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诊治是目前上消化道诊断治疗的最常用方法,由于胃镜诊治在插管过程中因镜身对胃肠管壁的刺激引起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呃逆等不适感,使部分患者产生了畏惧及抗拒心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给胃镜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可能给患者留下不良的记忆,甚至夸大其痛苦程度影响其他患者对胃镜的诊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于2006年4月将麻醉应用于胃镜诊治过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0例接受胃镜检查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检查组600例,男440例,女160例,年龄20~81岁,平均43.4岁;麻醉检查组600例,男460例,女140例,年龄17~78岁,平均41.2岁。两组平均年龄及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1.2 仪器及方法 采用OLIMPUS-Q260型电子胃镜及HPM3型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两组患者均取左侧卧位。检查前3分钟及检查过程中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常规检查组术前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咽部喷雾。麻醉检查组术前给予静脉推注1%丙泊酚2.0~2.5mg/kg,患者立即进入睡眠状态,约30~60秒钟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后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分为良好、一般、差。 2 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中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对照,见表1。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觉对照,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中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对照 组别 项目 检查前 检查中
常规组 心率 78.00±15.82 118.91±13.29 血氧饱和度 98.07±0.82 95.95±2.77 麻醉组 心率 80.05±8.73 71.65±12.83 血氧饱和度 98.23±0.91 94.13±2.14 表2 两组患者检查后的自我感觉的对照 组别 例数 自我感觉
良好例数(%) 一般例数(%) 差例数(%) 常规组 600 30(5%) 180(30%) 390(65%) 麻醉组 600 540(90%) 60(10%) 0(0) 3 讨论
3.1 常规检查组插镜时因吞咽过程有明显屏气动作,或因患者恐惧、恶心及不会很好配合等因素,引起心率明显加快,而麻醉检查组较平稳,对老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食道及胃肠道的蠕动明显减少,有利于胃镜下治疗的开展。丙泊酚具有作用起效快、代谢快和无蓄积作用的特点,是一种毒性小、苏醒快、镇静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本组资料显示麻醉用于胃镜诊治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3.2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进入睡眠状态,不会感受到因镜身的刺激所带来的不适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4 护理体会
4.1 丙泊酚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静脉穿刺应选易固定的大血管。为了方便诊治过程中追加丙泊酚,应维持一条通畅的静脉通道,注意观察,预防扭曲堵塞。 4.2 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固定鼻导管。
4.3 备好麻醉机、开口器及急救药品,并处于完好状态。特别应注意检查麻醉机中的氧气量,要及时更换氧气瓶。
4.4 因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要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4.5 选择合适型号的牙垫,嘱其咬住,护士一手固定牙垫,在静注丙泊酚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打哈欠的动作,应防止牙垫脱出。同时注意托住下颌,头稍后仰,既便于插镜也有利于呼吸的通畅。
4.6 麻醉下胃镜插镜过程不需患者作吞咽动作。右手持胃镜可曲部,经牙垫孔使镜身沿舌面进入口腔达咽喉部,此时可看见会厌、声带、左右杓状软骨、梨状隐窝等结构。在左右杓状软骨的交点与左侧梨状隐窝之间可见一肌皱襞,镜身沿此肌皱襞行进即可顺利进镜。进镜过程宜缓慢,应注意避免刺激会厌。否则会引起呛咳及喉头痉挛。本组600例麻醉胃镜检查均可顺利进镜。
4.7 麻醉胃镜在患者完全清醒前有时会出现躁动,应注意保护预防坠床,我们全部使用有护栏的检查床。患者下床后也要注意搀扶,避免因不稳而摔倒。
4.8 检查过程及留观过程要密切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部分患者还要监测心电图、血压。 4.9 麻醉胃镜诊治前应让患者详细了解诊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并让患者签知情同意书。
4.10 心理护理 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解答疑问,缓解患者的紧张疑虑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