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术语解释:
1、美感;2、美学之父;3、柏拉图;4、康德;5、黑格尔;6、狄德罗;7、车尔尼雪夫斯基;8、美善不分;9、“充实之谓美”;10、意境;11、“形神兼备”;12、自由创造;13、丑;14、艺术丑;15、社会美;16、自然美;17、形式美;18、形式美的法则;19、艺术美;20、典型化;21、传神;22、表现的艺术;23、再现的艺术;24、蒙太奇;25、优美;26、崇高;27、悲剧;28、喜剧;29、“寓庄于谐”;30、移情作用;31、“距离”说;32、美感的客观标准;33、单纯齐一;34、对称均衡;35、调和对比;36、比例;37、黄金分割;38、节奏韵律;39、多样统一; 40、“意在笔先”;41、“美是关系”说;42、“美是生活”说;43、艺术的典型性;44、想象;45、再造性想象;45、创造性想象。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科学名称的是:( )
⑴柏拉图 ⑵鲍姆嘉通 ⑶康德 ⑷黑格尔
2、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的美学家是:( )
⑴鲍姆嘉通 ⑵克罗齐 ⑶柏拉图 ⑷黑格尔
3、认为“美是主观的”是德国美学家:( )
⑴柏拉图 ⑵鲍姆嘉通 ⑶康德 ⑷黑格尔
4、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家是:( )
⑴荷迦兹 ⑵黑格尔 ⑶康德 ⑷博克
5、“直觉说”的提出者是意大利美学家:( )
⑴克罗齐 ⑵博克 ⑶荷迦兹 ⑷布洛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美学家是:( )
⑴克罗齐 ⑵博克 ⑶荷迦兹 ⑷布洛
7、下列哪位美学家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 )
⑴克罗齐 ⑵博克 ⑶康德 ⑷布洛
8、提出“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这一观点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狄德罗 ⑷车尔尼雪夫斯基
9、提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一观点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狄德罗 ⑷车尔尼雪夫斯基
10、提出“里仁为美”这一观点的是:( )
⑴孔子 ⑵墨子 ⑶伍举 ⑷孟子
11、提出“充实之谓美”这一观点的是:( )
⑴孔子 ⑵墨子 ⑶伍举 ⑷孟子
12、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美学家是:( ⑴王充 ⑵王羲之 ⑶王夫子 ⑷王国维
13、用“自然之道”来说明美的产生的是:( )
⑴王充 ⑵刘勰 ⑶刘禹锡 ⑷叶燮
14、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观点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马克思 ⑷恩格斯
15、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一观点的是:(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马克思 ⑷恩格斯
16、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丑是不成功的表现”的是:( ) )
)
⑴克罗齐 ⑵博克 ⑶荷迦兹 ⑷布洛
17、最早使用“崇高”这一范畴的美学家是;( )
⑴鲍姆嘉通 ⑵朗加纳斯 ⑶柏拉图 ⑷博克
18、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马克思 ⑷恩格斯
19、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是:( )
⑴鲁迅 ⑵郭沫若 ⑶朱光潜 ⑷王国维
20、认为喜剧是对那些“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马克思 ⑷恩格斯
21、认为美感的产生是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马克思 ⑷恩格斯
22、“移情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克罗齐 ⑷立普斯;
23、“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
⑴克罗齐 ⑵立普斯 ⑶荷迦兹 ⑷布洛
24、认为美感是一种人人都有的“先验的共同感”的是:( )
⑴康德 ⑵黑格尔 ⑶克罗齐 25、美感的“内在感官”说的代表人物是:( ⑴布洛 ⑵康德 ⑶夏夫兹博里 三、分析题:
1、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
2、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
3、美是关系。
4、美是生活。
5、美善不分。
6、劳动创造了美。
⑷立普斯
)
⑷克罗齐
7、丑等于恶。
8、艺术作品中的“丑角”就是艺术丑。
9、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
10、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11、一切景语皆情语。
12、悲剧具有“陶冶”作用。
13、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
14、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5、美感是一种“内在感官”。
16、人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17、寓教于乐。
18、趣味无争辩。
四、简答题:
1、简述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意见。
2、简要说明康德对美的本质的看法。
3、简述黑格尔与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的异同(大)。
4、简析狄德罗“美是关系”说。
5、简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
6、简要说明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的不同点(大)。
7、为什么说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大)。
8、简析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9、简析美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10、为什么说美的本质就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大)?
11、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大)?
12、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大)。
13、为什么说劳动产品不都是美的?
14、简述你对“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理解。
15、为什么说“干得好就等于生活得好”?
16、简析康德关于美与真善的看法。
17、简析狄德罗关于美与真善的看法。
18、简要说明美与真善的联系与区别(大)。
19、简述克罗齐关于丑的看法。
20、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丑的看法。
21、简析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
22、简述你对美与丑的关系的理解。
23、简要说明你对艺术丑的理解(大)。
24、为什么说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25、为什么说事物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6、谈谈你对美产生的规律的理解(大)。
27、简述社会美的主要特点(大)。
28、为什么说私有制条件下的屈辱劳动,在形象上是不美的?
29、简述社会美和理想的联系。
30、为什么说社会美重在内容(大)?
31、简析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看法。
32、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大)?
33、为什么未经改造的自然景物能够成为美的对象?
34、简述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
35、简述形式美与事物的美的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36、谈谈你对形式美的法则的理解。
37、简要说明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38、简述艺术美与生活的关系。
39、举例说明艺术的典型化过程。
40、如何处理艺术创造中的主客观关系。
41、如何处理艺术创造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2、举例说明意境的美学特征。
43、举例说明传神的美学特征。
44、举一例简要说明表现艺术的审美特征。
45、举一例简要说明再现艺术的审美特征。
46、举一例简要说明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47、请比较说明优美与崇高的不同美学特征。
48、简要说明崇高的表现。
49、简述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
50、简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51、简述恩格斯的悲剧理论。
52、简要说明悲剧的几种类型及其表现特点。
53、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悲剧?请说明其原因及其本质。
54、简述悲剧的审美效应。
55、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喜剧观。
56、简述喜剧艺术的美学特征。
57、举例说明喜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58、简要说明你对美感的含义的理解。
59、简述你对美感的社会根源的理解(大)。
60、为什么说“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61、简述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大)。
62、如何认识美感中的社会功利。
63、如何理解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大)?
64、如何理解美感的多样性(大)?
65、如何理解美感的客观标准?
注:下划线的不列入考试范围。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 素质教育 )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 )和( 探究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 )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 小组 )或( 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 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 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 B )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B )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A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D )。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B )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C )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C )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A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 问答题:30%
1、 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2、 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答: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四、 实践题:26%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