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远程网络研修总结 个人信息 姓名 曹纪滨 市县 邯郸市涉县 所在单位 井店镇中心校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学段 小学 请您对照下表中的研修要求,检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所有培训内容!(不需填写) 学习类 (1)课程总学习时间不少于1200研修分钟; 考核项 考核(2)阅读简报数五个 自检 加分项(部分(1)观看视频答疑回放 作为评 依据) 提交类 (1)完成至少六个课后作业 (2)完成一个教育叙事故事) (3)完成一个研修总结 (1)提交课程学习笔记 (2)提交研修日志 (3)提交我的文章 交流类 (1)参与论坛、活动,发帖、回帖不少于15个(包括学科在线研讨、问题研讨区和论坛中的发帖、回复、评论) (1)参加“读书会”活动 (2)参加“我的课堂我做主”活动 (3)参加“资源征集”活动 研修题解决,着眼于教学行为转化。请静心回顾本次研修全过程,真实记录您的收获。(无字数要求,简述即可) 收获 本次网络研修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设置学习内容,同时强化教学中问题解决,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着力于问 通过网络研修培训学习,我系统学习了公共课、专业课、校本研修课课程学习的收获 课程学习中您感触最深的内容有哪些?并简述您有哪些收获。 研讨交流活动的收获 在本次培训中您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包括问题研讨区、论坛等)?您在问题研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您参与了哪几次研讨活动?请列出这些交流研讨活动的主题。 程,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课程学习中,让我悟出了教育教学方法的诸多的具体例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偏爱优秀生是真,能够用心感化“零分”的学生,更是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最令人敬佩的行为。作为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13年,特别为今年在学以致用中,转变了2位“零分”学生欣慰。有人说教育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说“教育教学是一门具有广阔开发空间的艺术!”通过培训平台的网络视频聆听专家讲座,在培训论坛上发帖回帖,撰写研修日志,提交学科专辑布置的作业,等等,培训、工作两不误,参加远程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当听了专家的讲座,反思自己的教学,都能有所收获;从开始进入平台的生疏,到逐渐熟练完成作业的程序,到丰富自己的教学,每一天都有一种成就感。 培训中我提交的问题有: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对待经常不完作业的问题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爱心教育?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备课该有固定模式吗? 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学习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对于教材的一些处理通过参与视频答疑活动、问题研讨活动、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让我自己大胆的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对有些内容降低难学科在线研讨活动,以及提问和查看问题研讨度。 区的内容等,您有何收获? 请简述。 通过远程研修,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成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教学理念的落后、教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我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 1、借助远程研修,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上课,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学习,所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作为教师,就应该这样,不能够止步不前,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我的教学生涯还有很长,所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活动的收获 您是否参加了书林大会活动?请写一下您的读书体会。 没有参加本模块学习 教育叙事故事 教育叙事交流中您是从其他教师的教育叙事故事中有什么收获?您认为教育叙事能否真实的反映您的教育教学情况?您认为还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可以真实的反映教师教育教学情况? 受益匪浅,学习了很多优秀教师解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经验,我就像一只贪婪的小蜜蜂一样采了许多的花,我相信通过这次教育叙事故事的学习一定能酿出教育的甜蜜来。可以反映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论坛里也可以真实的反映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 实践活动教学行为改与学进 习反思 教学片断对比:(1)选择培训课程中你所学到的某一教学方法或策略;(2)应用这个策略在你的课堂上:(3)反思教学策略应用的效果;(4)进行对比,总结教学行为改进的经验 请简要回顾并按右栏所列记录您的教学行为改进过程 (1)(请您写出您选择的教学片断内容和其所在课的名称。) 《走遍天下书为侣》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此内容原来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大家带着问题读一遍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生读。 师:读一遍,行了吗? 生:不行。 师:咱们再读第二遍。 生读第二遍。 师:认为能够正确流利朗读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 师:下面大家展示一下读书成果。谁来读一下生字。 指生读生字。 师:谁来说一说,这些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说,教师补充。 师:下面大家给每个自然段标注一下顺序号。 生标号。 师:我们轮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分工。 学生轮读课文。 师:谁从洪亮、正确、流利的角度评价一下这几位或某一位的朗读呢? 学生评价。 师:在读书的过程中,谁遇到了不理解的词语。 生:忽略 师:可以用不加反义词的方法解释,谁来说一说。 生:不重视。 生:老师,什么叫品味呀? 生:品尝。 师:那可不对,怎能说品尝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呢?解释词语要注意联系语言环境。 五、理解第一部分 师:下面,我们来解答第一个问题——作者是读一本,还是读许多本?是读一遍,还是读许多遍?大家在书上圈划一下答案。 师:谁说说。 生: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师:对。 师:下面大家自由朗读一遍。 生自由朗读。 师:我再找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一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我会选择一本书”“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等句子。 师:作者说是读一本书,还是许多本? 生:一本。 师:读多少遍? 生:一百遍。 师:一个如果,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去周游世界,通过作者创设的情境,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师:程度深不深? 生:深。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自由朗读一下第一部分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如果第一部分我直接写“我喜爱读书,一本书我可以读上一百遍”好不好,为什么? 生:无语。 师: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这样写,显得很形象,很有情趣。你们说是不是? 生点头。 师:文章第一部分又把题目扩展开来,具体进行了解释,这些有何作用? 生:点明中心。 师:不对,应该是点题。 (3)(此内容改进后的教学片断) 一、感知作者以书为友的理由 1、创设情境,质疑: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师:跟随这一叶孤舟到达这茫茫大海 音乐响起: 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雾,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月光伴随孤独挥洒,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我还是静静地读这本书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 师: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生:你要读那么多遍不厌烦吗 生:为什么选择一本书 生:不觉得孤单吗 2、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自由地读读作者的回答吧! 二、领悟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 1、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的态度、语气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 2、交流 生: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师: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平时不太会做菜的妻子做了一桌美味的菜,感觉家特别的温馨 你们有这样的感受? 生:我知道这是爸爸买给我的新书。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份心情送到书中读。 生读 师:高兴的心情请你带上笑容来读。你自己感受到了吗?带着微笑读,不仅要体会心情,还要带着表情来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的是? 师:回到这样的家,除了惊讶、高兴,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 生:我还会非常激动。 师:那就激动地读,再激动一点。 师:比第一次激动多了。还愿意读读其它的句子吗? 生:是的,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师:让我们一起坚定地说。你从哪个词语听出来的?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照顾下后面同学,你来 生读 要是稍微读得再快一点,再坚定一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坚定地说——生齐读 师:还愿意读读哪个句子? 生:“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师:你发现这是什么句子了吗?反问句的语气特别强烈,谁还愿意把反问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愿意读读其他句子吗? 生: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 师: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惊讶 师:把惊讶送进去读 生:兴奋 师:兴奋送进去读 生:激动 师:把激动送进去读 生读 师:的确是非常地激动。 (4)(说明教学片断改进理由及效果) 改进后这节课,感觉是在“读”上有所加强了,读的次数增多,形式上也有变化。通过读来加强感受,寻求理解。朗读与感悟结合在了一起。第二,我用问题串起课堂结构,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动力。第三,在写法渗透、读法指导上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