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智榕旅游
2011年第15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高校讲坛0 科技信息 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艳平 (1.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00;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I摘要】人事管理是企业El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计算机高效率完成企业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 制度要求、推动企业人事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人事管理;VB;模块 0引言 根据需求分析.本系统包括六个主要模块:系统管理模块、部门管 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考勤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人事信息统计 人事管理是所有工厂、公司、企事业单位所必需的,它包括人事档 模块。 案的统计、查询、更新、打印输出等。如果这些工作由人工统计,则工作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添加用户、修改 量很大,若企业公司人数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工统计将变得不可想 密码、数据备份以及数据恢复:部门管理模块主要用于部门信息的添 象,用计算机统计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仅一些简单 加和修改;人事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员工档案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询, 的操作即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以及人事调动、员工离职等功能的设计:考勤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资、El常考勤 修改出勤记录以及请假的设置:工资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工资信息的管 所必须拥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一,它应该能包括人事信息的增加、 理以及按照工资月份进行工资数据的导出:人事信息统计模块主要包 删除、修改、查询,员工调动、员工离职,人事信息的打印输出,日常考 括按照各种统计要求进行人事信息的统计。 勤管理、工资管理等等。 2-2公共模块的设计 1 系统分析 1.1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当将那些可能被重复使用的功能编写成通 用的过程或函数存放在标准模块即公共模块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代 码量,而且方便日后维护。 系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 2.2.1部分公用变量 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它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能 字符型公用变量:fb1用于传递数据表名,sql1用于传递SQL语 解决、是否值得解决。可行性分析就是对项目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句;用于判断是添加状态还是修改状态的布尔型公用变量:blnAddRS 进行分析,避免盲目投资。因此系统开发有着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 是添加或修改员工信息的标记、blnAddBM是添加或修改部门信息的 性、操作可行性的要求.为了减少项目的风险,从规模和时间上考虑该 标记、blnAddGCQJ是添加或修改请假记录的标记。 系统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2.2.2数据库连接函数 1.1.1技术可行性 Cnn:用于连接数据库的数据库连接函数:cnStr:用于连接数据库 本系统采用Windows XP作为开发平台。集成开发环境选用微软 的字符串函数。 Visual Basic 6.0,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MS ACCESS 2003桌面型数据 2.3系统的实现 库,是目前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模式,技术方面比较成熟。 本系统共有六大模块,源代码在VB中实现,并对系统进行了测 1.1.2经济可行性 试工作。下面以部门管理模块中以添加部门信息为例,介绍该模块对 本系统的开发需要资金少.系统开发运行后,可以实现人事管理 应编码(部分)的实现: 的计算机化,节省人力,物力,将人从繁重的工作业务中解脱出来,减 Private Sub CmdSaveClick0 少人工查找和登记中无意的错误,节省大量的时间,管理效率大幅度 If Len【(Textl(O11>10 Then 提高。通过本人的认真估算.我认为新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配置相对 MsgBOx”部门编号超长!” 于它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说花费并不高,软件开发成本主 Exit Sub 要是人力、物力的消耗.物力消耗是开发此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设 备,以及耗电量等方面的计算,其实更重要的是新系统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加强管理,保证工作质量,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减少资金积压,提 EndIf If blnAddBM=True Then rs1.Open”select adLockOptimistic from部门表”,cnn, adOpenKeyset, 供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信息,提高取得信息的速度,以达到资源优化的 目的。因此,人事管理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1.1.3操作可行性 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使用本软 rs1.AddNew Fori=0 To 4 件的人员要求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的,系统的管理员也应该有计算 机专业的知识,经过培训的人员将会熟练使用本软件,本系统的设计 采用的是先进的开发技术,开发的程序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 rs1.Fields(i)=Text1(i).Text Nexti rs1.Update rs1.Close 面,和WINDOWS特性风格.界面直观易懂,操作简洁,使用非常方便。 只要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操作本系统。 1.2功能性需求分析 每一个系统都会有自己的功能。人事管理系统将会为人事管理工 +…,Else rs1.Open”select from部门表where部门编号= ’+Text1(o1 cnn,adOpenKeyset,adLoekOptimistic If rs1.RecordCount>0 Then Fori=0 T0 4 作人员提供一套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 主要完成对企业人事的管理。包括系统管理、部门管理、员工管理、考 勤管理、工资管理以及人事信息统计等几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企 业各种劳动人事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报表以及文件导 出等功能 rs1.Fields(i1=Text1(i).Text Nexti rs1.Update EndIf rs1.Close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Frmbumen ex.Adodc1.Refresh EndIf (下转第98页) 148 2011年第1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O机械与电子O 科技信息 3_3不同的切深加工时,毛刺产生情况对比 4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铣削凸轮型面为对象,分别通过改变切削线速度、进给量 0.5ram,fz=0.16mm/齿;第二组V=240m/min,a。=1.5ram,fz=0.16ram/齿;第 和切削深度等切削参数做工艺试验,以实验的方法得出了切削线速 三组:v=24Ore/rain,a。=2.5mm,fz=O.16mm/齿。实验结束后通过测量得到 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对毛刺的高度、厚度的影响规律: 各组实验的最大毛刺尺寸如表3所示。以a。为x轴,分别以H和B为 4.1毛刺高度、厚度随切削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取三组切削参数,其中切削深度不同,第一组V=240m/min,ap= Y轴,画出切削深度与毛莉厚度、高度之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图5、图 6 通过分析图5、图6,可以得出毛刺高度大小、厚度与切削深度变化 之间的规律。即:毛刺的高度是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加,其 中拐点是临界切深度:毛刺的厚度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2毛刺高度、厚度随单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 4.3毛刺厚度随切深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表3不同切削深度下的毛刺厚度、高度大小 ap(mm) H(mm) O.5 1 9 1.5 O.4 2.5 O.5 B(rain) 0.3 O.4 0.5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毛刺问题已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通过 引入各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弄清金属切削毛刺的形成机理,完善高 速及微细切削加工中切削毛刺的控制理论,不仅能从根本上抑制或控 制毛刺.还能及时将理论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大大节省时间和提高 工作效率,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5 耋 [1]夏焕金.凸轮轴加工毛刺仿真与试验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12:48—60. [2]沈钦西,王贵成,曲军海,朱云明.少无毛刺切削技术的研究进展.工具技术, 2008,42:35—38. 善 O 5 0 0 [3]樊曙天.精密加工中切削参数对毛刺形态的影响.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1999,5:46--48. [4]樊曙天,王贵成.车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4 o 5 1 1 5 0 2 5 3 57—6o. 滞 幢 I《瓣) [5]罗蒙.金属切削过程中毛刺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1:49—53. 图5 毛刺厚度随不同切削线深度的变化 0 6 o 5 一[责任编辑:曹明明] j o 4 善。 蓦 0 1 0 {) o 5 】 1 5 2 2 5 :3 啪削深艘 )(1lⅢI) 图6 毛刺厚度随不同切削线深度的变化 (上接第148页) Unload Me End Sub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宏,文峰.关于人事管理系统的思考.洛阳大学学报,2005(04).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_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3]邢晓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 3结束语 人事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 化、正规化管理的体现。人事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数据录入、查询、 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以备存档。从微观角度上分析,人事管理 [责任编辑:张慧] 系统的建立,对规范、完善数据管理,加强数据管理措施能够起到积极 (上接第149页)要扩大国家科技奖励各级评审结果的公开程度,完善 们的创造性,从『nf推动科技工作的开展。 反映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中的不端行为的人民来信的处理程序,加强 了社会对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监督。应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 【参考文献】 龚春红.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叨.中国科技信息 不端行为处理办法f试行)》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基础上,强化科研诚 [1]7:109 信立法。对极端恶劣的科研学术造假行为,应确保有可能经由司法渠 2005,[2]王倩.李连生造假事件调查:6教授坚持3年实名举报.齐鲁晚报,2011. 道,实现对学术造假的惩治。 [3]谭春辉,邱均平.试论国家科技奖励监督机制的完善思路田.科学管理研究 4结束语 2009,27(2】:31-3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也 作者简介:张苗(1980一),士,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 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 思主义哲学。 和完善。我们只有在认真贯彻我国的科技奖励政策的同时,采用发展 的观点.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面临的新问题,才能充分 [责任编辑:张慧] 发挥科技奖励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