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课 题 名 称 东方玉榭商住楼设计
院 系 城市建设学院
专 业 班 土木工程0802
姓 名
评 分
指 导 教 师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系别 课题名称 城市建设系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职称 讲师 东方玉榭商住楼设计 1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目的 我认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后,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我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我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使我得到有关单位工程建设从方案制定到施工组织的全过程系统性的训练,并且进一步了解一次完整的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1.2 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了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会运用所学知识,好好处理建筑布局和结构两个方面,还可以通过它更好的了解国内外的建筑发展趋势,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这是这次毕业设计最大的意义所在。 2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2.1课题目标简介 综合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问题,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培养优秀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奠定基础。熟练运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各种规范、规程、计算图表及标准图集等。提高对工程结构的计算能力,将学过的相关计算方法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绘制施工图的能力,能在施工图中正确表达设计意图,指导工程施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office和CAD等软件。 2.2本课题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东方玉榭商住楼设计。建筑物的南北向长约12米,东西向长约40m,场地地表基本平整,室内外标高为0.000m,主要持力层承载力的特征值为225kPa,建筑层数6层,学生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可自行设定层高;框架结构,计算框架由指导教师根据建筑施工图指定。 以计算结果为依据,结合结构的相关构造要求,全面准确地完成以下内容: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配筋图; 3)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4)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5)框架梁柱配筋图; 6)楼梯构件配筋图。 3设计方案 3.1建筑设计 ① 建筑设计总说明,门窗表,装修做法表; ② 总平面图; ③ 首层、标准层和屋面平面图; ④ 各立面图; ⑤ 主要剖面图; ⑥ 详图(不少于三个); 要求符合制图标准,装订整齐,标准达到施工图深度 3.2结构设计 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功能使用、结构荷载和抗震方面的要求,以及现场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能力、场地地质条件等,合理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确定主要承重构件和非承重构件的结构型式。 完成结构设计计算内容: 1)选取一榀主框架计算; 2)现浇屋面(或楼面)的结构计算; 3)楼梯构件的结构计算; 4)基础设计计算。 要求提交的设计成果: 1)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说明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的理由及设计依据;列出结构计算的步骤、计算过程及全部计算结果(包含计算过程的简要说明及独立见解等),并附有必要的图表。 2)绘制结构施工图 4实施计划 第1~4周 熟悉设计任务、调研、进行开题报告撰写、开题答辩及外文文献翻译 第5~6周 建筑设计及施工图绘制 第7周 荷载计算 第8周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9~11周 一榀框架梁、板及柱设计及施工图绘制 第12周 基础设计及施工图绘制、pkpm建模校核、计算书和论文整理、完成设 计初稿 第13周 说明书、图纸及计算书整理工作,完成设计初稿 第14周 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对设计初稿进行修改,并按格式规范定稿 第15周 申请和接受答辩资格审查 第16周 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5]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 熊丹安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系列丛书[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7] 杨志勇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手册.第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8] 李必瑜,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Institu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Manual for the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s. London, 1985. [10]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ACI318M-05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Detroit, 200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 教研室审查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字: (公 章) 年 月 日 (此表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答辩小组、教研室、院系签署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