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评价,让生物课堂魅力无限论文

即时评价,让生物课堂魅力无限论文

来源:智榕旅游


即时评价,让生物课堂魅力无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精彩的即时评价,能有效地促成这种激励。所谓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它往往与教育活动过程融为一体,从而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即时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与能力的一种表现。 一、当前及时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形式单一。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无奈之下,只好用诸如 “嗯”、“哦”来应付学生的回答。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刻时,往往只会说 “谁还会回答?”或者:“这样啊,下一位——”或者说:“太棒了,太好了”等等。

2、评价语言单调。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口头语言评价为主,常常听到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 、“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 、“你真了不起!”……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缺乏感情,缺乏对内容的实质性的评价。

3、评价过分重于形式。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采用“掌声” 、“加分”或外部物质奖励的办法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一节课里,如果老师不停地给与“掌声”和“加分” ,学生将更加关注 “我怎么得到掌声,得到学分” ,而不

是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堂,难以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即时评价应采取的策略 (一)褒贬有度

要营造真正充满生命气息的、自然的、灵气的课堂,就必须让课堂的评价具有指导性、启迪性,掌握好褒贬的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静心聆听学生内心的心声,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生动活泼地传递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中肯的评价,让课堂即时评价成为生物课堂上最重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1.真诚表扬。“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恰当的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赞赏不可滥用,应有个“度”,只有使受到表扬的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的、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有更好的表现。例如在讲授基因分离定律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在大部分学生都沉默的情况下,有个男生说是因为子一代是杂合子,它产生2种配子,众人都恍然大悟,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掌声是发自同学内心的。

2.动静结合。除了口语表扬外,教师可以用微笑、点头、赞许的目光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赏,可以用摇头、提

醒的目光等方式表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否定与制止。 (二)张驰有节

把握课堂即时评价的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评价时机适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评价的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1.延时评价。新颖、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延时评价”原则,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所谓“延时评价”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去揣摩、去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后,再给予他一定的评价,这样往往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甚至可使教学事半功倍。

比如在基因分离定律教学中,有一题是这样的: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是多少?不少学生说2/3,当时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在黑板上画出紫花和白花的杂交的遗传图解,让学生分析在子二代中,杂合子占总数多少,紫花中杂合子占多少。这时,我再让学生来回答那道题。这样通过延时评价,不但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引导顿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通过巧妙的评价

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在做题目:“基因型为 mm 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mm 、 mm 、 mm 的分开,依次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时,学生很迷惑:怎么会产生mm、mm,有的学生说“题目错了”,有的说“不可能”,我不置可否,而是让学生上黑板动手画减数分裂的三个时期的图像:复制后的图、减ⅰ后期图、减ⅱ后期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得出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心留意并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适时的采用方法拨开学生的思维迷雾,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帮助其重燃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三)互评自评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就是教师,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留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在新课标下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自己、同伴都将参与这一活动,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1.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想象丰富,有很大创意性,在我的生物课上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观点、行为做出评价。 例如:课堂上我要求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形式各小组自定。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先由组长组织分工,然后让组员说说采用什么方案,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

充道:“我们还探讨了完成任务时的注意事项。因此,我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我们很高兴!”听了他们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2.互动评价。学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给他人做出评判时,正是自己对知识点做出的另一种更全面认识。由于同学间平等的地位,使得评议的结果较易被评议者接受。我要求学生在互评时要尽量寻找闪光点,评出信心,但绝对不是对错误姑息迁就。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我们教师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的心中,以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学生构建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让他们在生物的王国中自由地遨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