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7110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7110

来源:智榕旅游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B.298 K、1.01×10Pa时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解析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A项错误;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中含有1 mol S原子和2 mol O原子,B项正确;未指明温度和压强,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乙醇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答案 B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被还原被还原

C.根据反应中HNO3(稀)――→NO,而HNO3(浓)――→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Cl

解析 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

5

NA,则A项错误;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

为5NA,B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O3(浓)>HNO3(稀),C项错误;NO3+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D项正确。 答案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解析 A选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选项,铝合金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选项,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答案 C

4、常温下,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他的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2+

化学试卷及试题

选项 A 实验设计 将SO2气体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测定两溶液的pH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 实验结果 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B C D 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不褪色 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灰水变浑浊 解析 通过测定pH来比较H2S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酸的浓度必须相等,由于SO2的溶解度远大于CO2,两饱和溶液的浓度不相等,故A项不能达到目的;根据酸越弱其对应的盐越易水解的规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说明其对应酸的酸性H2SO3>H2CO3,B项能达到目的;通过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说明酸性:H2SO3>H2CO3,C、D项可达到目的。 答案 A

5、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Na2O2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的汽化和NH4Cl加热分解

解析 A项变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Na2O2和C60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和离子键,C项错误;溴的汽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NH4Cl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 A

6、用如图装置电解K2SO4溶液,同时制备H2SO4溶液和KOH溶液,Ⅱ中装入K2SO4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Ⅰ区生成H2SO4 B.a是阴离子交换膜 C.Ⅱ区的K进入Ⅰ区 D.Ⅲ区溶液的pH会升高

2

化学试卷及试题

解析 Ⅰ区是阴极区,溶液中的H放电,故Ⅰ区生成的是碱,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Ⅰ区,故A、B错,C对;Ⅲ区生成H2SO4,溶液pH下降,D错。 答案 C

7、放热反应CO(g)+H2O(g)

-1

++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 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K1

C.c2(CO)=c2(H2O) D.c1(CO)>c2(CO)

解析 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为K2答案 C

8、(2017·抚顺六校联考)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C.当溶液中c(CH3COO)=c(Na)>c(H)=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D.当溶液中c(Na)>c(CH3COO)>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解析 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CH3COO

+-1

)+c(OH),溶液中还存在醋酸分子,则一定是醋酸过量,A、B项错,C项正确;D项,

当氢氧化钠与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也符合。

答案 C

9、如图是甲、乙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与乙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甲与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 甲、乙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甲、乙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甲中含有羧基,乙中含有酯基,所以一定条件下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甲中含有羧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乙中

3

化学试卷及试题

不含羧基或羟基,不能和钠反应,D项错误。 答案 D

10、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

C.实验室将HCl气体溶于水时,倒扣的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不应该相互接触 D.分液操作分离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不应该接触 解析 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不能先用该溶液润洗,故A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故B正确;漏斗能防倒吸,所以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可以接触,故C错误;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应与烧杯的内壁接触以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答案 B

-1

11、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R I1 740 I2 1 500 I3 7 700 I4 10 500 ……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

解析 由表示数据I3≫I2知其最高正价为+2价,R元素位于第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R不一定是Be元素。

答案 B

12、某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2

2

该有机物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化学试卷及试题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0O4

解析 根据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及球棍模型判断,H原子有8种,A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含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化合物,B错误;根据该有机物球棍模型判断Et为乙基,C错误;根据球棍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9H12O4,D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

物质 SiHCl3 SiCl4 HCl 模拟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300 ℃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 000~1 100 ℃反应制得纯硅。 可能用到的信息如下: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步骤②中粗硅与HCl反应时会生成少量SiCl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依据上表所示沸点差异提纯SiHCl3,该提纯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沸点/℃ 33.0 57.6 -84 5

化学试卷及试题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装置D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烧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时应先打开装置________(填“C”或“D”)中分液漏斗的旋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产品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沸点差异可知提纯SiHCl3的方法为蒸馏。

(2)①根据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故制得的H2要先干燥,再与SiHCl3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BCAE;装置D中g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液体能顺利滴下;装置B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装置C中的烧瓶加热的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②装置A中SiHCl3、H2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纯硅。③因为SiHCl3容易在空气中自燃,故操作时应先打开装置D中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生成的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3)用盐酸溶解后,可以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Fe来证明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 答案 (1)蒸馏

(2)①DBCAE 平衡压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 ②SiHCl3+H2

1 000~1 100 ℃

=====Si+3HCl ③D SiHCl3容易在空气中自燃,实验中要注

2+

意先通一段时间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溶液,溶液显红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

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合理答案均可)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