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船》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划龙船》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热闹场面。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由领唱高吭嘹亮的声音唱出跌宕起伏、节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音调;和唱者则用句幅短小、节奏铿锵、音调上扬的歌声相应和,表现了激昂奋发的风貌。在领唱时,众人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 ”为其伴唱。在歌声、锣鼓声中,众多龙船如离弦之箭,劈波飞驶,你追我赶,煞是热烈紧张。
《划龙船》这首民歌的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划龙船》和课外三首不同的劳动号子,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风格特点。
2、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3、欣赏《划龙船》感受歌曲朴素、粗狂豪迈的安徽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激烈的热闹的端午划龙船场景。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大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端午的风俗,让学生了解端午习俗,从而切入课题“划龙船”。
2、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划龙船》,说说怎样才能把龙船划得好?
3、让学生说说划龙船应该讲究什么?(动作统一、有力,大鼓起到统一节奏鼓舞士气的作用等)
4、节奏练习
(1)听音乐中的节奏,说说有什么特点?(有力、渐强表现由远及近的变化)
(2)让学生结合动作学习节奏。
(3)用大鼓学习节奏类型。
(4)大鼓和学生动作结合,表现划龙船的情景。
(5)跟上音乐表演,自然过渡到欣赏全曲《划龙船》。
二、欣赏《划龙船》
(一)整体欣赏
1、初听全曲。
2、让学生说说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从情绪、力度、音色、风格特点上去说)
(二)学习“一领众和”
1、从学生谈感受,引出“一领众和”演唱形式,讲解“一领众和”的定义。
2、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一领众和”中领唱和齐唱的特点和作用。
3、听音乐加上身体的律动,再次感受歌曲。
(三)学习A、B不同两种节奏类型
1、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说说各自的特点。
2、练习A、B两种节奏类型
3、跟音乐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并表演。(全班分成A、B两组,听到各自代表的节奏类型就站起来表演)
(四)学习尾声
1、聆听尾声,说说尾声有什么特点?
2、学习尾声的吆喝声。(从正确的发声练习导入,追求声音的美感)
3、学习减弱的划船声。(划船声、大鼓声)
4、全班表演
(五)再次整体感受歌曲
1、聆听整首曲子,跟音乐表演。
2、“你喜欢《划龙船》这首歌吗?喜欢他的什么特点?”从而总结《划龙船》的特点。
三、课外拓展
(一)欣赏课外三首劳动号子视频(《生产大劳动》《打夯歌》《抬木头》)
(二)通过让学生说说这类歌曲的共同点,从而引出“劳动号子”的定义。
(三)让学生跟着劳动号子的音乐表演,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
四、下课
全班分成四组,让学生随着《抬木头》的音乐,表演抬木头出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