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情绪管理)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情绪管理)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来源:智榕旅游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26岁,公司职员。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现在的公司工作,平时工作态度比较认真,很少出错。但是一个多月前,因上班时想着晚上和朋友聚会的事情,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领导当众批评。求助者当时觉得面子上很难看,在办公室与领导顶了几句。这件事之后,虽然领导没有说什么,但求助者逐渐觉得不想见到领导,有时候绕着走,汇报工作时只简短的用三两句话概括。最近半个多月,上班时心慌、气短,和同事口角增加,有时候早上醒来想到要上班就觉得天都是黑的,不想上班,但又怕这种情况影响工作,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收入。朋友劝她最好看看心理医生,于是前来。下面是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咨询师:现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与领导的关系,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沉默10秒左右)虽然我这件事情做错了,但是领导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因为我一直工

作都很好。

咨询师:你是说你因为过去工作干得好,领导必须包容你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他必须这样做?

求助者:因为我一直工作都很认真、很努力,这次领导应该给我面子,原谅我。 咨询师:为什么领导因为你工作认真就要原谅你呢?

求助者:这……你好像在为他辩护,难道他这样对待我就对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领导原谅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

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像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也许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理解。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也都可能

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像你一样有同样的想法。领导与属下也一样的。领导要求你工作要做到三查七对,你也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如不引起重视的话,或许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与领导批评你,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

人要求我们必须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

求助者:确实是这样。

多选:1、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A包括()。

(A)和领导发生争吵 (C)领导不给自己面子

(B)工作中出现失误 (D)领导不应该不给面子 (B)工作中不应该出现失误

多选:2、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B包括()。

(A)工作失误是一件糟糕至极的事

(C)领导应该原谅自己

(D)领导不应该不给自己面子 (B)无法继续坚持上班 (D)不想见到领导 (B)领悟阶段 (D)巩固阶段

多选:3、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C包括()。

(A)认为领导必须原谅自己 (C)情绪焦虑,易激惹 (A)诊断阶段 (C)修通阶段

单选:4、这段咨询最大可能是发生在()。

多选:5、“心理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现在 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段话使用了()。

(A)具体技术 (C)内容反应

(B)面质技术 (D)内容表达 (B)寻找不合理信念 (D)建立合理的信念 (B)人际交往“黄金规则” (D)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单选:6、在这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在帮助求助者()

(A)改变不合理信念 (C)对抗不合理信念 (A)苏格拉底辩论技术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单选:7、在这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了()。

多选:8、该求助者的沉默可能是()。

(A)思考型(B)情绪性(C)怀疑性(D)内向型

——————————————————————————

单选:9、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A)歪曲的认知 (C)挫折和遭遇 (A)绝对要求 (A)事件

(B)不合理信念 (D)评价性观念 (C)主观推断 (C)信念

(D)糟糕至极 (D)辩论

多选:10、按照ABC理论,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B)过分概括 (B)结果

多选:11、这次咨询结束后给求助者布置的RSA分析报告包括()。 单选:12、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不仅是一个辩论者还() (A)与求助者的共情者 (C)帮助求助者宣泄自己的情绪

(B)正确信息的提供者 (D)指导求助者处理婚姻问题

单选:13、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建议求助者使用的“黄金规则”是()。 (A)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 (B)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C)我接受别人,别人必须接受我 (D)我为人人,人人必须为我 单选:14、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

(A)是理性的(B)是非理性的

(C)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D)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 单选:15、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

(A)年轻、文化水平较高的求助者(B)年老、文化水平较低的求助者 (c)偏执的求助者(D)自闭的求助者 单选:16、合理情绪疗法是()首创的。 (A)贝克(B)梅肯鲍姆(C)埃利斯(D)雷米 案例二

女求助者,30岁,大学毕业,现任某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两年前结婚,但一个多月前,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有两次不明原因的夜不归宿,两人感情出现裂痕。丈夫提出离婚,她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为此,她一直处于痛苦、冲突、抑郁以及怨恨丈夫的情绪状态中无法自拔,在朋友的劝说下前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帮助她解决问题。 单选:1.求助者 (A)心情低落 (B)感到痛苦 (C)感到焦虑 (D)感到恐怖 的情感症状不包括( )。 多选:2.求助者(A)有人格障碍基(B)有现实刺激因(C)症状无明显泛(D)病程相对较BCD 心理问题特点是础 ( )。 多选:3.该求助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AD 者属于( )。 单选:4.该求助 (A)抑郁性神经(B)焦虑性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一般心理问D 者最可能是症 ( )。

咨询师在了解了求助者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

题 素 化 短 D 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

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 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 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

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在夫妻间是常见的事,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我还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单选:6、本案例(A)系统介绍了(B)举例来使求(C)用类比法突(D)具体的指出B 中,咨询师在向求这个理论 助者接受这一理出了这个理论的求助者的不合理助者介绍ABC理论时() 单选:8.这段咨 (A)诊断阶段 (B)修通阶段 (C)领悟阶段 (D)巩固阶段 询最可能发生在( )。 咨询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求助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 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 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求助者:这……你好像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

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象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A 论 优点 信念是什么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

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变。

求助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真是变幻莫测。

咨询师: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不爱他——这非常有

可能发生。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实际上我在上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咨询师: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求助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 咨询师:为什么呢?

求助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点。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和你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一样,我们都无法做到别

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求助者:……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吗?

求助者:好像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

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

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对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 单选:11、在本案(A)我对别人怎(B)像你希望别(C)我接受别人,(D)我为人人,B 例中,咨询师建议样,别人必须对我人如何对待你那别人必须接受我 人人必须为我 求助者使用的“黄怎样 金规则”是()。 单选:12、 在本(A)咨询师没有(B)咨询师过于(C)求助者很难(D)求助者害怕C 抓住问题的核心 婉转和含蓄 放弃其不合理观变成另外一个人 案例合理情绪疗念 法的辩论中,阻力主要来自于() 单选:13、在本案(A)与求助者的(B)正确信息的(C)帮助求助者(D)指导求助者B 共情者 提供者 宣泄自己的情绪 处理婚姻问题 例中,咨询师不仅是一个辩论者还() 样去对待别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