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来源:智榕旅游
22、* 古文二则(司马光)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班级: 姓名: 小组: 备课人:杨威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孙权劝学》[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过程]

一、说一说,背一背: 1、司马光: 2、《资治通鉴》: 二、读一读,听一听:

1、自由朗读。(画出不会读的句子) 2、同桌相互读听。(纠正读错的句子) 三、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1、写下不懂的词或句子:

2、小组讨论,把还没有解决的写出:

3、其他小组解答展示自己:

●重点提醒:

句:A:蒙辞以军中多务 B非复吴下阿蒙!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词:D当涂掌事 博士 卿 孤 士 E但 孰若 就学 乃 过 四、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孙权劝学”。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2、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孤岂„„邪!但„„耳”

③“卿言„„大有所益”

五、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 小组讨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六、复述故事情节:

七、当堂训练: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 (2)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 (4)肃遂拜蒙母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孙权驳斥吕蒙“以军中多务”而拒学的借口是以什么为例子的?(用文中原话回答)

4、文中有些语句已凝炼为成语?

5、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祖逖北伐》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了解《祖逖北伐》的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 3、学习祖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质 。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读课文,了解祖逖及“祖逖北伐”的背景,并利用教材和参考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常识填空:

祖逖是 (朝代)名将。北伐,向北征伐。题目简洁明了,点明 。 2、加粗字注音:

祖逖 蹴琨觉 恶声 左丞相睿 军谘祭酒 骁健 给千人廪 铠仗 击楫

3、《祖逖北伐》中出现了几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吗?写出来。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借助书下注解,完成加粗字词解释:

(1)同寝 (2)蹴琨觉 (3)恶声也 (4)以为军谘祭酒 (5)纠合骁健 (6)怨叛 (7)自相鱼肉 (8)残贼 三、组内合作交流: 1、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③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2、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倾听,对有疑问的句子进行交流。

四、展示——我来说说:

1、结合课文,说说祖逖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名将?

2、延伸拓展:

东晋名将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祖逖是怎样做的呢?„„学了《祖逖北伐》后,一定有许多感悟,请谈一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