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活着》有感 (2)

读《活着》有感 (2)

来源:智榕旅游


时代与命运——读《活着》有感

看了余华的《活着》内心五味杂陈,压抑,那心里的起伏在绝望与欣慰中波荡。《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经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主人公福贵成长于解放前期,他的一生从富家子弟到家庭衰落。经历了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妻子,儿女,女婿,孙子相继离世,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在滴血,在哭泣。

其实那种艰难的生活并非常人所能担当,但福贵可以把生死看的比什么都淡,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里包容了一切。在他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生活有多么不好,也看不到他对世道的一丝厌倦。

作者余华在自序里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希望。一种释然。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人在生命中不断地跳越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活出自我。把人生的每一天分为两种境界:生活和生存。用生活的心态去生存,苦在身体,甜在心田。这是我看到这本书对活着本身的态度。

在另一方面,我看到了人生的一大常态。家境幻变,父母离世,最后剩下形单影只的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身边的人终将离你而去。人的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踏上这趟路程的乘客,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所以他们可能随时会下车,甚至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我们所需做到的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在福贵悲惨命运下,折射的是一个悲惨的时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有太多的不确定与迷茫的因素。守旧的人们依旧守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保持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漠然。时代不幸,后家之不幸,后民之不幸。

活着充满了力量,活着给我们以生的力量与命运作斗争,活着给我们以不惧死的勇气去抗衡人生的艰辛。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难,但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好。

既然选择活着,为何要痛苦地活着呢?寻找幸福与希望,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一直相信,只要你愿意抬头,终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你的白昼流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