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1 软弱地质发生坍塌、洞口工程 高空作业发生坠落。 井壁坍塌 分部、分项工程 重大危险源潜在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受控时间 监控责任人 监护人 开挖班班长 支护班班长 安全员 技术主管 测量员或第三方监测 监护人 开挖班班长 量测班班长 安全员 技术主管 监护人 开挖班班长 支护班班长 安全员 技术主管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程序报批审核,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及时实施超前支护,洞口土石方开挖遵循设计规定。 洞口坍塌 3、高处作业平台搭设牢固,防止失稳,安全防护有效。 高处坠落 4、防止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失效。 物体击打 5、马头门破除遵循分部、分层,先高后低的原则。 6、安装位移、沉降观测点,增加监测频次。 1、编制开挖专项技术方案,按程序报批审核,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做好围岩量测工作,掌握围岩变形情况。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提前隧道塌方 了解前方地质状况。 物体击打 3、合理选择开挖方式,遵循边开挖边支护,各级围岩开挖进尺及安全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4、开挖需遵循交底作业安全规定,开挖工艺符合方案要求。 1、支护前执行“排险”工序,防止掉落石块或土体伤人。 隧道塌方 2、超前支护施作及时,确保围岩稳定。初期支护紧跟开挖,做到随挖物体击打 随护。 3、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定期检查。 施工全过程 2 管道开挖导致发生塌方、冒顶、涌水等。 洞身开挖 施工全过程 3 支护 开挖“排险”不到位导致落物伤人。支护不及时、支护不到位造成隧道塌方。 施工全过程 4 车辆在装碴和行驶过程中,因车辆制动失灵造成车辆溜车、碰撞等对人员造成伤害。 1、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非本岗人员操作。 2、吊车运行前必须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维保人员检修,问题排除后方可运行。 车辆伤害 3、加强车辆日常管理,防止车辆溜车、倾翻、挂碰。避免偏载、超载,施工全过程 装碴及卸碴专人指挥,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 4、加强洞内照明,照明应满足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的需要。 5、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定期检查。 车辆行驶装渣运输 监护人 出碴班班长 安全员 5 1、 严格按照方案。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设计计算满足施有毒、有害气体、机工需要。 械伤害、后顶座坍塌; 设备伤害 2、 轨道安装调试后经过相关单位及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顶进施工 施工全过程 吊车发生倾覆、钢 坍塌 3、 轨道建立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做好日常维保工作。 绳折断等 4、 做好各种作业防护、安全作业通道等,确保作业人员操作安全。 5、 严格按照气体检测的程序及要求进行气体检测。 电焊、气割作业引发火源、易燃物品起火,火灾伤害 线路、电器起火。洞中毒伤害 内有害气体导致人员中毒。 1、建立动火许可制度,动火现场配备消防器材,专人看护。 2、施工现场按照要求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 3、易燃物品统一堆放,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电工加强配电及用电设备巡查工作。 5、加强洞内通风、降尘效果,对洞内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6、对洞内作业人员配备足额的劳动防护用品。 监护人 施工班班长 安全员 技术主管 6 防火、防尘、防有害气体 监护人 开挖班班长 电工班班长安全员 施工全过程 7 1、 建立监测系统,对穿越的构造物、道路、管线、沟渠进行监测。 开挖导致地面构造2、 对重要保护的构造物、道路、管线及穿越沟渠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穿越构造构造物及物、道路发生变形、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物、管线、路面坍塌 坍塌,管线发生破坏,3、 对构造物、道路、管线保护以及穿越沟渠突出“科学合理,重点施工全过程 道路、沟管线破坏 穿越沟渠导致涌水事突出,措施到位,分类保护。 渠 涌水事故 故等。 4、 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方案实施,采取信息化施工。 5、 强化现场应急管理,做好相关应急演练工作。 9 未实施三相五线制供电,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未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开挖班班长 支护班班长 量测班班长 安全员 技术主管 架子队队长 临时用电 1、 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按照程序审核报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 电工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对配电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触电事故 3、 配备合格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火灾事故 4、 进洞电线遵循三相五线制供电,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施工全过程 衬砌班班长 电工班班长 安全员 编制:范明 审核:曹德军 日期:2017年10月2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