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947550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13
(21)申请号 202021681843.X(22)申请日 2020.08.13
(73)专利权人 奈克斯特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
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
区风电园创惠路5号(72)发明人 杨勇 周浩 庾岭祥 钱磊 (51)Int.Cl.
B25B 2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2947550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延伸至套筒顶部和底部外侧;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所述第二芯棒套设在第一芯棒外侧,所述第二芯棒底端延伸至套筒内部,所述第一芯棒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底部外侧,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只需先插上零件并套上O型圈,而后用手握住第二芯棒,并用大拇指按压按键帽,即可使得套筒向下移动,带动锥形头下滑,进而推动O型圈进入零件安装槽内部,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单手即可完成操作,O型圈安装效率高,速度快,实用性较强。
CN 21294755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延伸至套筒(1)顶部和底部外侧;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芯棒(2)和第二芯棒(3),所述第二芯棒(3)套设在第一芯棒(2)外侧,所述第二芯棒(3)底端延伸至套筒(1)内部,所述第一芯棒(2)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3)底部外侧,所述第一芯棒(2)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芯棒(3)内部开设有U型槽(4),所述套筒(1)内部嵌设有圆柱销(5),所述圆柱销(5)位于圆孔和U型槽(4)内部,所述第一芯棒(2)顶端设有按键帽(6),所述第一芯棒(2)外侧套设有弹簧(7),所述套筒(1)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所述锥形头(8)外侧套设有O型圈(9),所述第二芯棒(3)底端嵌设有零件(10),所述零件(10)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3)底部外侧,所述零件(10)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销(5)与套筒(1)连接处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6)与第一芯棒(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底端与按键帽(6)底部相接触,所述弹簧(7)底端与第二芯棒(3)顶端相接触。
2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O型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
背景技术
[0002]O型密封圈O型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橡胶密封圈,也叫O型圈,开始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用它作蒸汽机汽缸的密封元件,价格便宜,制造简单,功能可靠,并且安装要求简单,O形环是最常见的密封用机械设计,O形环承受几十兆帕斯卡的压力,O形环可用于静态的应用中,也可以用在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动态应用中,例如旋转泵的轴和液压缸活塞。[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O型圈安装时操作较为繁琐,无法单手进行操作,影响工人工作效率,安装较为不便。[0004]因此,发明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很有必要。实用新型内容[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只需先插上零件并套上O型圈,而后用手握住第二芯棒,并用大拇指按压按键帽,即可使得套筒向下移动,带动锥形头下滑,进而推动O型圈进入零件安装槽内部,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单手即可完成操作,O型圈安装效率高,速度快,实用性较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圈安装时操作较为繁琐,无法单手进行操作,影响工人工作效率,安装较为不便的问题。[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O型圈工装,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延伸至套筒顶部和底部外侧;[0007]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所述第二芯棒套设在第一芯棒外侧,所述第二芯棒底端延伸至套筒内部,所述第一芯棒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底部外侧,所述第一芯棒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芯棒内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套筒内部嵌设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位于圆孔和U型槽内部,所述第一芯棒顶端设有按键帽,所述第一芯棒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外侧套设有O型圈,所述第二芯棒底端嵌设有零件,所述零件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底部外侧,所述零件表面开设有安装槽。[0008]优选的,所述圆柱销与套筒连接处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0009]优选的,所述按键帽与第一芯棒螺纹连接。[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底端与按键帽底部相接触,所述弹簧底端与第二芯棒顶端相接触。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套筒、第一芯棒、第二芯棒、按键帽、弹簧和锥形头等部件组成的安装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只需先插上零件并套上O型圈,而后用手握住第二芯棒,并用大拇指按压按键帽,即可使得套筒向下移动,带动锥形头下滑,进而推动O型圈进入零件
3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
2/3页
安装槽内部,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单手即可完成操作,O型圈安装效率高,速度快,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图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0016]图中:1套筒、2第一芯棒、3第二芯棒、4U型槽、5圆柱销、6按键帽、 7弹簧、8锥形头、9O型圈、10零件、11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8]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O型圈9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延伸至套筒1顶部和底部外侧;[0019]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芯棒2和第二芯棒3,所述第二芯棒3套设在第一芯棒2外侧,所述第二芯棒3底端延伸至套筒1内部,所述第一芯棒2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3底部外侧,所述第一芯棒2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芯棒3内部开设有U型槽4,所述套筒1内部嵌设有圆柱销5,所述圆柱销5位于圆孔和 U型槽4内部,所述第一芯棒2顶端设有按键帽6,所述第一芯棒2外侧套设有弹簧7,所述套筒1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所述锥形头8外侧套设有O型圈 9,所述第二芯棒3底端嵌设有零件10,所述零件10底端延伸至第二芯棒3底部外侧,所述零件10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0020]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销5与套筒1连接处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在机械安装过程中,有许多零件10间需要紧密配合,用以防止连接脱落或传递大的扭矩,于是产生了过盈技术。过盈配合就是利用材料的弹性使孔扩大、变形而套在轴上,当孔复原时产生对轴的箍紧力,使两零件10连接。在过盈配合公差带图中,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0021]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帽6与第一芯棒2螺纹连接,便于快速安装或者拆卸按键帽6,从而可方便对弹簧7进行更换检修;[0022]进一步地,所述弹簧7底端与按键帽6底部相接触,所述弹簧7底端与第二芯棒3顶端相接触。
[00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零件10插入放置到第二芯棒3底端,同时将O型圈9套在锥形头8上,而后工作人员可使用右手或左手,四指环绕握紧第二芯棒3,而后使用大拇指按压按钮帽,该过程中可视第二芯棒3为静止状态,按钮帽受大拇指施加的压力,在克服了弹簧7的弹力作用后,推动第一芯棒2向下运动,同时弹簧7收缩发生形变,此时由于圆柱销5的作用,第一芯棒2将带动套筒1向下运动,圆柱销5在第二芯棒3的U 型槽4内部向下滑动,并且在套筒1下移时,将推动锥形头8下移,进而推动O 型圈9滑入零件10安装槽11内,完成O型圈9的安装工作。[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
4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
3/3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5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12947550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