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为提高1131002胶带顺槽安全生产标准化,矿方安排我单位组织人员对胶带顺槽行人侧进行砼底板,同时对水沟进行挖打预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工程量
砼底板:行人侧水沟外沿至皮带支腿进行砼底板,砼底板厚度120mm,砼底板强度C25,对砼底板表面进行抹平、压光。
水沟:巷道非采帮设置水沟,水沟净尺寸300×200mm,浇筑厚度100mm,铺底100mm,浇筑铺底强度C25。
1
三、施工准备
1.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工器具及材料。
(1)施工所需的设备、工器具:风镐1把、风动振动棒1台。 (2)施工所需的材料:C25混凝土,施工用料采用地面拌料,通过矿车运至施工地点。
2.施工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 四、施工方法
(一)技术参数
1.C25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黄沙:石子)为1:2:3,水泥采用P.O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9,黄沙为中粗沙,
2
石子粒径20~40mm,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搅拌。
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低于5分钟,保证搅拌均匀,混凝土从搅拌均匀到运至施工现场不能超过3小时。
3.砼底板施工时必须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
4.铺底砼面未到达强度之前,严禁通行。
5.质量要求:混凝土地坪表面应平整,表面平整度≤10mm。 6.施工时每100m³取混凝土试块一组,以备进行检验。 (二)施工方法 1.警戒
在施工路段前后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区域。 2.起底找平
砼底板施工前,对巷道凸凹处由人工风镐进行起底,然后整体找平。
3.挖打水沟
先对巷道低帮水沟进行挖打支模,挖设水沟毛宽500×深300mm,水沟净宽300×深200mm,浇筑厚度100mm,铺底100mm。
4.浇筑砼底板
按设计参数进行支模浇筑砼底,严格按照C25配合比要求制作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待混凝土搅拌好后,使用矿车运输至施工地点,然后人工摊平混凝土,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
3
振捣,振捣要均匀、充分,振动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再下沉为准,混凝土振捣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压光。
待混凝土初步凝固后进行人工拉毛,拉毛条文必须清晰有序,拉毛时待灰浆中的水分充分下沉后予以拉毛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
5.砼底板养护
混凝土初凝后每班进行洒水养护1次,如施工的砼底板段顶板有淋水时,在淋水点下方浇筑好的混凝土面上铺上一层彩条布,并在彩条布上铺设3~4层水泥袋,已缓冲淋水对浇筑好的混凝土的冲击。如淋水较大需先进行导水,将顶部淋水导致帮部水沟内。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7天后每天进行洒水养护1次,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养护时要做好混凝土底板的保护工作,要派专人看管,在所有可能进入混凝土路面的通道口设置警示标志,5天以内严禁上人踩踏,7天以内严禁过大型设备。 五、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措施
序号 危险源描述 可能导致的后果 管控措施 事故 可能风险损失 类型 性 值 风险 等级
4
1 铺摊砼时多人作业配合不当。 造成人员伤害。 施工前学习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发现不安全行为立即制止更正。 卸料时,现场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人员站位必须站在卸料点3米以外的距离。 其它事故 K2 E2 4 低 2 卸料时人员站位不当。 未对周围的环境设施进行保护。 未按要求检查配料机、造成人员挤伤。 其它事故 J3 D3 9 低 3 造成周围的环安排专人及时处理。 其它事故 境设施受损。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配料机断带或搅搅拌机司机上岗前必须认真学习《搅拌机操作规程》。 搅拌机司机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配料机及搅拌机的完好情况。 其他事故 其他事故 J3 D3 9 低 造成人员4 搅拌机完好,伤害。 J3 D3 9 一般 5 启动设备前未发出警示信号 拌机钢丝绳断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K2 E2 4 低 使用风动工具管路连6 接用铁丝代替U型卡或U型卡连接不牢固 造成高压风管断开打伤人员 使用风动工具必须用正规U型卡正确连接 使用风镐、振动棒等风动工具时,要随时检查风嘴的牢固情况。 两人配合作业时要沟通其他事故 J3 D3 9 一般 7 使用风镐或振动器未及时检查风管连接口 使用风镐或振动棒作业时两人未配合好 作业地点前后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风嘴脱落,风管摆动打伤人员 风镐戳伤人员或其他事故 J3 D3 9 一般 8 振动棒打伤人员 好,保持安全距离。 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受到伤害 风管余压带动风施工前必须在作业地点前后设置“前方施工,禁止通行”警示牌 拆除风动工具前必须预其他事故 K2 E2 4 低 9 其他事故 K2 E2 4 低 10 收工拆卸风动工具前未卸压 管摆动打伤人员 先卸压 其他事故 I4 F1 4 低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措施
1、施工前,由队长负责组织,由技术人员负责传达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后进行学习,签字后方可下井作业。轮休或请假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考试合格。并将学习、考试成绩登记
5
在贯彻学习记录表上。
2、施工前,将风、水管路及电缆设备等工具材料准备齐全到位。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和本施工措施。
4、每班开工前,必须做好隐患排查工作,排除现场隐患,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施工。
(二)运输管理措施
因副井二车场范围内为平巷,且无辅助运输设备,需人力进行推车作业,为保证作业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人力推车作业时,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2. 推车时人员必须注意前方有无人员或障碍物,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信号。
(三)浇筑混凝土措施
1.砼浇筑施工前,必须将巷道底板清理干净,严禁有浮煤、矸。 2.浇筑厚度、巷道净高必须符合设计。
3.混凝土制作必须按照配合比进行,严禁随意调整配比。 4.混凝土制作时,严禁将煤、矸或杂物掺入骨料中一起搅拌。 5.浇筑混凝土必须振捣,振捣要均匀、充分,振动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再下沉为准。
(四)风动工具使用措施
6
1.施工前必须检查主管路、振动棒、风镐、胶管等安全设施合格,确保无漏风且风嘴灵活,符合规定。
2.应配备备用振动棒、风镐、钎子、手稿及其它小工具,并放在安全的地方。
3.振动棒、风镐与风动设备连接前,必须先接通高压风,吹净管内杂物,高压风管与设备必须采用专用“U”型卡连接牢固可靠,使用过程中必须留意风管连接情况,发现松动现象,必须立即处理方可继续工作。
4.胶管不得绕成锐角或折曲,使用时必须放直或形成漫弯,注意风镐顶部弹簧、滤风网、横销及接头的松紧,防止脱落伤人。
5.风镐使用安全措施:
(1)使用风镐时,风管接头必须接牢固,以免风管脱落伤人。 (2)使用风镐时,必须向下方压紧,使风镐钎肩顶住钢套。风镐与风管连接前,必须先接通高压风,吹净管内杂物,高压风管与设备必须采用专用“U”型卡连接牢固可靠,使用过程中必须留意风管连接情况,发现松动现象,必须立即处理方可继续工作。
(3)避免钢套与风镐钎咬合,须注意不要使风镐钎尾端发热。 (4)风镐继续使用时,要随时加油,加油时,将油到入胶接管内,风镐倒下或镐柄朝下时,避免压紧冲击风镐伤人。
(5)风管接头与连接管随时注意松动脱落,应及时扭紧。 (6)保持风管完好,勿使风管卷曲、矸石及其他物件打坏而造成漏风。
7
(7)应避免风镐钎被岩石卡住,风镐钎插入岩层深度时必须在风镐的弹簧之下,防止使用风镐边打边撬岩。
(8)风镐出故障时,及时送机修房更换或修理,不得在工作地点任意拆卸。
(9)风镐必须放至安全在点,勿使矸石和污物进入风镐内。 (10)从风管卸下风镐时,将外部擦干净,加油后用木塞塞紧风口。
(11)风镐尖卡住时,可往复摇动风镐或处理镐尖周围煤岩,松动后在拔出,磨钝的镐尖要及时更换。 七、避灾路线
1)、当作业地点发生火灾、水灾、煤尘、瓦斯灾害及突出危险性灾害时,由瓦检员、掘进队领导当班班长负责组织戴上自救器,按以下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灾变点→1131002胶带顺槽→第三中车场→主斜井/副斜井→地面
2)、避灾路线要求:
1、由掘进队技术员或技术主管向该队所有人员贯彻安全技术措施。
2、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熟记避灾路线,一旦发生灾变,根据事故性质,在当班跟班队长和班长带领下,有序地按正确避灾路线升井,并及时通知队、矿调度室。
3、入井人员必须全部佩戴自救器,且能够正确熟练使用自救器,
8
如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等灾害时,要及时使用自救器自我救助并迅速撤离灾害区域。
4、作业现场必须设专用电话,并保证通讯畅通。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