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真题)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真题)

来源:智榕旅游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真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 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 C.稍逊(xùn) 摇曳(yè) 冠冕(ɡuān) 枉然(wǎnɡ) D.红晕(yùn) 呢喃(nán) 黎明(lí) 丰润(yù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默契 抉别 眼花瞭乱 海枯石烂 B.嘈杂 制裁 轻而易举 人声鼎沸 C.娴熟 幅射 月明风清 顾名思意 D.藉贯 荣膺 一泄千里 粗制滥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B.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1 / 9

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

C.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D.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

B.②③⑤①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①②③④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其一》)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___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 ______________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揭示“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 / 9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秦王怫然怒____ ..(2)天下缟素____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够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3 / 9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智慧不会衰老

鲁先圣

①苏格拉底长相十分丑陋,扁平的鼻子,大腹便便,粗矮的身材,还有些秃顶。但是,在当时的雅典城邦,他丑陋的相貌与他睿智的哲学同样享有盛名。人们知道雅典有一个长相十分丑陋的苏格拉底,同时更知道苏格拉底无与伦比的智慧。

②苏格拉底本人从来也没有介意过自己长相的丑陋,他并不在乎自己出现在什么地方会给他人留下难堪的印象,相反,他总是穿着褴褛的衣服,光着脚到处走。他大部分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在市中心的广场边,发表演讲,撒播智慧,告诉人们幸福的真谛。只要他一出现,整个城市似乎就动起来了,人们像时刻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出现,立刻就从四面八方围拢到他的身边。他立刻就成为城市的核心。大家不是围观嘲笑,而都是静静地听着他的演讲,感受他的智慧。

③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长得这样丑陋,怎么丝毫没有羞耻的感觉?苏格拉底这样回答:每个人的容貌都是天生的,生得美和丑都没有必要炫耀和自卑,再漂亮的面孔也会衰老,只有美化自己的心灵,用自信和智慧去塑造你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形象,才会具有永恒的魅力。

④面对苏格拉底,人们容易想到这样一句话: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给了他无比丑陋的外貌,同时又给了他超凡绝伦的智慧。当他出现在城市街头的时候,人们关注他什么呢?是他的丑陋的容貌,还是他的智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只是对他的智慧津津乐道,也没有人因为他的丑陋而否定他的哲学。

⑤其实,长相并无美丑的标准,有的人以小巧精致为美,有的人以强悍粗犷为美,有的人欣赏杨柳细腰的纤弱,有的人喜欢丰腴富态的高贵,我们大家都是其中美的一种,没有什么真正的丑陋。美是一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苏格拉底喜欢去公共场合,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容貌会引起什么议论,而是考虑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吸引他人,征服他人,引领人们走进自己的心灵,获得心灵的快乐和幸福。事实上,当时的苏格拉底,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完全征服了人们,人们心目中的苏格拉底形象,不再是那个长相丑陋的人,而是一个具有高深智慧充满魅力的哲人。

4 / 9

⑥苏格拉底把自己变成了一种美的象征,而且这种美是永恒的,甚至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他的美依然在全人类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⑦一个人的长相并不是最紧要的,如果一个人把长相看成人生的关键,就一定会与幸福背道而驰。容貌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的。不会衰老的,只有智慧。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客观地介绍了苏格拉底的长相和智慧,为下文的分析作好了必要的交代。

B.第⑤段指出美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主观感受,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因而人们眼中的苏格拉底不仅不丑陋,还因为智慧高深而充满个人魅力。

C.文中反复将苏格拉底的外貌与智慧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智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D.本文意在告诉读者,要用智慧找到生活中的幸福和自信,无需注重外表。 2.下列内容不属于第⑥段中“这种美”的一项是( )

A.秦始皇运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B.曹雪芹耗尽心血创作的《红楼梦》,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精彩的内容。 D.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3.联系全文,谈谈对文章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相机包围一株瘦梅

李伟明

①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

②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

5 / 9

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

③想想几十年前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

④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远观,不宜细赏。

⑤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

⑥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

⑦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

6 / 9

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

⑧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

(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1月17日)

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 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 3.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内容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文章第⑦段中的“不劳而获的本真”指的是什么? 5.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

四、写作题(40分)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B B A B D

直挂云帆济沧海病树前头万木春佳木秀而繁阴鸡声茅店月云横秦岭家何在秋草独寻人去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醉能同其乐 二

1. (1)愤怒的样子 (2)穿白色的丧服

2.(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3.使命: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的阴谋。原因:不畏强暴,有勇有谋。 4.示例一:秦王是英雄。因为他面对敢于拼命的唐雎“长跪而谢之”,并称赞唐雎,说明他是一个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人。

示例二:秦王不是英雄。因为他以“天子之怒”恐吓,后又“色挠”,说明他是一个骄横狂暴,外强中干的人。 三 1.D 2.A

3.智慧不像容貌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老,反而因受到世人的认可、接受和广泛传播而得到永恒,永远启迪着一代代的世人们感悟生活的真谛,找到人生的幸福。 1.突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出下文对环境问题的感慨;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在这种自然成长的梅树越来越稀少。

3.第③段写出了过去农村的环境状况,与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8 / 9

突了随着环境的变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 4.无须人类付出劳动就可以拥有的美好生态环境。

5.示例: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构成排比,突出表现了现在已经不再拥有美好的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与遗憾之情。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