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单元目标: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的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和结尾,关键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编写意图:这个单元围绕学习生活选取课文,各篇课文均与“学习”这一主题有关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鲁迅少年时在私塾里随寿镜吾先生学习的故事;《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身体严重残疾的海伦凯勒,在老师的帮助下,怎样一点点开辟通往世界的道路;《论语十二章》是文言文,出自《论语》这部最重要的儒家典籍,这里所选的十二章,大部分讲述关于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和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一气呵成读完的阅读习惯。 2、边读边思考,结合文章标题,开头,结尾,关键语句,迅速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启发,激发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热爱。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再塑生命的人》 1、介绍默读,朗读方法,每篇课文有针对性指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2、《重塑生命的人》,在完成品味,揣摩关键语句的教学重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表现聋哑人心理状态的句子,体会作为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论语十二章》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理解重难点词语,初步了解课文含义,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吸取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再塑生命的人》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明确一分钟的阅读量。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谊。 3、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1、七年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塑生命的人》从文字数量,内容难度上看,比较适合孩子的认知学习水平,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2、学生在小学阶段,了解过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生比较容易把握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但由于生活经验和阅历的缺失,很难深入走进海伦凯勒无声无光的世界,很难感同身受理解她的痛苦,需要老师适当引导,从而真正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谊。 3. 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1、通过默读训练,达到一分钟默读一300字的标准。 2、通过标题,开头,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揣摩语言,动作描写,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4. 学习重点难点 1、深刻理解盲聋哑孩子的痛苦处境,真正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与敬佩。 4、品味,揣摩语言,动作描写,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5. 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默读5分钟计时,规定时间读完课文 2、流利说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影响 3、仿写环境描写的句子,理解环境描写烘托心理的作用。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1、5分钟限时快速朗读课文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为下面2、作家档案 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的活动开展铺垫 觉和听觉,进而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1887年3月3日,家人为她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莎莉文老师教会她写字、手语。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海伦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 活动意图说明: 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在文中圈点勾画,莎莉文老师为什么对“我”最重要? (时间10分钟) 明确:❶给我启示真理,给我带来爱和光明 ❷教会我拼写,激发我的求知欲 ❸让我心中充满喜悦,感到幸福 ❹我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如同大雾中航船 小结:莎莉文老师对我非常重要。她的出现把我从黑暗中指向光明。 默读课文 圈点勾画 交流发言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默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重要影响。 环节三:深入思考:盲人学校的老师也教拼写,父母也爱自己的孩子,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哪里?(15分钟) 教的活动3 1、观看教学视频《生命的奇迹——再塑生命的人》(5分钟) 2、思考:莎莉文老师还给了我哪些的影响? 明确:❶她在海伦最绝望的时候出现,给学的活动3 观看视频 思考讨论 朗读课文 了她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无私的爱。通过教会她拼写,让她从一个残疾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孩子,体会到学习,交流的快乐。 点拨:比较阅读:(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这段话写出海伦在看不见,听不见的情况下的处境,恐惧,无助,渴望光明。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如同一位引航人,带给她光明。 (2)“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这句话写出莎莉文老师用她高明的教学技巧,无比的耐心,教会我拼写,让我体会到交流的快乐。 ❷通过井房经历,启发我用触觉感知世界,让我明白单词背后包含的生命意义,成为一个富有感情的,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人。从而开启了我的求知欲和生命意识。让海伦凯勒的生命获得重生。 点拨:比较阅读:(1)“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这句话表明,虽然我学会了拼写,但我的世界依然黑暗,因为我不懂得温柔,同情,惭愧,悔恨等情感。 (2)“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这句话表明莎莉文老师通过触觉,让我明白拼写单词的生命意义,从此,我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人。 补充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理解海伦凯勒生命的意义和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重要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对语言,动作描写的揣摩,理解盲人孩子的心理,从而更深刻理解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影响。 6.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安妮.莎莉文 黑暗 光明 残疾 “健全” 重生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完成相关阅读练习 2、仿写景物描写语段表现自己的心情《试卷发下来后》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生命的意义》短视频,直观呈现海伦凯勒“井房学习单词拼写经历”,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经历。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任何一节课都是有缺憾的艺术,每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老师,都期待这样的课堂,既是生命努力付出的硕果,也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海伦凯勒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19世纪除拿破仑之外,另一个伟大的人物,不同的是,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却失败了,海伦凯勒用她生命的厚度感动了世界。备课的过程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次“再塑课程的过程”。如果能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尽可能再细腻,再多给些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表达,课堂的生成,会出现更多的可能与惊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