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以下哪一项会使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A.消费者收入上升B.汽车的价格下降C.汽车配件价格上升
D.生产汽车的技术水平提升【答案】D
【解析】供给曲线的移动起因于商品价格以外的影响因素。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会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供给曲线右移;A项,消费者收入上升一般会使需求曲线右移,但对供给曲线没有影响;B项,汽车价格上升会使得供给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的点上下移动;C项,汽车配件价格上升,使汽车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 )。A.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小于5%B.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大于5%C.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5%D.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增加小于5%【答案】A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表示为:,如果需求缺乏弹性,即,则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动,即需求量减少小于5%。
3.小王只购苹果和梨,苹果每斤5元,梨每斤10元。他每周有200元的收入可以花在这两种商品上,当他最大化效用水平时,苹果对梨的边际替代率为( )。A.0.5B.2C.20D.40
【答案】A
【解析】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当小王最大化其效用水平时,苹果对梨的边际替代率为:。
4.假定一个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当其投入要素的价格为6元,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为1/3时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则厂商生产的产品价格是( )。A.2元B.18元C.1.8元D.9元【答案】B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使用原则为:,则厂商生产的产品价格为:。
5.如果某厂商的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大于1倍,则该厂商的生产存在( )。A.规模经济B.规模不经济C.范围经济
D.规模报酬递增【答案】B
【解析】AB两项,规模不经济表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大于产量增加的倍数,规模经济表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小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厂商的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大于1倍说明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上升,故为规模不经济。C项,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联合生产成本低于各自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D项,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生产者剩余增加B.大量积压
C.买者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D.无谓损失【答案】D
【解析】如图1-1所示,假定市场均衡价格为,此时均衡数量为。若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即,此时市场需求为,供给量为,需求大于供给,超额需求使得部分消费者买不到想要的商品。同时,最高限价使得生产者剩余的总变化为,消费者剩余的净变化为,社会总福利
变化为,即造成无谓损失。
图1-1 价格限制的影响
7.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5美元时每周挣200美元,每小时7美元时每周挣245美元,由此可以断定(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两效应都未发生作用D.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指工资上涨使得闲暇的成本增加,劳动者会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指工资上涨使得工人的收入水平上升,工人工作更少的时间就可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因而会增加闲暇的消费减少劳动供给。当工资率为5美元/小时,该工人每
周的劳动时间为小时;当工资率为7美元/小时,该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为小时。因此,工资率上涨使得该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5小时,说明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8.广州本田购买了10亿元的原材料,生产了价值20亿元的汽车。这些汽车中的50%卖给了广州的消费者,10%卖给了广东省政府,10%出口到东南亚,剩下的30%暂时没有销售出去。请问广州本田的生产行为对我国GDP的贡献是( )。A.7亿元B.10亿元C.14亿元D.20亿元【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按照生产法计算,广州本田的生产行为对GDP的贡献为(亿)。
9.商品市场达到短期均衡时,下面哪种情况不一定会出现?( )
A.企业的存货投资等于零B.计划投资等于实际投资
C.计划支出没有发生变化的倾向
D.实际支出等于消费、计划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之和【答案】A
【解析】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加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商品市场达到短期均衡时,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此时,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但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零。
10.在的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会导致( )。
A.均衡利率下降,均衡产出下降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产出上升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产出下降D.均衡利率上升,均衡产出上升【答案】C
【解析】在模型中,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属于公开市场业务,卖出票据会使得货币供给量减少,使得曲线左移,且曲线不变,
从而均衡利率上升,均衡产出下降。
11.下面哪一种关于托宾的说法是错误的?( )A.托宾等于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B.如果托宾大于1,企业将减少投资
C.托宾理论强调股票价格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D.托宾理论认为对未来利润的预期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B
【解析】托宾理论是说明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托宾值表示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当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当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企业会增加投资。
12.假设某针对企业碳排放的法规出台,在短期之内出现的情况是( )。
A.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答案】C
【解析】企业碳排放的法规出台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将减少,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碳排放的法规出台对总需求曲线没有影响。
13.在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财政扩张的影响是( )A.实际汇率上升B.净出口下降C.世界利率上升D.国内利率下降【答案】B
【解析】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政策对世界利率没有影响,因此世界利率不变。国内财政扩张,会使得本国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增加了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抬高了本币价值,本币的升值使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变得昂贵,从而减少了净出口。在固定汇率下,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使得产出增加,而在浮动汇率下,实际汇率上升,产出不变。
1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
A.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实际产量B.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C.产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
D.主张“斟酌使用”的稳定化政策【答案】A
【解析】A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的假设出发,认为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只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B项,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属于货币主义的观点;CD两项属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15.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摩擦性失业?( )A.经济中出现部门转移B.一些公司倒闭
C.工人离开现有岗位,寻找新的工作
D.工人离开现有岗位,并停止寻找新的工作【答案】D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经济中出现部门转移、一些公司倒闭、工人寻找新的工作都会出现摩擦性失业。但工人离开现有岗位并停止寻找新的工作,属于自愿失业,不会出现摩擦性失业。
二、计算题(3小题,其中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0分,共45分)
1.某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1)求该垄断厂商均衡时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2)假设有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且与第一个厂商有着相同的边际成本,求该市场的古诺模型解;
(3)假设第一个厂商为斯塔克伯格领袖,求该双寡头市场的均衡解。
【分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察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决定。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有类似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做题,掌握解题思路,熟悉解题技巧。【答案】
(1)由需求曲线可得,且边际成本恒为常数,则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
从而均衡价格为,利润为。
(2)若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可假定厂商1的产量为,厂商2的产量为,则市场总产量为。对于厂商1,其利润函数为: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联立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可解得:。故该市场的古诺均衡解为(,)。
(3)若厂商1为斯塔克伯格领袖,则厂商2为价格接受者。由(2)可知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从而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从而。
故该双寡头市场斯塔克伯格均衡解为(100,50)。
2.假设一个经济由以下方程刻画:;;;;;;。
其中,为消费,为产出,为税收,为投资,为利率,为政府购买;为货币的实际需求,为名义货币供给,为物价水平。
(1)画出曲线与曲线,并求出均衡条件下的产出与利率;
(2)如果政府购买增加到300,新的均衡条件下的产出与投资会是多少?
(3)如果希望抵消上题中政府购买增加对投资的影响,你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货币政策?
【分析】本题前两问常考,第三问考察了挤出效应,即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为了使投资不变,那么利率就应该不变,从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此时只要将原利率水平和新的产出水平代入新的曲线方程中,即可得到所需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本题难度不大,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多做相关习题,掌握解题思路。
【答案】
(1)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可得曲线方程为:,曲线如图1-2所示。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可得曲线方程为:,曲线如图1-2所示。
联立曲线和曲线方程可得:,。即均衡条件下的产出为2825,利率为17.5%。
图1-2 曲线与曲线
(2)如果政府购买增加到300,则有:,可得新的曲线方程为:。
联立曲线方程可得新的均衡产出为,利率为。此时投资为。(3)在没有挤出效应时,利率不变为,此时产出为。
若要抵消政府购买增加对投资的影响,假定需增加货币供给量为,则新的曲线方程为:,将,代入,可得。即为抵消政府购买增加对投资的挤出效应,中央银行应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5000。
3.假设在索洛模型所描述的经济中,生产函数,人均储蓄率、折旧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4、0.05和0.05,求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消费。此时经济处于黄金率水平吗?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索洛模型的稳态条件和黄金率条件,经常出现在计算题中,建议考生予以重视。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有类似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做题,掌握解题思路。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三、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分析】本题考察不同类型商品的需求曲线,只需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画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作答可参考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教材第三章“效用论”。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在凯恩斯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是具有正斜率特征的曲
线),假设经济初始时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请画图说明以下问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名义工资具有刚性特征,(1)中的非均衡会怎样调整?当价格高于原来的均衡价格时,工人能够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吗?
(3)什么样的政策可以用来修正(1)中的不均衡。
【分析】本题考察的供给曲线是常规总供给曲线,与极端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不同的。此题是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18单元“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一道习题。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四、案例题(1题,共20分)
中新网2012年2月7日报道,在中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央媒体见面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再次表达了改革教育的决心。早在两年前,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课业减负相关会议上,刘希平就痛批“应试绑架了教育”,倡导开展教育减负的改革。2010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就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下发通知,制定了“六个严格”和“六项制度”,对中小学课时、课程开设、规范考试、学生休息时间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两年后,减负工作成效如何,刘希平感叹,顽疾难治,但决心不改,帮助孩子减负需要教育人持之以恒。“在减负的道路上,那么多年来我们可以说是屡战屡
败、屡败屡战,但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危害,减轻学生负担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我们绝不可以退让。”
试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目前的应试教育现象。
【分析】本题考察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两难问题。结合现实,在目前的应试环境中,学生之间、家长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博弈,都必然被人才考核制度所对应的应试教育机制所束缚。在人才考核制度无法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无异于缘木求鱼,不仅未减少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得学生在满足应试教育的学习时间之外,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增加自身综合素质。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