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智榕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910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25

(21)申请号 201320769697.X(22)申请日 2013.11.30

(73)专利权人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向阳路16

号13-3(72)发明人李清芬(51)Int.Cl.

E04B 1/41(2006.01)E04G 21/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所述预埋件本体包括凸出部和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上设置有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固定在混凝土主筋上,所述凸出部穿过混凝土模板固定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对的柱状通孔,所述限位座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片固定在混泥土模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能有效避免预埋件在混凝土中位置发生偏移,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CN 203669105 UCN 20366910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所述预埋件本体包括凸出部和伸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部上设置有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固定在混凝土主筋上,所述凸出部穿过混凝土模板固定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对的柱状通孔,所述限位座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片固定在混泥土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扣缠绕在混凝土主筋上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2

CN 203669105 U

说 明 书

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埋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柱、梁侧预埋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把预埋件的锚钉绑扎或电焊在柱、梁的

主筋上,这种施工做法往往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预埋件的位置容易被振捣产生位移,出现预埋件嵌入混凝土、倾斜、中心线偏差、标高偏差等问题,难以保证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在后续构件安装施工时,多数需要剔凿预埋件,而凿出来的预埋件既不平整也不规范,有的甚至无法找到预埋件,这样不仅影响工程的外观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影响结构强度,同时增加了工作量和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预埋件在混凝土中位置发生偏移的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所述预埋件本体包括凸出部和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上设置有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固定在混凝土主筋上,所述凸出部穿过混凝土模板固定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对的柱状通孔,所述限位座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片固定在混泥土模板上。[00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存在如下优点:由于在预埋件本体伸入部上设置有环形卡扣,使用预埋件上的环形卡扣和混泥土主筋固定,避免了预埋件在混凝土振捣时位置发生偏移,在预埋件凸出部上设置有限位座,预埋件凸出部穿过限位座上的通孔固定,再一次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预埋件的位置发生偏移

[0006]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预埋件伸入部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混凝土主筋上,所述环形卡扣缠绕在混凝土主筋上通过螺栓锁紧固定。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其中:1、凸出部,2、伸入部,3、环形卡扣,4、混凝土主筋,5、限位座,6、混泥土模板。[0009]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001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定位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所述预埋件本体包括凸出部1和伸入部2,伸入部2上设置有环形卡扣3,环形卡扣3固定在混凝土主筋4上,凸出部1穿过混凝土模板6固定在限位座5上,限位座5上设置有与凸出部1相对的柱状通孔,限位座5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片固定在混泥土模板6上;此外,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预埋件伸入部2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混凝土主筋4上,环形卡扣3缠绕在混凝

[0007]

3

CN 203669105 U

说 明 书

2/2页

土主筋4上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001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4

CN 2036691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