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1 力学实验(解析版)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1 力学实验(解析版)

来源:智榕旅游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一、力学实验

1.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第22题.(5分)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

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2.A 0.23 0.75

【解析】因为速度是加速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相邻两点间距离是逐渐增大的,所以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点;

BD(5.851.20)102速度vCm/s0.23m/s

2T20.1(x3x1(x4x2)((9.303.15)3.15)102加速度am/s20.75m/s2 224T40.12.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第22题.(5分)

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

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2位小数)。

2

【答案】22.(1)gcos (2)0.35

【解析】(1)根据牛顿定律mgsinmgcosma,得gsinagsina

gcos(x4x5x6)(x1x2x3)((59.5720.9)20.9)10-22

=am/s21.97m/s229T90.19.80.5-1.979.832m/s20.35

3. 2019年高考全国3卷第22题.(5分)

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

2

大小为g=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2.(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bcab(acab)ab(58.724.524.5)102【解析】(3)gm/s29.7m/s2 222TT0.14. 2019年高考江苏省物理卷第10题.(8分)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0-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 A.电磁打点计时器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_(选填“A”或“B”)

(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经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

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题10-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点的速度vA=______m/s.

(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Ek12MvA算2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

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测量,若W与Ek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

【答案】(1)B(2)乙(3)0.31(0.30~0.33都算对)(4)远大于 【解析】用刻度尺测出

A

两边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20cm,则速度

x1.20102vAm/s0.30m/s。

2T20.02这是江苏省物理卷要求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试卷上的实际长度了,所以老师一再要求学生高考时带齐文具包括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就有学生不以为然,果然吃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 5. 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1题.(18分)

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地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

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_______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______(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 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

y1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y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32或者“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1

(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B.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C.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

(4)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_________。 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C.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5)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同样是受地球引力,随着抛出速度增大,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请分析原因。 【答案】21.(18分) (1)BD

(2)a.球心 需要 b.大于 x(3)AB

g

y2y1

(4)B

(5)物体初速度较小时,运动范围很小,引力可以看作恒力——重力,做平抛运动;随着物体初速度增大,运动范围变大,引力不能再看作恒力;当物体初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做圆周运动而成为地球卫星。 【解析】(1)斜槽末段水平保证钢球平抛。

2(2)b.y2-y1gT,所以Txy2-y1,v0xTgg

y2y16. 浙江新高考(2019年4月)第17题(5分) 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

A.弹簧秤 B.重锤线 C.打点计时器

(2)做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的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 (多选)

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B.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D.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3)若用频闪摄影方法来验证小球在平抛过程中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记录下如图2所示的频闪照片。

在测得x1,x2,x3,x4后,需要验证的关系是 。已知频闪周期为T,用下列计算式求得的水平

速度,误差较小的是 A.

B.

C.

D.

【答案】(1)B (2)ACD (3)x4-x3=x3-x2=x2-x1=x1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