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规编制分析ImpIementingPracticaIandlnf|uentialUrbanDesignintheRegulat0吖Deta¨edPlanningPrOcess:theAnalysis0ntheRegulat0吖DetailedPIanningSchemes0fthe22ndand23—1BIOcks0ftheShenzhenFutianCentralDistr.ct孙晖栾滨摘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有效落实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保障规划控制对城市形态的良性指导,不仅是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1995~1998年间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的控规方案的比较分析,探讨一般常规性控规编制方法的偏颇之处,总结控规编制过程与城市设计概念的内在关联,提出控规编制内容可以从城市空问结构调整、内部格局优化以及设计导则等三方面贯彻城市设计的相关要求,从而加强控规对于城市环境转变的深入影响与积极作用。Abstract:howdoweHowdoweIn1引言一般说来,就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而言,理论界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结部分。城市设计注重建筑(群体)与周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它既可以补充城市规划中空间美学内容的不足.又可以有效地指导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地位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相并列平行.在两者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贯穿于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刘宛.2000)。基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概念性分析,城市设计应当贯穿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的全过程。随着规划设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后一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中.控制性规划是总体规划目标与任务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修建性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在控制性规划层面纳入富有成效的城市设计内容.对于城市肌理形态的塑造、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将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常规的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实践中.人们却只是关注个案性的技术指标、表面化的设计导则等内容,控制性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实质影响往往被忽视。控制性规划的技术指标是对用地地块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等规划控制,包括用地界限、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通常情况下.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宏观发展目标与规模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对规划地段的发展估测和城市空间美学方面的设计分析。但是.在土地市场经济机制下,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规划模式越发显得僵化而缺少弹性:同时,以美感和视觉效果作为出发点确定地块划分和开发强度的做法,也暴露出违背土地市场经济规律的先天不足(孙晖等,2000)。于是导致控制性规划的控制力度不足,实际景象和规thedevelopmentpmcessofmeRDP,implementtheurbandesi2ncOncepts?guaran吮t11eposmVeguidanceofplanningtheurt)anfb丌11.ThesecOntmlhOtissuesthatpeople’sanention,andalso山eyaredi衔cultpmbIemsresearch.ThisRDPpapermakestllatneedmoreanalvsiscomparanvemeschemesof山eFu廿an22ndand23-lb10cksof山e1995柚dof1998.Theweaknessof山e们di石onalme恻developmentoftlleurbaIlShenzhenCentr_alDismctbetweentheRDPisdiscussed,andtlleinherentrelanonshipbet、Ⅳeenthea11ddesignconceptsmeRDPissummarized.Thepaperpmposesmreetheurbandesignoft|lewaysimpIementrequirementsoffmmt}lecomponentsRDP_一t|lead{ustment0fthethespatialst九lcture,thelayout,aIldt|leuIban0ptimizatiOnintemaldesignguidelines.Theseme山odswillenhancetheDositiveinnuenceoftheRDPtransforrnationoftlleurbantheenvimnment.关键词:深圳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Keywords:ShenzhenCentralDismct;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UrbanDesign作者=孙晖,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栾滨,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划目标大相径庭.城市景观的初始构想难以实现。此外.在控制性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导则.是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强化城市设计内容的尝试。城市设计导则是针对规划区城市环境面貌的指导性准则,对影响空间景万方数据 国外城市规划2006V乩21,No.493孙晖栾滨观的元素提出相对具体的设计建议和要求,包括建筑立面风格、材料、色彩、体量.夜间照明及城市家具、环境小品等等。显而易见,城市设计导则并没有触及城市结构格局和形态肌理.只是对”表皮性”的公共空间界面控制引导。另外,导则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特征.确乏控制力度.往往难以产生实际效果(谢英挺,2002)。那么,在控制性规划阶段究竟如何才能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呢?1990年代深圳福田中心区第22、23—1街坊的控制性规划编制过程中.美国sOM公司的规划设计方案非常有效地保证了城市设计概念的贯彻与落实.为未来城市建设奠定了理想的空间组织结构基础.其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示范性。2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一l街坊控规编制分析在深圳城市快速发展中.为了更加明确中心区的空间区位.充分提升中心区的集约功能.有效控制中心区的土地总量.1984年编制的深圳特区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深圳新中心的建议…。新中心区位于特区东西呈带状城市的地理中心.北依莲花山.南眺深圳湾.由滨河大道、莲花路、彩田路以及新洲路等四条城市干道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607公顷.其中包括北部莲花山公园194公顷。经过前期规划与规划实施两个阶段之后.1996年的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将中心区的主要功能布局与空间形态基本确定下来。中心区22、23—1号街坊是中心区成片开发的商务区用地(见图1)。深圳福田中心区第22、23—1街坊的控制性规划,可追溯到1992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福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圳市规划院于1995年编制了中心区城市设计。1996年规划管理部门组织完成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重新划分出22、23—1两个街坊,开发建设全面开始。1998年该方案进一步发展成为该地块的法定图则(见图2,以下简称方案A)。当时.在方案A两个街坊所划分的13个地块中,大多数地块已经确定了开发商。”当这些项目设想并置在一起时,建筑所构成的空间形态和街道显得杂乱无章,迫使城市规划管理者不得不思考和寻找一种对每个建筑项目进行控制的城市设计条件”口1。由于方案A不能充分适应福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要求,为了保证中心区22、23一l两个街坊成片开发的商务区的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1998年10月委托美国SoM公司编制22、23—1两个街坊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地块再次被重新划分,成为最终的实施方案(见图3.以下简称方案B)。下面我们从道路交通组织、开放空间组织两方面比较一下方案A和方案B。图3图2图122.23一l号街坊在福田中心区位置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a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7页f一。童耻!?~艇o、溪辩⑨霞影/一。■。』|Fz慕:z。、§陋』omw功(一胤n一闹、\∥矿习f『]l_E㈠[≯荔怒膨∥楚旷㈨&1998年8月深圳市法定图则(方案A)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区22,25—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9页匡lf糙融驴00k『1998年Jo月sOM公司最终规划设计方案(方案B)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区22,25—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16页【l】在特区总体规划中,福田中心区的性质被确定为深圳唯一的集金融、商贸、信息、文化、会展及行政于一体的城市商务、行政和文化中心,其建设目标为凭借地理优势与规模效应,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最重要的功能区,以及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对香港及海外联系的核心之一。【2】参见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主编的《深圳市中心区22,23一l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7页。94国外城市规划2006V乩21,No.4万方数据 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一]街坊控规编制分析●2.1空间结构的重新确定2.i.1道路交通组织方案A.地块划分比较机械,道路仅仅满足各个地块的通达要求.道路面积比率约为】5%。规划设计不仅忽视对支路级别道路的控制,对地块内部的道路也缺乏考虑,属于粗放式的结构划分模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开发商常常要在各地块内重新进行场地设计、设置内部使用的疏散道路。这类道路各自为政,彼此不通,严重阻碍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塑造。方案B.将道路结构与地块划分直接挂钩,采用平均95米间距的方格网将两街坊划分为l6个地块。道路面积比率增加到30%.道路红线宽度也增至23米,极大地强化了规划控制力度。密植的路网为该地段创造了更多的临街界面.即创造了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在交通组织上将匀质、规整、宽敞的网格型支路有机地融入到城市道路系统中,大大提高了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区位均好性。2.1.2开放空间组织方案A,地块平均面积达到0.9公顷,建筑允许覆盖率为45%.各地块建筑外部空间实际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在各个地块内部的均摊。基于这样的控制指标,各地块内部的建筑在满足后退红线的要求后.仍有很大的位置选择自主性,即各地块的外部空间的设置存在很强的自主性。这样,一方面由于用地性质的限制,这些外部空间难以充分保证向社会公众开放i另~方面,各地块外部空间布局相互独立、缺少呼应关联,也难以保证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秩序。方案B.将性质模糊的公共活动空问从各个开发地块中剥离出来,使开发地块的平均面积降至0.55公顷,同时平均容积率由5.3增至7~,建筑允许覆盖率由45%则提高至90%。这样,原来分散到各个地块中的建筑外部空间,集中起来形成性质明确、界线完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方案B在两个街坊内各设了一个街区绿地广场,提高了周边地块的土地价值。同时,高覆盖率和高容积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成沿街建筑的“街墙”特征景观,进图41998年soM公司过程分析方案之一(方案B1)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a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9页万 方数据一步保证城市街道广场景观的整齐有序。方案A属于常规型的控制性规划编制.首先确定用地性质,然后通过摆房子(甚至拍脑袋)来确定用地红线,并设定各种规划指标。这样的规划方案缺乏面对市场机制的适应性.对于空间结构的控制过于宽泛,对于自下而上的开发变化无所适从。在实际建设中.开发商势必根据自己的利益去“解释”和“落实”规划要求.造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失控,城市肌理脉络的扭曲或中断。城市空间结构是各地块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托,也是限定城市空间环境景观的重要约束。所以.城市空间结构应当成为控制性规划中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比较发现,方案B对于两个街坊的空间格局结构进行了明确控制,各地块的内部开发难以对整体空间结构产生根本性破坏。即使用地性质功能出现变化.如此清晰的结构也会表现出”以不变应万变”的极强适应性。2.2内部形态格局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sOM在完成1998年方案B的过程中,同时还提出了另两个控制性规划的概念性调整方案(见图4~5,以下分别简称方案Bl、B2)。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方案Bl、B2与方案B一样,都采用了缩小地块面积.增加路网面积与密度,提高地块的通达性与均好性,集中设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等指导原则:道路红线在地块转角处也抛弃了方案A中传统的切角处理,改为实用的直角处理。然而,在对待地段环境内部形态格局的深入推敲和比较方面,方案B1、B2和B又有很大的不同,显示出设计者对城市设计问题的严谨分析和独到匠心。方案B1:将公共活动空间整合并设置在两个街坊的中心,作为整个街区的共同中心绿地。该中心绿地一方面能够为周边高层建筑带来更好的采光通风和视觉景观,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整个街区的中心节点的空间特征.促进街区内部土地价值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重视地段中央南北街道主轴的景观规划设计,强化中央绿地开放空问与街区南侧10号路之间良好的景观联系.方案Bl可以称作“中央绿地式”空间格局。方案B2在22、23一l两个街坊内部分别设置两个相互独立图51998年sOM公司过程分析方案之二(方案B2)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9页国外城市规地2006V∽21,No49:5孙晖栾滨图6方案B1、B2.B内部形态格局设计方面的优化分析图7soM方案城市设计导则例证资料来源:选自《深圳市中G区22,25—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公共活动空间,强化两街坊在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密度,使内部交通更加通畅,使该街区与与南侧10号路的联系更加直接便利。方案B2的空间组织强化了街坊的独立识别特征.东西方向的城市街道界面更加生动,城市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方案B2可以称作“双内核组团式”空间格局。方案B:是在方案Bl、B2的基础上,对内部格局继续优化调整的最终推荐方案。由于街区南侧lO号路不仅是城市生活性干道,也是该地段的重要边界.方案B将方案B2的两个核心绿地向南拓展延伸.与10号路直接衔接,变两个内核空问为沿城市生活性干道的两个口袋式公共空问,打开lO号路南侧景观视野:两个公园的背面不设入口,从而地段北侧的深南路与公共空间构成一条隔离地带。它们的空间导向作用非常突出,更加激活两个街坊内部的公共生活。方案B的路网密度有所提高.T字型路口数量减少.南北向交通进一步改善,内部交通更加顺畅。为了加强两个绿地空间的有机联系,方案B提出中央步行绿带的概念,即在两个公园之间设置一条东西方向的鼓励步行交通的景观廊道,成为联系两个街坊的横向空间轴线。总之,方案B空间结构明确清晰,肌理组织富有活力.构图形式生动有序.有利于增进该城市区段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产生丰富的城市景观.有利于加强两个街坊的横向联系。方案B可以称作”组团复合式”空间格局。因此,通过对方案Bl、B2、B的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在明确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内部形态格局设计方面的深入研究与优化分析。这依然是控制性规划层面实行有效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方面(见图6)。2.3城市设计导则在明确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内部组织格局以后,城市设计导则也就不再是“表皮式”的装点工作了。设计导则可以起到进一步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作用.使控制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者得到很好的渗透与结合。sOM提出的设计导则包括环境分析与利用、各类人员活动及空间组织、城市设计结构、景观设计和条例说明五部分,注重在控制规划中城市设计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特色之处如下(见图7):街道网络与公共空间:规划中的新区根据田字形街道网络布置,由两条东西向街道与五条南北向街道组成。街道网络划分出13个开发区段,其面积为o.7~1.2公顷.形状力求简单.便于高密度开发项目的建设。街道网络中拟建两个社区公园.公园周围是田字形街道,成为周围拟建建筑的焦点:两公园均朝南北向设置.以保证公共空间阳光充裕,打开10号路南侧建筑群的视野。街墙界面要求:本规划成功的一个关键是沿主要街道由多个建筑立面构成的街墙立面。街墙立面至少应跨及所在街廓长度的90%;街墙立面的高度可在40米至45米之间,在这个高度范围内霸6国外城市规划}2∞6vof.2f,№4万方数据 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规编制分析..不允许后退:超出45米高度以上的建筑部位必须逐渐后退街墙立面线.后退程度在1.5米至3米之间。街墙界面充分保证了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场所感与宜人尺度。过渡空间营造:为了增加街道的热闹商业气氛.连拱廊要求沿街墙立面设置.这是形成繁华cBD街坊景观的重要方法。在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的街道,85%以上的临街建筑应设有商店;在规定有商店的地方必须设置连拱廊.宽度至少3米,最多5米,高度不超过14米。在整个街区规定的地方.连拱廊必须连续不断.而且与相应的人行道连通。此外.在面临主街和公园的方向,建筑的大厅应在其正面设置连拱廊.以增强街头步行活动。高层建筑体量:除包括人、车出入口的位置.建筑退线等要求.每个地块高层建筑的塔楼位置、标准层形状、建筑高度、塔楼体积变化部位、塔楼顶部控制等都有具体规定。高层塔楼位于街区立面建筑总高70~80%左右的楼层区,应后退1.5米至3米:塔楼顶部应逐渐减小屋面的截面及立面尺寸,不得安装任何标志;屋面应采用与其他部位相同的材料.以形成整体感;等等。展速度过快,用地性质建筑规模变化过大,利益竞争博奕与权力寻租等原因。但是,行政指令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往往停留在落实功能要求.完成指标配比,提出设计指导等基础性技术工作.常常缺少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环境形态格局,激化市民公共生活.改善城市景观面貌等方面的概念分析与深入比较;这是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质量应当认真对待的关键问题。在适应城市发展中.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s0M的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一l街坊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案例。参考文献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主编.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主编.深圳市中心区核·心地段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分册: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刘宛.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城市规划,2000(12),16—22.孙晖,梁江.控制规划应当控制什幺.城市规划,2000(5),19—22.陈一新深圳市中心区规划实施中的建筑设计控制.城市规划,2003(12),7l-73.3结语soM的设计方案是在控制性规划阶段如何实现有效的城市设计的成功示范。在总结工作经验时,作为规划设计项目的行政主管单位发出如此感叹:“(s0M的设计方案)令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城市设计竟然这么简单,简单得就像在讲大白话.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深奥,然而各种关系却处理得十分妥贴自然,仿佛原来就该如此”…。SOM的规划设计案例.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启发如下。●编制程序方面: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城市开发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当引入并加强概念性规划。只有通过概念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才能实现控规层面的多方案比较研究,充分适应城市更新建设中的不定性和弹性发展要求,为街区环境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建设项目的设计提出有效指导。●编制内容方面:首先应当重视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性调整:其次要不断推敲深化内部组织格局: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导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同时又相互启发。一般的控制性规划编制.常常忽视前两个方面.单纯落实指标要求,凸显建筑造型.缺少街区空间结构布局研究,从而造成城市设计导则沦于空泛化与表面性。我们常常听到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慨叹,或因为利益需要被随意变更.或控制指标缺少依据,或者弹性不足刚性有余等等。个别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竟然只有10%左右的内容没有变更,于是出现控规环节行同虚设的现象与局面。这其中有城市发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功能解析.规划师,2002(1),44—48.赵健,刘苏.控制性详规阶段的城市设计.城市规划,1995(5),35-38.谢英挺.厦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实证研究.规划师,2002(2),45—48蔡震.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l】参见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主编的《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第181页。万方数据 国外城市规划2006V乱21,No.497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规编制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孙晖, 栾滨, SUN Hui, LUAN Bin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国外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OVERSEAS2006,21(4)4次
1.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20022.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深圳市中心区核心地段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20023.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4.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分册:城市设计 2002
5.刘宛 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0(12)6.孙晖;梁江 控制规划应当控制什么 2000(05)
7.陈一新 深圳市中心区规划实施中的建筑设计控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3(12)8.周进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功能解析[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2(01)9.赵健;刘苏 控制性详规阶段的城市设计 1995(05)
10.谢英挺 厦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实证研究[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2(02)11.蔡震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004
12.在特区总体规划中,福田中心区的性质被确定为深圳唯一的集金融、商贸、信息、文化、会展及行政于一体的城市商务、行政和文化中心,其建设目标为凭借地理优势与规模效应,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最重要的功能区,以及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对香港及海外联系的核心之一
13.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14.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1. 梁江.陈亮.孙晖.Liang Jiang.Chen Liang.Sun Hui 面向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动应对——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演进分析[期刊论文]-规划师2006,22(10)
2. 陈谦.李彦林.赵玲军.CHEN Qian.LI Yanlin.ZHAO Lingjun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强制性内容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城市设计[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5,29(5)
3. 王富海 深圳福田中心区的规划得失[期刊论文]-北京规划建设2006(6)
4. 章飙.杨俊宴.ZHANG Biao.YANG Jun-yan 融合城市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南京浦口中心区规划实践[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2010(1)
1.孙晖.梁江 关于大连港码头滨水地区未来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城市建筑 2009(5)2.张谊.戴慎志 渐进式保留与更新方法在老城区控规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8(34)3.孙晖.梁江 关于大连港码头滨水地区未来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城市建筑 2009(5)4.陈亮 城市新建中心区控规编制要素的逆向剖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
引用本文格式:孙晖.栾滨.SUN Hui.LUAN Bin 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有效的城市设计——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规编制分析[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