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软件)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计算机(软件)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来源:智榕旅游
一.总体目标和框架

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指导性框架,规范学院的教学工作,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保障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做法是:健全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学硬件建设。

该体系建立在教育部和四川大学制定的相关教学质量保障规定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培养的具体实际,是对教育部和四川大学相关制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个大的模块:教学资源保障和教学质量监控。 二、教学资源保障体系

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采取系列改革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教师的岗位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举措包括: ① 严把教学一线教师队伍质量关,实行主讲教师授课资格制度,并吸引院士、博导、名教授上本科生基础课;

②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等与教学工作考核挂钩;

③ 设立多种教学奖励与教学基金(优秀教学奖、精品课程、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等)。

2、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在深入研究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主要举措包括:

① 健全教学规章制度;

② 为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提供特殊培养计划; ③ 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 ④ 调整学期制,开设小学期; ⑤ 推进国际化办学。

3、教学评估与激励机制,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要素性”,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与激励体系,主要举措包括:

① 完善教学听课制度; ②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③ 完善学生评教制度;

④ 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

4、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举措包括: ① 积极引导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② 抓好主题活动,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

③ 举办多种校园文艺活动; ④ 开设高水平学术讲座或演讲;

⑤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项目。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院、系(所)、课程组/教研室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学院权威性的常设监督机构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

系(所)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

课程组/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系(所)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教学督导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专项评估监控:通过校内新建专业评估、优秀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听课制:学院领导、督导组、系领导和同行相结合的听课制。 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选课制:学生按班级选任课教师。

新教师上岗考核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