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普权 ’回山。他爬山的速度很快,连 年轻人都难以跟上。说起登 验,黄老说:“登山要步伐稳 画家黄永玉先生,给人的印象 京还是‘首都’的时候,有两句开玩 健,呼吸要调整好,深吸气慢呼出,是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才思敏捷, 感情饱满细腻,语言幽默辛辣,别 具艺术大师的风采。 黄永玉最近出了一本画册,名 叫《黄永玉的黄永玉》,里边是一 些有趣的生活照。黄永玉何许人也? 炒得很贵的“猴年邮票”的作者, “酒鬼”酒瓶子的设计者,大作家 沈从文的表侄子,版画家、国画家、 雕塑家、诗人、作家、老顽童…… 老顽童今年79岁,画册收录了 他在香港、湘西凤凰和北京的三处 私人住宅中拍的一些极好玩的照 片,例如这老头叼着一个烟斗,钻 到桌下去找东西,题目就叫《我的 烟斗哪里去了》,还有黄永玉和他 的爱犬的好几张合影等等。 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散散 步,吃点简单的早餐,就开始埋头 工作。虽然早超过了退休的年龄, 他却恪守每周5天工作制,而且每 天工作时间绝不少于8小时。 通常黄永玉只有周末才会放 下工作,邀请朋友们前来欢聚畅 谈。但由于他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 人物,再加上“万荷堂”鹤立鸡群 地矗立在那里,简直成了远近闻名 的一处名胜,未经预约的熟稔朋 友,朋友的朋友,自报家门的探访 者、不速之客,常会有摆脱不掉的 骚扰。逢这种时候,他只好请客人 自便。自己则听着音乐或吹着口哨 继续作画。他告诉我:“别相信‘听 着音乐画画可以激发灵感’的话, 那不过是用音乐来抵御其他声音 的干扰罢了。” 笑的话:‘少将多如狗,中将满街 走’,形容那时候在京城里,少将、 中将是值不得几个钱的。这几年国 内又有了新的好玩的话,‘教授满 街走,大师多如狗’了。说的也是实 在的情形。 “我也常常被朋友称作‘大 师’,有时感觉难为情,暗中懊丧, 我C, ̄80岁了,除非我脑子里没有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没有吴道子、 顾恺之,没有毕加索,没有张大千 ……除非我已经狂妄得以为自己的 艺术水平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了。 天哪!‘大师’谈何容易。 “直到有一天,我那些学生、学 生的学生全都被人称为‘大师’,他 们都安之若素的时候,我才彻底明 白,我们的文化艺术已经达到一种 极有趣的程度了! “若有人称赞我:‘这老家伙挺 勤奋!’我觉得倒还是当得起的。” A-4Jl常说,健康是福。黄老先生 的福气来自他一生持之以恒的体育 锻炼。他的住处“万荷堂”的房后, 吊着一个沙袋,重十余斤。他每天要 打沙袋若干次,练就极好的拳击基 础,击拳迅猛有力,很有技巧,常给 爱好拳击的青年做示范。不过,他在 两年前更佩服一位少林寺武僧。有 一天,武僧来京拜访黄老,在“万荷 堂”,一拳就将那个吊着6根尼龙绳 的沙袋打飞了,看得黄老直说“厉 害”。 黄永玉的老家在湖南省凤凰 县,那里有座凤凰山,山不算高但很 险峻。想到登高健身,他每年都要回 喘要等登顶之后再喘。那时候,你爱 怎么喘就怎么喘。半路上尽量不要 休息,一鼓作气。登山途中,不要忘 记欣赏山中的风光景色,这有助于 缓解疲劳。常登山,腰板直,腿脚灵 便,好处很多。登顶之后,你有一种 成就感,心情也会随之舒畅。” 除了练拳击与登高爬山,黄老 先生对其他体育竞赛项目也有不少 感兴趣的。 黄永玉老先生对足球也很关 心,他还联系事业、艺术与人生来看 待足球。 他说:“不少人进入老年之后, 大都产生失落感,认为时日不多,好 景不长了,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地 打发余年。更有甚者,人未老心已 老,人未去心已死。这种想法,不利 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 的提高,人类的预期寿命逐年增长, 百岁老人不为鲜见,而人们于老年 的概念,不过以60岁为限,其实,60 岁尚属年轻的老年人。尚可活得更 潇洒、更‘多情’。” “多情”的含意是什么呢?老年 人想健康长寿就要:愉悦心情、增进 友情、巩固爱情、注重世情。 心态极佳、身体不错的黄永玉 老先生虽然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 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是他自然 的天性,也是他智慧的表现。祝愿他 永远快乐,永远有好心情! 据《生活与健康》 编辑/张秀阳 E—mail:zzzxy2002@163.tom 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