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for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Aug2021Vol.5No.4
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周 蕾,孙 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活动与传统经济活动相互交融,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提高了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便利化水平、资源配置效率等。广东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大省,通过分析广东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技术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服务业占比总量不足,数字化质量落后;缺乏对新型服务业的有效指导与市场监管;数字共享和集群程度有待提高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完善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新科技研发体系建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新型服务业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在当今时代实现重大飞跃。
关键词:数字经济;服务业;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95(2021)04-0031-08
NewTrendofServiceIndustryDevelopmentinGuangdongUnderDigitalEconomy
ZHOULei,SUNBo
(SchoolofEconomicsandTrade,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06,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anewroundofrevolu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llkindsofactivitiesofintelligence,
informatization,digitizationandtraditionaleconomicactivitiesintersect,especiallythedevelopmentofthedigitaleconomytothe
highlevelsofdevelopmentofChinasserviceindustryhasbroughtmanyopportunities,likeimprovingthetradeabilityoftradein
services,facilitationlevel,resourceallocationefficiency,etc.GuangdongisaneconomicbigprovinceinChinawithhigher
developmentlevelofdigitaleconomic,throughadoptingananalysisof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serviceindustryin
Guangdongprovince,basedontheresultsoftheanalysi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suchasperfectingdigital
talentteamconstruction,speedinguptheconstructionofnew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system,acceleratingthe
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andimprovingthemarketenvironmentfornewserviceindustries,soastopromoteChinasservice
tradetoachieveamajorleapforwardinthisera.
Keywords:digitaleconomy;serviceindustry;servicetrade
0 引言
*总书记在众多讲话中都明确强调了数
收稿日期:2021-04-21
字经济的重要性,提出要大力支持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从而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各行各业现代化数字水平的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合作的方法与实施路径研究”(2020A1010020041)
作者简介:周蕾(1999-),女,湖南常德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孙波(1971-),男,江西吉安人,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服务经济。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1
第5卷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4期
卓越发展[1]。在电商、快递运输服务、互联网大数据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数字经济正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服务贸易[2]。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服务业实现了553977亿
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科学分析潜在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国际在线教育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和数据存储技术基础之上的。同时,与互联网发展极为密切的快递服务也见证了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如图1所示,2020年全国快递全年累计完成业务量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全年累计完成业务收入8795.4亿元,与
2.1%;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比重54.5%,与2019年的54.3%相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3]。其中,以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服务业,包括以高新技术、科技、战略性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业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2%、11%以及8.6%。经济越发达地区用于投入研发的资本越多,新技术产生的概率越大,与数字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广东作为我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其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能力处于全
元的增加值,比2019年的535371亿元增长了
上年相比增长了17.3%。其中,同城累计完成业务量121.7亿件,实现10.2%的增长;异地累计
693.6亿件,实现35.9%的突破性增长;国际、港澳台累计业务量18.4亿件,实现27.7%的增长[5]。
50%40%30%20%10%0G\"K120100806040201234567891011120展的新趋势对我国整体服务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10%1 数字经济给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影响下,我国服务贸易不管是在协同发展还是贸易效率上的能力都有了极其显著的提升。具体来说,数字经济提升了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提高了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拓展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服务贸易的质量,也提高了服务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
1.1 数字经济提升了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
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传统的服务贸易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除了改变以往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之外,还催生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发展不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服务外包质量,尤其还对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有显著提升[4]。例如,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企业运
−20%图1 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下同。
1.2 数字经济提高了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要想实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就需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数字经济下,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高效便捷优势,显著提高了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服务贸易通关监管模式、相关制度程序改革的推进上,以及在服务贸易通关的便捷性上都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加快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便利跨国移动支付,还是提高服务贸易监管与统计效率的必要途径[6]。例如,在重点合作企业的运行检测系统以及服务贸易企业直报系统中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使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数
3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G\"K)国领先水平,所以探讨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
2021年8月
周 蕾等: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Aug2021
据,快速掌握竞争企业的发展动态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
1.3 数字经济拓展了服务贸易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发展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石,而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灵活运用催生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模式。我国近年来凭借着数字经济带来的大数据资源以及新媒体和线上交易平台,已经建立了一套覆盖研发、生产、运输、营销到售后全流程的较为成熟的跨境交易检测管理和服务体系。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服务贸易活动中,能够帮助企业整合自身资源与市场外部信息,通过创新发展先前弱势的线上交易来拓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提升服务贸易效率与经营绩效。近5年,我国线上消费这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强势增长,尤其2020年实现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4.8%,占社会消
诊断甚至治疗的远程医疗,满足了偏远地区广大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由此可见,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提供和享受的服务质量水平都有了空前的提升。除此之外,数字经济赋予了服务贸易新的发展动力,使得优质服务能够普及和覆盖到更多消费者,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网上购物和送货上门的便捷服务。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可以说是服务贸易质量提升的捷径,更是给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插上了“翅膀”。1.5 数字经济提高了服务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
平台经济和数字技术凭借透明、共享和去中介化等优势,全面整合本地生活服务与垂直领域服务,逐步消除传统商业模式环节众多、重复生产、信息不透明等劣势,为“小、散、乱”的传统服务业资源配置质量的显著提升提供了前提。如住宿分享平台小猪短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已经在我国的384个城市以及全球的37个国家提供了超过25万套房源,在100个海外目的地提供近1万套房源,显著改善住宿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海南省为例,全省商品住房的空置率高达70%,并具有季节性特征,三亚更甚,超过80%,在这种情况下,小猪短租利用其在海南的15500套(其
费品零售总额的24.9%(见图2)[7]。
中三亚有10079套)房源,极大程度地调动了海南
及三亚地区存量房源的资源配置。
图2 我国网上零售额统计
2 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展现状
2.1 以新技术为热点的数字化服务业正在崛起
广东不仅追求服务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在寻求服务业升级转型之道,新技术便是其中发展热点,目前崛起的数字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数字化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也与软件信息、互联网、电商、交通运输以及仓储和邮政领域的发展密不可分,广东近年来所有门类服务业中,
1.4 数字经济提升了服务贸易的质量
数字经济让我们的生活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也为各种远程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如通过各种智能辅具、智能家居、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的研发,老年人得以便捷享受各种智能化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在家实现远程协同办公,学生接受到内容丰富的远程在线教育。目前甚至出现了能让病人在家就实现疾病预防、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3
第5卷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4期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创造的营业收入、贡献率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都是最高的,2019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其营业收入增长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和贡献率均位于首位;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服务业营业收入贡献率为45.54%,拉动增长6.37个百分点;2019年该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贡献率为38.5%,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4.5个百分点(见表1)。其中,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贡献率为16.1%,拉动增长1.9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贡献率达22.4%,拉动增长2.6个百分点。其他门类中,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于2018-2019年的贡献率和拉动增长分别为21.72%和20.16%、3.04个百分点和2.40个百分点。2020年广东信息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线上共享平台的推动下,实现营业收入比2019年增长10.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与上年相比增长1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上年相比实现8.5%的增长[8]。
表1 广东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分门类营业收入贡献情况
类别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贡献率2018年2019年
拉动增长/百分点2018年2019年3.046.370.551.991.400.190.100.100.150.09
2.404.500.802.151.000.300.100.200.100.10
巨大的消费需求,线上服务新业态规模不断扩大。当前的服务业新业态主要表现为将原有技术无法很好满足的市场需求与新的技术创新相结合[9]。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隔离管控下,消费者对购物消费的需求推动了“宅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了满足宅家消费者的需求,许多企业纷纷利用线上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如表2所示,广东部分地区服务业新业态成效初现。
表2 广东省部分地区服务业新业态案例
地区
案例(事件)
深圳
2020年10月12日,美团在深圳发布的《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显示,线上新业态服务在美团上已经达到4837.4亿元的交易额,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新业态服务规模相比,深圳已经位于前列
广州
2021年1月,盒马公司在广州区域上线“云上迎春花市”项目,在疫情防控关键期满足广州消费者过年购花的需求,用户可以线上购买年花、年桔
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小鹏汽车采用线上电商和线下直营店两手抓的全渠道销售方式和“一站式”交付场景体验,让用户的购车之旅变得更加轻松便捷,2020年汽车全年交付量为27041辆
广州
广东本地企业也抓住机遇发展新业态。2020年春节期间,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送菜上门业务量与平常相比迅速膨胀了10倍左右,业务量占比从原来不到1/10增加到了1/3,主要客户为各大餐饮场所、生鲜超市、大中小学。网上购物和送菜上门等线上消费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在新冠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时的物资需求,线上办公、远程医疗以及诸如学大教育推出的“双螺旋”教学模式等新型在线教育的线上服务,则让“宅经济”更加火热。2.3 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广泛应用
近年来,广州传统型服务行业模式也在重新被定义。传统的干洗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把衣物交
21.72%20.16%45.54%38.50%3.96%
6.80%
14.22%17.90%10.03%8.90%1.37%0.74%0.73%1.05%0.64%
2.70%1.00%1.50%1.10%1.00%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
2.2 线上服务新业态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线上模式的普及与发展,以及广东地区
3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1年8月
周 蕾等: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Aug2021
给干洗店,然后在预定的时间取货,消费者对干洗服务的详细流程和过程一无所知,而得益于广州本土企业研发的创新型可视化系统,为如今的干洗服务添加了数字化特征,通过利用专属配置的衣物芯片,消费者可以在用户终端设备上在线实时掌握送洗衣物的进展。这种在手机APP和电脑终端让消费者享受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服务的新模式,给传统洗衣服务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极大增强了消费者对该行业的信赖度。天天洗衣自主研发的这一智能洗衣服务系统是世界范围的首创之举,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使得整个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向有了重大转变,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有重要意义。
图3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指数前三地区统计
3.2 服务业产业占比不足,数字化水平落后
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突出特点就是第三产业尤其是高度运用数字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占比的提高。总体来说,广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增速都比较可观,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20年广东全年现代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4.7%,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4.3∶39.2∶56.5[10]。然而,与其他地区发展对比,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84.5%,其中现代服务业为70%(见图4),可见广东服务业数字化水平相对偏低。
3 广东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下呈现出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但就广东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改进和解决。
3.1 信息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加强
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但是在科技创新相关支持条件上还略有短板,包括科技金融、高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尚未完全跟上经济水平的发展,并且在前沿技术发展的企业数量不足、聚集效应还未显现,且企业大多都聚集在深圳,尚未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目前人工智能是推动服务业新技术发展的一大动力,广东亟需加强人工智能的研发和运用。如图3可见,在人工智能的区域竞争力上,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和长三角这两大地区差距较大。由此可见,广东在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创新研发的产业聚集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图4 广东与北京服务业结构比较
3.3 缺乏对新型服务业的有效指导与市场监管
现代服务业领域宽泛,具有动态性,服务又具有无形、异质、不可储存等特点,因而服务业的新业态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在宏观层面,相关制度不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不明确;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广东现代服务业至今尚未设立专职管理制度,现代服务业缺乏规范和管理[11]。从微观层面看,广东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存在严重的粗放型问题,导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5
第5卷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4期
致企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上浮,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市场缺乏对新型服务业的有效指导与监管,由市场自我调节发挥主要作用,使得整个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处于波动状态,不利于初创型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发育和成长。
3.4 数字共享和集群程度有待提高
广东现代服务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的问题,城乡差距明显,整体经营模式陈旧,技术设备不先进,缺乏集约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服务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问题尤为突出,存在如融资渠道不畅通,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品牌意识不浓,仍主要以小规模生产为主,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未形成富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等问题,阻碍产生信息资源的外溢。广东现代服务业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利用上存在显著不平衡的问题,即个别突出,但总体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之间的数字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低,因此尤其需要重点提高创新性自主研发技术、核心竞争技术、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水平,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12]。
的高技术人才主要依靠引进,一流高校数量太少,自主培养人才能力不足。应当推动广东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创新,加快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建立起高数字化水平的人才队伍。
4.2 加速新科技研发体系建立
新模式、新业态多是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之上的,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以及综合运用,以市场需求催生新业态、创造新模式。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尽快建立网络化制造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制造资源和需求,抓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趋势。要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完善天使投资的市场体系,优化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等;同时还要发挥深圳在广东的科创中心及金融优势,尽快利用其辐射效应推动整个珠三角乃至广东的科技金融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尤其是高技术产业聚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4.3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数字化
广东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珠三角这一产业聚集核心区域的辐射与带动,因此必须要通过加快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广东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13]。如广州的第三产业占比超过70%,在未来发展中将大力借助发达的第三产业优势继续发展优质服务业,以支撑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深圳是一座充满科技创新活力现代化城市,除了科技发展的优势,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在全国城市中也名列前茅,加之具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可加快香港金融业与深圳科技产业的有机融合,更好促进彼此共同发展;佛山、东莞等地具有承接广州、深圳中低端制造业的重要作用,也给广深制造业的
4 广东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企业对人才资源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行业领域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水平的掌握,尤其在国内企业开拓国外市场、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复合背景、专业技术背景人才会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掣肘。目前广东
3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1年8月
周 蕾等:数字经济下广东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Aug2021
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前提和条件。而生产总值还处于较低水平的肇庆、江门等市,其第一产业占比较高,未来可考虑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借助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合作,逐步完善建设其第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整个广东地区服务业发展。4.4 改善新型服务业市场环境,完善保障政策
政府要发挥好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积极引导,加快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保障政策[14-15]。参考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可知,经济的创新发展固然需要政府支持作为依靠,但是自主创新成果只依靠政府产业政策下的各种投资或招商引资项目是无法形成的,必须要靠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市场调节。政府要明确职责,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指引,制定企业活动的统一规则,为新型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规范、完善的环境体系。因此,在新技术的研发运用上,政府应起到建立规则、完善指导的作用,再利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推动服务贸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市场调节的有效手段是创业投资,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创新型金融工具,它弥补了高新技术自身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缺陷。一般而言,创业投资越繁荣的国家和地区,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就越成熟。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效果,就需要合理控制市场环境,包括促进产业聚集、产业区域划分等,催生服务业的新业态及新模式。
4.5 充分利用区域产业数字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扶持优势、特色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佛肇、深莞惠及珠中江具备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是产业集群城市圈的典范。从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水平来看,这三大城
市圈之间存在梯度差异,这意味着区内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和特色,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和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互补发展[16]。港澳地区的“工业空心化”问题可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生产制造园区和产业一体化来解决,而区内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也能以港澳地区为依托,区域内产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化会进一步催生新的产业,从而带动新的服务业业态及模式,如最近兴起的养老健康及医疗产业带动了信息技术的结合发展,催生了智能化服务平台。在利用区域产业数字资源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要注重扶持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特色企业,先集聚领导力量,再带动整个市场发展,从而更好促进产业专业化,推动服务业的高质量、高技术化发展。
4.6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合作
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时代之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通过相互交流合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对拥有卓越地理位置优势和雄厚经济基础的广东来说也是必要的,要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开放程度,向国外企业学习先进的服务业发展经验[17]。鼓励广东牵头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粤港澳科技合作机制,在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方面先行先试。以全球化视角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变革,专注重点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开展面向国际前沿的专项研发,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而加快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迈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8]。
数字经济下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要想构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既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4.7 构建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三大经济圈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7
第5卷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4期
加大政府对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又要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履行其应尽的提高闲置资金配置率的社会责任,积极普及金融科技和风险优化机制。支持大型银行与小微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协同共生的联系,从而构建起强有力的防范金融风险、保障资金供给的保障性网络体系,通过相互合作来实现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高风险和经营成本是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那么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来准确把握融资者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参考文献:
[1]新华社.*心中的“数字中国”[DB/OL].(2021-04-25)
opportunitiesandrisks[EB/OL].(2019-01-17)[2021-04-01].
https //www.elibrary.imf.org/view/journals/001/2019/016/article-A001-en.xml.
[7]中商产业研究院.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EB/OL].(2021-[8]央广网.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EB/
OL].(2021-03-01)[2021-04-01].https //baijiahao.baidu.com/s id=1693015429022796590&wfr=spider&for=pc.[9]汪延明.中国数字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10]广东省统计局.2020年广东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EB/OL].
sjfb/sjkx/content/post_3184233.html.济,2020(1):3-8.
20210120/1413441332898.shtml.
01-20)[2021-04-01].https //www.askci.com/news/chanye/
(2021-01-26)[2021-04-01].http //www.gd.gov.cn/zwgk/
[11]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70年历程、贡献与经验[J].首
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22(1):48-59.
[12]胡晓伟.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3]刘奕.中国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及建议[J].学习与
[2021-05-01].
[2]GNANGNONSK,IYERH.DoesbridgingtheInternetaccess
1698012943564150520&wfr=spider&for=pc.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 id=
探索,2017(6):121-126.[14]FIORINIM,HOEKMAN
dividecontributetoenhancingcountriesintegrationintothe
B.
Servicestrade
policy
and
globaltradeinservicesmarkets?[J].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18,42(1):61-77.
sustainabledevelopment[J].WorldDevelopment,2017(112):
[3]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
预期[EB/OL].(2021-01-18)[2021-04-01].http //www.
[15]夏杰长,姚战琪.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渐进历程、开放度
评估和经验总结[J].财经问题研究,2018(4):3-14.[16]刘淑春.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与政策供给[17]夏杰长.数字贸易的缘起、国际经验与发展策略[J].北京工
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10.
[18]雷尚君,李勇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J].经济研究参考,2018(8):50-58.
1-12.
gov.cn/xinwen/2021-01/18/content_5580658.htm.
[4]马述忠,房超,梁银锋.数字贸易及其时代价值与研究展望[5]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全国快递物流市场分析[EB/OL].
(2021-01-15)[2021-04-01].
[J].经济学家,2019(6):52-61.
[J].国际贸易问题,2018(10):16-31.
news/chanye/20210115/1017331332648.shtml.[6]ZHANGML,CHENMS.
https://www.askci.
com/
China’sdigitaleconomy:
3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