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北伐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2、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教育学生胸怀大志,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
背景资料:
西晋末年,刘聪.刘曜和石勒在争夺中原的战争中,出于民族仇恨,对汉族人民任意残杀,因而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许多汉族地方官员和一些塞外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打着晋朝的旗帜,跟刘氏和石氏的军队作战,并且打了不少胜仗。那时候,东晋政权刚刚建立,荆州.扬州一带政局稳定,经济力量也比较充实,完全有进行北伐的条件。可是以司马睿为首的东晋政权,却没有收复北方的决心。只有祖逖白手起家,组织了一支军队,高举北伐的大旗,挥军北上,决心收复失地。但东晋内部迭起纠纷,不支持他,终于忧愤而死。
一.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1. 常识填空:
祖逖是--------(朝代)名将。北伐,向北征伐。题目简洁明了,点明记叙内容
2.给加粗字注音字注音:
祖逖 蹴琨觉 恶声 左丞相睿 军谘祭酒
骁健 给千人廪 铠仗 击楫 起冶铸兵
3.《祖逖北伐》中出现了几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吗?写出来。
中流击楫 望风响应 闻鸡起舞 自相鱼肉
二、课文导入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语出《资治通鉴•晋纪》和《晋书•祖逖传》:“晋朝爱国名将刘琨,他和祖逖青年时代同为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对于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怀有共同的报国之心,为了练就杀敌建功的本领,两人同睡一床,每夜听到鸡啼,便跃然起床习武。后来祖逖果然领兵北伐,收复失地。
三.自主学习.合作展示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借助书下注解,完成加点字词解释:
(1)同寝 (2)蹴琨觉 ...
(3)恶声也 (4)以为军谘祭酒 .....
(5)纠合骁健 (6)怨叛 .......
(7)自相鱼肉 (8)残贼 ....
(9)诚能 (10)望风响应 ...
(11)素无 ( 12)给千人廪 ..
(13)铠仗 (14)击楫 ....
(15)复济 (16)逖将其部曲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③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④起冶铸兵
3、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倾听,对有疑问的句子进行交流。
四.合作探究,质疑交流
1.理清课文脉络,总结段意
第一层[从“初”到“因起舞”]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为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基础。
第二层[从“及渡江”到“有如大江”]写祖逖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困难情况下仍率部渡江,并立誓收复中原。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祖逖渡江后,招募军队准备北伐。
2.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3、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4、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素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
5、结合课文,说说祖逖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名将?
(1)从“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可以看出祖逖素怀大志。
(2)从“中夜闻鸡鸣……因起舞”可以看出祖逖自觉地刻苦磨练自己。
(3)从“晋时之乱……望风响应者矣”可以看出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说明时世造英雄。也可以看出祖逖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还可以看出祖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4)从祖逖大胆进言,司马睿并不重用他,也不十分支持他,而祖逖依然“纠合骁健”……..“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可以看出祖逖精忠报国.矢志不移。
五.延伸拓展:
东晋名将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
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祖逖是怎样做的呢?……学了《祖逖北伐》后,你一定有许多感悟,请谈一谈:
六.本节小结:
1、古汉语特殊用法
a.自相鱼肉 (名次用作动词)
b.给千人廪,布三千匹 (定语后置句)
c.言于睿曰 (倒装句)
2.主题归纳:
课文通过祖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精神。
七.反馈检测
1、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请写出来,并分别造句。
2、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A.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B.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C.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D.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 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1)议论精辟
(2)辟举秀才
(3) 辟邪
(4) 辟邪说
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不修仪检
(2)赞世才具
(3)每语世事
(4)蹴琨觉曰
3. 据文意,解释词语。
(1)荒鸡
(2)恶声
4. 翻译句子。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5. 填空题。
闻鸡起 未雨绸
四海 沸 一 而就
答案:
1. pì ,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pì,驳斥
2. 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
3. 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
4. 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
5. 舞、缪、鼎、蹴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