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教嘹望 f批注阅读,意随文生 I——个性化阅读初探 何虹__J 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 运用的过程。批注按位置可以分为:“眉批”——批在题目 不少家长很苦恼:我的孩子语文学习挺认真,也读了不少 课外书籍,可为什么阅读能力总是提不高,对文章的理解总是 缺乏个人见解?许多老师也议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得太慢, 阅读测试总是不理想……影响阅读的能力提高得的因素很多, 诸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其中重要的且被教师、学生、 家长忽略的是阅读中的个性化的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自读、自解、自悟的过程。 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 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 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更多的表现出为教师对文 本的之间的对话,学生亦失去了与文本直接对话的to由。因 此,学生to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还显 得比较空泛,学生自主阅读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学生 课外阅读时自然就成了浅表式阅读,囫囵吞枣,不会深入思 考,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意随文生。批注阅读与文本对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只 要与文本有交流,就应该让学生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同 操作,对文本留下印象,悟出味道,生出疑点来,批式阅读是 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 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义出现了小说评点。 李卓吾评点的《水浒》、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 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 ’的集大成者。 意随文生,正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才产生 独到的个 人见解,这种阅读方法卓有实效,因为它给了读者全身心投 入、充分自主地阅读空间,创造出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1.批注式阅读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 主体,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 发展奠定基础,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那么,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学生用心经历了 学习语文的过程,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2.批注式阅读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 践阅读,也不应以学生抄袭参考书上的统一答案来代替学生 的独立思考。而批注,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过程中动脑、动手、 动口的空间,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引导他们to己去积极思考探索。 3.批注式阅读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不断张扬。批注式阅读 中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 极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而注,有得而 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 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不断张扬。 圈点批注。导、扶、放:(1)什么是圈点?就是读书时, 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 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等。例如在生字上注音; 在需要解释的词语下加——。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 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 (2)批注,即批语注释,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 皇鱼I : 塑 上;“旁批”——批在词、句的边上和书页右侧;“尾批”—— 批在文段或全文的后面。批注按内容可以分为:注释、提要、 批语、警示语、增删,“注释”和。‘提要”偏重于知识性,‘批 语”、“警示语”和“增删”则是读者与作者思想沟通的痕迹。 批注按思考方向又可分为: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 3.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批注式阅读呢?(1) 教给方法,掌握技巧。“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首先要把 批注的一般方法教给学生。可告诉学生:批注的内容有:① 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 字典或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书的空白处。②提 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练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 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③批语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 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④警语在 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等字样,这样,为今后重点 阅读提供条件。批注的步骤:①预习时,批注只要求扫清阅 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发现问题。②课中,要求学生根据课文 重点体会词、句、段的含义。③课后,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 供的语言材料、生动情节,根据学生“注”的内容,引导学 生动笔写一写,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2)创设机会,养成习惯。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批注式阅 读落实三个充分,即: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 批注时间,充分的交流时间。开展批注式阅读,一定要有教 师的充分参与,既作为读者、教者,也作为学生批注交流的 欣赏者与鼓励者。 (3)批注阅读训练要循序渐进。在中年级学生由于年纪还 比较低,阅读批注的训练起步阶段可以有机的将自读与导读结 合起来。自读,就是学生课前的预习,导读就是课上引导学生 带着问题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批注,这样为学生提供学习 阅读批注的平台,以使他们对阅读批注有更清晰的认识。 高年级,随着学生批注式阅读方法的逐步掌握,我们在 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沿着课文主体去阅读批注外,还应激发 学生自主质疑的兴趣,沿着自己的问题去思考、讨论,批注。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摆脱了传统 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放手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自读自悟,to主比较,综合深入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有 利于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克 服“学而不思”的流弊,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促进他 们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敏,小学语文教师【MLL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毛明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山西教育报刊社,2004年2月, 【3】福建教育学报,2005第五期. 作者单位:西安市碑林区沙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