票股利留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并非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对股利形式选择有重要影响,规模小的公司倾向于选择股票股利,而规模较大的公司则倾向于选择现金股利[5]。 2、宋玉、李卓认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将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而且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是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当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8]。 3、在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李常青、魏志华和吴世农以其为研究背景,首次考察了这个政策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决定》颁布期间资本市场整体呈倒U型走势,显示了投资者对于该政策呈现出“预期—失望”的反应过程。而进一步细分上市公司类型研究后发现,计划再融资、高成长低自由现金流、高竞争低自由现金流的上市公司市场反应显著较差,显示该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需求或潜在的再融资需求的成长型以及竞争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负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面影响。他们认为, 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可能存在“监管悖论”的局限性,即半强制性分红政策未能对理应提高分红水平的上市公司予以有效的约束,反而对需要减少分红的上市公司形成了束缚。同时他们还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没有改变,对于分红意识较为薄弱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法律规范与监管显得很有必要。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对于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分红行为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局限性亦不容忽视。 4、在其后, 薛祖云、刘万丽做了关于转送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本规模对送转股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即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公司股本规模越小,送转股越多;公司上市时间越短,送转股越多;同时每元净资产的股数越少,送转股越多;而且2008年度上市公司的送转股更多的考虑是股本扩张,即适合我国公司股票股利财务政策的“股本扩张假说” [10]。这个假说可以合理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高额送转股现象。 附:参考文献 [1]刘飞.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2]Merton H. Miller,Franco Modigliani. Divicend Policy,Growth,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61,34(4):411—433. [3]Farrar,D.,Selwyn,L.Taxes,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Return to Investors[J].National Tax Journal,1967,(12):444—454. [4]杨汉明.西方企业股利政策文献评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123-128 [5]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27(3),33-41. [6]李增泉,孙铮,任强.所有权安排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4): 48-75. [7]李维安.强制分红有利于投资功能的回归[N].中国证券报, 2004-10-11. 15. [8]宋玉,李卓.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5),106-112. [9]李长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3),144-155. [10]薛祖云,刘万丽.中国上市公司送转股行为动因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4-121.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结合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基本理论,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xx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全面分析。对其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一,阐述股利分配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其发展过程。 二,分析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三,对对xx公司股利分配现状进行分析 四,对xx公司股利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分析xx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六,对xx公司目前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七,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报告人签名: 2014 年 11月29 日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不容乐观:上市公司偏好送股、非良性分配公司的的增多、分配政策的多变性等等,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我国证劵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本文根据近几年对xx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状况对股利分配行为及其原因作了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二)难点 目前国内外的股份分配政策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甚完美,在许多方面仍无较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对xx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提出改进措施也就成为了本课题的难点,如何对xx公司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需要进行深入仔细的思考。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4、论文提纲: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第二章 股利政策理论 2.1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成果 第三章 股利政策概述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3.1 股利政策概述 3.2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3.3 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分析所选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4.1 公司行业概述 4.2 公司股利分配方式 4.3 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问题 第五章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5.1 法律制度层面 5.2 上市公司本身 第六章 总结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致谢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5、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2014年12 月 3 日 6、教研室主任意见 。 教研室负责人: 2014年 12 月 3 日
说明:
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完成。 2、“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应不少于1200字,“课题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应不少于1000字。 3、本页不够,请加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