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年级教案《假期有收获》
本框是⼆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我们的节假⽇》的第⼀课。教材内容结构由
“⽤⼼过,有收获”和“有打算,不忙乱”两项活动内容组成,学⽣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联系⾃⼰在假期中的有趣事情,感悟假期收获。使学⽣不仅体会到⾃⼰度过了⼀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且还能在活动中与同学交流感受,互相学习,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
信息,从⽽获得更多的知识,促使学⽣产⽣愉悦的情感。 1、知道暑假⽣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2、引导学⽣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感受,发展学⽣的思维。 【过程与⽅法⽬标】通过暑期趣事的交流,让学⽣品味暑假⽣活带来的收获,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下个假期的⽣活充满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 1、品味暑假⽣活带来的收获;
2、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以后的假期⽣活充满信⼼。 【教学重点】知道暑假⽣活是丰富多彩的,⽤⼼过就会有收获。 【教学难点】
懂得认真规划假期⽣活,对新学期的学习⽣活充满信⼼。 师⽣共同收集假期⽣活的故事、图⽚等。
1、同学们,夏天就要过去了,说到夏天你会想起什么?2、学⽣举⼿回答(烈⽇、蝉鸣、雷⾬、彩虹等)。
3、师引⼊:这些都是夏天带给我们的礼物,但同学们知道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吗?是啊,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暑假!
4、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不过,⽼师相信有很多⼩朋友是不会把它忘记的。因为这个暑假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特别的,哪些特别呀?
5、学⽣畅所欲⾔,如:这是我们上⼩学以来的第⼀个暑假;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去旅游了;暑假⾥,我学会了——;等等。6、同学们的暑假⽣活真是丰富多彩啊,肯定有很多收获吧!那我们今天就⼀起来学习本学期的第⼀课“假期有收获”。⼆、⽤⼼过,有收获活动⼀:⼩强的暑假⽣活
1、有⼀个⼩朋友叫⼩强,他的暑假⽣活也很有趣呢,我们⼀起来看⼀看好吗?(教材P2-5)2、同学们想⼀想:⼩强的暑假快乐吗?为什么?3、例答:
⼩强的暑假过得很快乐,因为他去到了爸爸⼯作的地⽅,既增进了和家⼈的感情,⼜见识了⾼⼤的楼房和好看的电影,还交到了新朋友,展⽰了⾃⼰的本领。活动⼆:说说⾃⼰的假期⽣活
1、我们打开课本第3页,认真看⼀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说⼀说。2、学⽣:(略)
3、⽼师:⼤家说的很好,他们在展⽰他们的暑期⽣活。他们的暑假有哪些收获呢?(1)学得好——学会⼀⾸很好听的歌(2)玩得好——采集标本、和家⼈出去旅游(3)休息好——夜⾥乘凉、看星空
4、瞧,多有收获的⼀个暑假。⼩朋友你们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呢?下⾯,让我们也来说说⾃⼰的暑假收获吧!(1)指名上台说,可以随带⾃⼰所带来的图⽚、纪念品等,出⽰给⼤家看。(2)同桌互相交流。(3)四⼈⼩组交流。
(4)离开座位说给⾃⼰喜欢的⼩伙伴听听。
⼩结:在这次的暑假⽣活中同学们学会了很多本领, 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在愉快的同时,⼤家还懂得了许多做⼈的道理。新的学期开始了,令⼈难忘的暑假假⽣活也画上了⼀个句号。但⽼师相信,只要⽤⼼过,就会有收获,同学们在新学期也能收获更多!三、有打算,不忙乱活动三:过暑假的不同⽅式
1、每个⼈度过暑假的⽅式都不同,怎么像过暑假才更有意义呢,让我们⼀起看看明明和亮亮是怎么度过暑假的吧!(教材P4-5)
2、说⼀说:你喜欢谁的暑假⽣活,为什么?
例答:我喜欢明明的暑假⽣活,因为他给⾃⼰制定了暑假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的参加活动,收获了知识和本领,轻松迎接开学。虽然没有充分享受假期的悠闲。
我希望像亮亮那样过暑假,虽然他对⾃⼰的⽣活没有打算,过得很忙乱,但参加了很多娱乐活动,也很有趣。
⼩结:有没有计划会导致不同的⽣活状态,我们要对⾃⼰的假期有所打算,才不会过得忙乱。但也要合理休息,享受假期。活动四:下个假期安排
1、如果你是明明和亮亮,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度过?2、例答:
如果我是明明:下个假期我要做好学习计划,充分利⽤假期增长知识和本领。如果我是亮亮:下个学期我要在学习之余多安排些娱乐活动,适当放松⼼情。3、想⼀想:
在今年国庆假期的这段时间⾥,你打算怎样安排⾃⼰的⽣活?你能制定⼀个适合⾃⼰的国庆假期计划吗?(1)在⼩组内交流,讨论⾃⼰的想法。(2)发给学⽣计划表作为参考。
(3)学⽣填写表格,制定⾃⼰的国庆假期计划。(4)展⽰⼀下⾃⼰制定的国庆假期计划,师⽣共同评价。
⼩结:⼩朋友们,快乐的国庆假期就要来临了,希望⼤家在国庆假期⾥有计划地去学习、去玩耍,让今年的国庆假期在计划的指导下过得更愉快、更有意义。四、课堂⼩结
1、⼩结本课情况:每个⼈都经历了不同的暑假⽣活,不管是怎样的⼀天,都代表了我们的暑假⽣活的⼀部分,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天。快乐的暑假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努⼒,进⾏合理的安排,我们将会度过⼀个⼜⼀个快乐的假期。
2、布置作业:回家跟爸爸、妈妈制定⼀份节假⽇、假期的新打算,⼀定要合理,实事求是,切实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年级教案《周末巧安排》
本课是⼆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我们的节假⽇》的第⼆课。教材⾸先从学⽣熟悉的⽣活情境引⼊,让学⽣回忆⾃⼰的周末⽣活,联系学⽣的⽣活经验,为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探索做好铺垫。
本课的教学注重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独⽴的探索安排周末时间的⽅法,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寻找出最佳的安排。并且注重细节的引导,如:很多事情都想做,怎么安排才更合理等等。注重学⽣的独⽴思考及计划思想的渗透。
【知识与能⼒⽬标】
1、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的的安排周末;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过程与⽅法⽬标】
通过情景创设、观点辨析、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合理安排周末⽣活,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懂得合理安排周末的意义;2、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培养学⽣的时间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的的安排周末。【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的周末⽣活。
了解本地区⼉童在周末中可能有的实际⽣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周末中怎样安排孩⼦的⽣活。
⼀、联系⽣活实际,导⼊新课
1、同学们,在周⼀⾄周⽇⾥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两天?你们在这两天⾥⼀般是怎么度过的?2、指名回答。
3、师:看来⼤家的周末⽣活还真师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有意义。4、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感悟体验(⼀)说说我的周末
1、⼤家周末都做些什么呢?指导学⽣阅读教材P6。2、(出⽰⼩华的周末⽇记:6:30起床
6:40-7:00早锻炼7:00-7:30吃早饭7:30-8:10做家务8:10-8:40做作业
8:40-10:00到新华书店购书10:00-11:30看课外书11:30-12:00吃午饭12:00-13:10午睡13:20-16:20参观动物园16:20-18:00看电视18:00-18:30吃晚饭18:30-20:00制作航模20:30睡觉
谈话:⼩华也是⼀名⼆年级的⼩学⽣,这是她上周末⼀天的⽣活,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由发⾔。
教师⼩结:看来⼩华周末的⽣活安排得很有意义,同学们呢?你们的周末⼜是怎么度过的?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起来说说吧!
3、学⽣以⼩组为单位说⼀说各⾃以前的周末⽣活,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4、详细记录上周末⼀天的⽣活,写在下⾯的表⾥。
教师⼩结:同学们的周末⽣活真是丰富多彩啊!(⼆)这样可以吗
1、师:有同学说;“周末是我们最⾃由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他说的对吗?周末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2、指定两名学⽣分别回答“周末可以做的事情”和“周末不可以做的事情”。3、情景演绎:
情境⼀:甲周末就是睡懒觉,连早饭也不吃,为了玩游戏把作业拖到晚上来不及才做。
情境⼆:⼄为了和爸爸妈妈⼀起去看爷爷周末早早起来,和同伴去玩之前也要先把⼿⼯作业完成。师问:请同学们对前⾯2个情境的周末进⾏判别,并说说⾃已的看法。(分2个⼩组讨论,选代表发⾔)
教师总结:周末确实是我们⾃由安排的时间,但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不可以做,⽐如睡懒觉、不做作业等,因为这不仅浪费我们的时间,还影响我们的⾝体健康和学习成绩。拓展:现在⼤家可以回答⼩宝的疑问了吗?
(指导学⽣阅读教材P6-9图画故事《⼩宝,不可以》,启发学⽣利⽤刚才所学知识回答⼩宝的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可以’?怎么才可以呢?)
出⽰⼀些双休⽇健康、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幻灯⽚图⽚。如进⾏体育活动,做家务,做志愿者,郊游等。(三)怎样安排更精彩
1、出⽰幻灯⽚⼈的⼀⽣假如能活到80岁,那么共计有70万个⼩时,其中休闲时间占49.7%,睡眠时间占33.3%,上班时间占11.4%,在校学习时间占3.9%,⾃学时间占1.7%。提问: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
点评:如何安排好周末对提⾼我们每个学⽣的⽣活质量是何等重要,我们要在两天时间⾥合理安排⾃⼰的活动,才能使⾃⼰的⽣命更精彩!
2、适合周末做的事情有哪些?
(1)学习⽅⾯: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完成家庭作业等。(2)⽣活⽅⾯:打扫个⼈卫⽣,看望拜访亲戚朋友等。(3)运动⽅⾯:适当做些体育锻炼,如登⼭、游泳等。
(4)兴趣⽅⾯:在周末也可以做些⾃⼰感兴趣的事情,如组装航模、看课外书等。
⼩结:周末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们学⽣来说要在这两天中既要休息,通过⾝体放松,欣赏⾳乐,去⼤⾃然活动等,⼜要给⾃⼰充电,真正做到劳逸结合过⼀个充实的有意义的周末。3、周末时间怎么安排更合理?
(1)(播放故事)我有⼀个快乐的双休⽇:
双休⽇⾥,虽然轻松,但是第⼀天上午,我还是把作业先完成。每⼀次坐在书桌旁总是希时间快点⾛,可以早点收⼯,但⼜不能马虎,尽量把作业认真书写。两个⼩时的紧张学习下来,终于可以轻松了。伸伸懒腰,把电视机⼀开,拿着爱吃的薯⽚,看着《熊出没》的动画⽚,阵阵笑声不断……到了下午,约上⼏个朋友去学校打篮球,晚上⼀块看电影。
星期天,阳光明媚,和爸爸妈妈⼀起去乡下外婆家。并和爸爸来到鱼塘钓鱼,多年的熏陶及练习,我也成了⼀个钓鱼⼩⾼⼿。
⽗⼦两⼈坐在河边说说笑笑,钓到了⼤鱼,晚上妈妈亲⾃下厨,品尝到了⼀顿丰盛的鱼⼤餐,真是⼀举两得啊!我的星期我安排,我的乐趣⾃⼰享,我爱周末,因为时间属于我!⽼师问:这⾥的周末安排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2)怎样安排周末时间才合理呢?
提前制定⼀份周末计划表,在周末的时候按计划内容有序进⾏。
先完成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再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后解决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活动安排既要有休闲娱乐,也要有学习锻炼;既要在室内休息放松,也要在室外活动拓展。(3)请你安排周末⼀天的⽣活,写在下⾯的表⾥。
⼩结:周末的时间是属于你们⾃⼰的,我们更要合理安排,才能使⾃⼰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三、教师寄语
迎接新学期,新的⽣活情趣也层出不穷。今天,通过本次活动,我们都应该使⾃⼰拥有充实⽽⼜丰富多彩的周末⽣活,过快乐、有趣、有意义的周末。为了青春的亮丽、⽣活的甜美,伸出你的⼿,伸出我的⼿,让我们迎着新学期的曙光,共同祝愿《明天会更好》。
2、全班同学齐唱《明天会更好》
“轻轻放下沉重的书包,⾛进⼤⾃然的怀抱,看看忙碌的世界,已经变得精彩地转个不停。春天多么温馨,夏⽇充满激情,让昨⽇脸上的的疲惫随记忆风⼲了。抬头寻找天空的的
翅膀,鸟⼉⾼飞幸福欢唱,带⾛昨⽇的困惑,⽆尽的烦恼,带来我们的笑容。秋天⾦黄灿烂,冬天不再寒冷,⽤甜蜜累累的果实迎接更⼤的收获。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兴的⾯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年级教案《欢欢喜喜庆国庆》
本框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单元的第⼆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第⼆框。教材针对学⽣实际,从“新中国的⽣⽇”⼊⼿,通过图⽚及⽂字介绍,让学⽣国庆⽇的来历;通过图⽂故事“这时应该怎么办”,启发学⽣⾃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等国家标志,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
“庆祝我们共同的节⽇”这⼀活动主题通过⼈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让学⽣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并引导了解⾝边的⼈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进⼀步激发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豪感也就油然⽽⽣。
1、知道我国的国庆⽇的由来;
2、尝试以⾃⼰喜欢的⽅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过程与⽅法⽬标】
让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活动中感受、体验国庆的欢乐⽓氛,为⾃⼰是中国⼈⽽⾃豪。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感受⼈们迎接国庆的喜悦⼼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体验国庆的欢乐⽓氛,为⾃⼰是中国⼈⽽⾃豪。
【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的国庆⽇的由来;2、感受⼈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教学难点】
激发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是中国⼈⽽感到⾃豪。
1、教师准备:收集国旗国徽等标志,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准备:搜集为新中国成⽴做出贡献的英雄事例。
⼀、歌曲导⼊
1、多媒体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今天是你的⽣⽇,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群⽩鸽为你衔来⼀枚橄榄叶鸽⼦在崇⼭峻岭间飞过我们祝福你的⽣⽇,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我的中国这是⼉⼥们⼼中期望的歌今天是你的⽣⽇,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群⽩鸽为你衔来⼀棵⾦⾊麦穗鸽⼦在风风⾬⾬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我的中国愿你逆风起飞⾬中获得收获我们祝福你的⽣⽇我的中国这是⼉⼥们⼼中期望的歌期望的歌
2、谈话引题:我们祖国的⽣⽇是哪⼀天啊?⽣回答。
师:没错,就是⼗⽉⼀⽇!每个⼈都有⾃⼰的⽣⽇,当⽣⽇来临的时候,家⼈都会给他
庆祝。祖国也有⾃⼰的⽣⽇,在那⼀天⾥,全国各族⼈民和全世界的华⼈同胞都会为祖国母亲庆祝⽣⽇。所以这⼀天被称为“国庆节”。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该怎样庆祝这个节⽇呢?⼀起来学习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吧!
⼆、活动学习新知(⼀)新中国的⽣⽇活动⼀:国庆节的由来
1、观看视频:⼗⽉⼀⽇是我国的国庆节。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起来看⼀看,并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是谁,在什么地⽅升起了第⼀⾯五星红旗?[播放视频:《开国⼤典》⽚段]
2、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谁说说是谁,在什么地⽅升起了第⼀⾯五星红旗?
3、提问这⾯五星红旗的升起代表了什么,你听到⽑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了什么?
4、⼩结:1949年10⽉1⽇这⼀天,整个中华⼤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都震动了!⽑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亲⼿升起了第⼀⾯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民共和国成⽴了!从此,每年的⼗⽉⼀⽇,就成为全国各族⼈民隆重欢庆的节⽇了。⼗⽉⼀⽇就是我国的国庆节。5、拓展:
算⼀算:今年是国庆周年。活动⼆:新中国的故事主持⼈:“故事擂台”(学⽣接)“绝对精彩”
主持⼈:欢迎各⼩队来到“故事擂台”。(⼤屏幕播放⼀段⾰命题材的故事⽚)隆隆的炮声,把我们带⼊烽⽕连天的年代,今天,我们将在同学们的故事中,穿越时空,⾛近英雄,感受英雄。下⾯有请各队闪亮登场……1、《抗⽇英雄张六⼦》
2、《⽣的伟⼤,死的光荣——刘胡兰》3、《⼩英雄⾬来》
主持⼈:这⾥讲述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回响着⼀⾸⾸英雄的赞歌。为了新中国的成⽴,为了⼈民的幸福,他们前仆后继,浴⾎奋战!观看了这些英雄故事,⼤家⼀定是体会多多,感受多多,下⾯请同学来说说⾃⼰的⼼⾥话。(指定2-3名学⽣回答)师⼩结:新中国来之不易啊!9⽉30⽇是中国烈⼠纪念⽇,在那⼀天⾥,我们要特别向为新中国献⾝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活动三:祖国的象征1、出⽰国旗图⽚
(1)师问:这是什么?国旗是什么颜⾊的?上⾯有什么呢?你知道红⾊代表什么吗?⼀颗⼤星代表什么?四颗⼩星代表什么?(孩⼦回答不出的,师讲述。)
五星红旗是红⾊的,红⾊象征⾰命,是⽤⽆数英雄战⼠的鲜⾎和⽣命换来的,五颗黄⾊的五星⾓象征着全国各族⼈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课件演⽰)(2)我这⾥有⼀⾯红旗,你们能把五颗星贴上去吗?使这⾯红旗变成国旗(⽣贴星)。(3)⼩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国旗美丽吗?那我们就⽤歌声来赞美国旗吧!(齐唱:《国旗、国旗真美丽》)。(4)请⼩朋友们想⼀想:国旗在什么地⽅升起?你还在哪⾥见过它?
(5)⼩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祖国的标志,每当升旗的时候我们应怎么做呢?2、放录⾳《国歌》
在升旗时还会放⼀⾸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国歌也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你还在什么地⽅什么时候听到播放国歌吗?3、演练“升国旗”
告诉孩⼦们:我们要⾯向国旗,肃⽴致敬。4、⽼师这还有⼀个祖国的标志,出⽰国徽图⽚。
(1)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观察国徽是什么样的。
(2)师讲述: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象征着我们伟⼤的祖国,周围是稻穗和齿轮,稻穗象征着农民,齿轮象征着⼯⼈。国徽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民⼤团结。(3)你在哪见过国徽?师出⽰⼀元硬币两⼈⼀枚。(4)课下请学⽣观察,搜集,看看什么地⽅还有国徽?
5、⼩结: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象征。我们⼈⼈都要尊重国旗、国徽、国歌。活动四:这时应该怎么办
1、情景⼀:⼀天下午,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明和⼩刚还在操场上。突然,天下起倾盆⼤⾬。⼩明刚想回家,看见国旗还在空中飘扬。这时候⼩明该怎么办?
出⽰做法:⼩明赶紧冒着⼤⾬跑到旗杆下,把国旗降下来。站在不远处的⼩刚看到⼩明冒⾬保护国旗,连忙跑过去和⼩明共⽤⼀把伞,把国旗收好。
2、情景⼆:星期⼀的早上⼩亮上学迟到了,同学们都⽴定站好注视着国旗的升起。这时⼩亮急急忙忙跑来了,他应该怎么办?
出⽰做法:⼩亮马上原地⽴正,向国旗⾏注⽬礼。
3、情景三:⼩红在外⾯参加活动时收到了⼀⾯⼩红旗,可活动结束了,⼩红旗该怎么办呢?出⽰做法:⼩红把⼩国旗带回了家,⼩⼼的放在了⾃⼰的书桌前。4、情景四:⼩兰要把⼈民币做成⼯艺品,这时⼩丽看见了,她该怎么办?
出⽰做法:⼩丽⽴马阻⽌了⼩兰,并且告诉她⼈民币也是国家的标志之⼀,不能随意破环。
5、⼩结:国旗、⼈民币等,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在这个伟⼤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豪。
(⼆)庆祝我们共同的节⽇
活动五:世界各地的⼈怎么庆祝国庆节
⼗⽉⼀⽇这⼀天,⼈们⽤各种不同的形式庆贺祖国妈妈的⽣⽇:1、⼤家欢聚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前还布置了图案精美的花坛;2、⼈们在⼤门⼝挂上了国旗,举⾏庆国庆⽂艺演出;
3、海外同胞⼼系祖国,他们也在各地庆祝国庆节,向我们的祖国表⽰祝贺!
4、从⽥野到⼭林,从蓝天到⼤海,从⾸都北京到天涯海⾓,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结:国庆节是我们共同的节⽇,⼤家都为⾃⼰是中国⼈感到骄傲和⾃豪!活动六:⾝边的⼈怎样庆祝国庆节
1、指导学⽣看课本第⼗三页,看所展⽰的图⽚中是怎样庆祝国庆节的?然后说⼀说。2、师⼩结:
(1)医⽣:留守病房,关爱病⼈,呵护祖国⼈民的⾝体健康。(2)解放军战⼠:驻守边关,保卫祖国疆⼟。(3)建筑⼯⼈:认真⼯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4)农民:⾟勤劳作,⽣产⼈民必需的粮⾷。(5)其他⼯作⼈员:坚守岗位,为⼈民服务。
3、⼩调查:调查⾝边的⼈准备怎样读过国庆节,填写下表。
⼩结:不同⼯作岗位上的⼈都在共同建设⾃⼰的国家,这是他们庆祝国庆节的⽅式。活动六:我们庆国庆
1、提问:今年的国庆节就快到了,我们在⽇历上查⼀查,看看离国庆节还有多少天?2、提问:作为祖国妈妈的孩⼦,我们可以⽤什么形式庆祝国庆节?
3、⼩组活动:分组商量庆国庆的打算。⿎励学⽣⽤唱、跳、画、做⼿⼯等多种形式庆祝国庆节。4、学⽣准备。教师指导,将有同样打算的学⽣组合在⼀起,互相合作。5、师⽣交流对话。
(1)说⼀句祝福祖国妈妈的话。(2)表演节⽬。(3)绘画、制作。(4)其他。三、总结升华
今天,同学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国庆节的知识,⼤家还准备⽤⾃⼰最喜欢的⽅式庆祝祖国妈妈的⽣⽇。同学们,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吧!(多媒体播放歌曲《国家》,学⽣齐唱。)《国家》:
⼀⽟⼝中国,⼀⽡顶成家都说国很⼤,其实⼀个家⼀⼼装满国,⼀⼿撑起家家是最⼩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家的国以和矗⽴国是荣誉的毅⼒,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地,家的每⼀个⾜迹国与家连在⼀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年级教案《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课是⼆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我们的节假⽇》的第四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们这样过中秋”、“中秋节、团圆夜”和“秋天⾥还有什么节⽇”,旨在让学⽣了解⼀些中秋习俗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思亲的情怀,进⼀步加深对中国传统⽂化的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化。
【知识与能⼒⽬标】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步认识中秋;2、知道秋天⾥的其他传统节⽇。【过程与⽅法⽬标】
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情感态度价值观⽬标】
1、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2、热爱祖国的传统⽂化;3、积极、愉快地⽣活。
【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步认识中秋;2、知道秋天⾥的其他传统节⽇。【教学难点】
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氛围之中能够体会到家⼈之间的亲情。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准备: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资料,了解秋天⾥的其他节⽇。
⼀、猜谜语,引出中秋节
1、师:⼩朋友,你们喜欢⼉歌吗?⽼师今天给⼤家带来了⼀⾸⼉歌。
2、多媒体出⽰:“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饼⾹,⽉饼甜,全家欢乐⼤团圆。”3、提问:这⾸⼉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互动探究新知探究⼀:我们这样过中秋活动⼀:了解中秋节1、中秋的由来
(请同学们说⼀说中秋节是哪⼀天)
师:对,是农历⼋⽉⼗五。再过⼏天就到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节⽇。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五这⼀天是秋季中间的⼀天。这⼀天的⽉亮最⼤最圆……2、欣赏明⽉
(1)师:瞧,⼗五的⽉亮升起来了。(学⽣欣赏课件演⽰中秋夜晚明⽉升空的动画) (2)学⽣说感受(圆⽉特别明亮,特别的⼤,特别的圆,天空晴朗等)
(3)教师⼩结:正是这⼀天,秋⾼⽓爽,天⽓晴朗,天空少云,所以天上的圆⽉分外明亮,特别的⼤,特别的圆。关于这个美丽的⽉亮啊,还流传着许多有趣、动⼈的故事呢?同学们我们⼀起来听听故事吧。3、美丽的传说
(1)播放嫦娥奔⽉的动画故事
(2)请学⽣说⼀说⾃⼰知道的其他故事把课前你们搜集的传说故事与⼤家分享⼀下吧。
各⼩组成员在⼩组交流的基础上,采⽤多种形式表演或讲述它们搜集的最精彩的⼏个故事。(如:“⽟兔捣药、嫦娥奔⽉、⽉下⽼⼈”等)
活动⼆:中秋节的习俗1、⼀般习俗
中秋节农历⼋⽉⼗五,是我国的传统节⽇——中秋节,在这⼀天,⼈们要赏⽉,吃⽉饼,⽉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饼甜甜的,象征⽣活甜美。⼈们吃⽉饼是为了企盼合家团圆……2、欣赏各地过中秋的习俗
出⽰幻灯:⼴州坐游船赏⽉迎中秋、成都中秋放河灯、三明市民登麒麟⼭赏⽉、厦门市民海边赏⽉望⾦门、⾹港舞⽕龙迎中秋、澳门⼩朋友玩花灯迎中秋、台湾中秋赏⽉、农村吃⽉饼赏⽉迎中秋。(边欣赏边介绍)探究⼆:中秋节,团圆夜活动三:话团圆
1、指导学⽣阅读教材第15页,说说对“中秋节,团圆夜”的理解。
2、师⼩结中秋节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节⽇,是中国⼈团圆的节⽇,是家庭的节⽇,是具有中国特⾊幸福的节⽇,团圆的⼈⼉思念着没有团圆的亲⼈。
3、在团圆的节⽇⾥,⼈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是有很多⼈因为⼯作的原因不能够与家⼈团聚,你们家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有这样的体会吗?4、学⽣回答:谈⾃⼰的切⾝感受。
⼩结:其实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们,更加思念故乡的亲⼈,这就是深深的思乡情啊!正是这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才有了那⼀曲曲感⼈肺腑的动⼈诗篇!活动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师: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轮明⽉⾼⾼挂的时期,诗⼈就会⽤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的思念。
1、出⽰图⽚1(李⽩的《静夜思》)
⽼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同学齐背《静夜思》。
2、⽼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同学发⾔)(举杯邀明⽉,对影成三⼈。选⾃李⽩《⽉下独酌》)3、你们知道“但愿⼈长久,千⾥共婵娟”这句话出⾃谁⼈之⼝吗?
对了,⼏百年前丙⾠中秋的⼀个夜晚,正是⼤⽂豪东坡先⽣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调歌头?明⽉⼏时有》,“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就出⾃这⾸词。
⽼师:今天,我们就⼀起来欣赏这⾸绝妙好词。
有感情朗读:苏轼的《⽔调歌头》,刘禹锡的《⼋⽉⼗五夜桃源玩⽉》。
⼩结:我国的诗⼈⼤多是忧国忧民的,⼜⼤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活中重要的⼀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探究三:秋天⾥的其他节⽇活动五:了解重阳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节⽇吗?(出⽰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这⾸诗。)
让学⽣回答,教师根据答案做出回应,引出重阳节师:现在就让我们⼀起去了解⼀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吧。2、重阳节简介: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拿出⾃⼰收集的材料,⼩组内交流,看哪个⼩组的材料最全⾯。
农历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九⽇,⽇⽉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此后历朝历代沿袭⾄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包含有⽣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九⽇定为⽼⼈节,倡导全社会树⽴尊⽼、敬⽼、爱⽼、助⽼的风⽓,重阳节⼜多了⼀层新含意。3、重阳节习俗
师:刚刚我们提到了茱萸,它是什么东西呢?(出⽰图⽚)插茱萸呢是重阳节的⼀个习俗,相传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拿出⾃⼰收集的材料,⼩组内交流,看哪个⼩组的材料最全⾯。①赏菊
菊花,⼜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型的菊展。菊展⾃然多在重阳举⾏,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称菊花节,⽽菊花⼜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②登⾼
重阳最重要的节⽇活动之⼀,即是登⾼。故重阳节⼜叫“登⾼节”。登⾼所到之处,没有划⼀的规定,⼀般是登⾼⼭、登⾼塔。当然⼈们登⾼也不单是攀登⽽已,还要观赏⼭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享受⼀番,使登⾼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③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名“延寿客”。④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吃重阳糕之风尤盛。⑤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活动六:各民族在秋天⾥的节⽇1、苗族赶秋节
赶秋节,⼜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湘西花垣、凤凰、吉⾸、泸溪等地苗族⼈民的传统节⽇。在⽴秋时,当地群众停⽌⼲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选出两位有声望的⼈装扮成\"秋⽼⼈\",向⼤家预祝丰收和幸福。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秋前举⾏的娱乐、互市、男⼥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型民间节⽇活动。2、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民⼀年⼀度祝农业丰收的节⽇。“望”藏语意思是⽥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是译⾳,⾳为绕地头转圈,“转庄稼地”的节⽇。望果节⼴泛流⾏于西藏农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常盛⾏过“望果”节,其他地⽅也有,但节⽇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布巴拉雪⼭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