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凝土结构裂缝浅析与控制

混凝土结构裂缝浅析与控制

来源:智榕旅游
l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预防治理方案 霉 的 墓对混凝土结构安全进行可靠性评价时,应以科学的态度,针 对混凝土结构及裂缝产生机理、裂缝的形态进行分析,区分 裂缝类型,正确判定其实际危害程度。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索 2.1塑性裂缝 塑性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较浅、互不贯通 且形状不规则。多发生于混凝土初凝前,常因水分蒸发而产 和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全面了解和掌握形成混凝土结 构裂缝的内在规律,才能从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采取措 生,属于普通的干缩裂缝。 1)成因分析 施进行预防,寻找解决和逐步消除裂缝的有效途径。 ①水泥的收缩率较大或水泥用量过多。 1 C 缩小变形,称为干缩。主要是水分在混凝土硬化后较长时间 ②整体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中心水化热高,外表面 散热快,受环境温湿度下降影响,极易产生冷缩或约束型贯 穿裂缝。 产生蒸发所致。干缩裂缝处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缝宽多在 O.05 mm~0.2 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 的梁板构件裂缝多沿短边方向分布:整体板块则多发于截面 变化处;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位最为多见,有时侧面也出现。 由于温度的扩散速度比干缩的扩散速度要快1000倍.所以 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本上没有干缩问题。预制构件常出现 在箍筋位置。此类裂缝通常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一段时 间后,在表面或侧面出现,并随温度、湿度变化而发展。 1)成因分析 ③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常选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 并掺加复合型外加剂(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 对抗拉强度效果并不明显).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快速增长过 程.遇外表温度急剧下降且未能及时采取保温措施时。将会 导致冷缩裂缝产生。 ④长期处在露天未进行封闭或防护的混凝土梁板结 构,受阳光曝晒和低温冻融浸害,大幅度温差周期性交替作 用,势必加剧裂缝扩展和漫延。 ①干缩扩散速度小,混凝土表面已干缩,而其内部不缩 或收缩极小。此时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而产生拉应力,致使表面裂缝。 2)预防措施 ①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减水剂并掺加一定量活性 掺合料(高性能粉煤灰、优质矿粉等)。 ②使用了收缩较大的水泥配制混凝土,同时采用了含泥 量超标的细砂。 ②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③采用级配良好、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严格控制含泥 量,如石灰岩骨料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为(5-6)x104/℃,而砂 岩骨料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为(10—12)xlO ̄/ ̄C,同样温度降低 l℃。砂岩骨料混凝土温度变形比石灰岩骨料混凝土的温度 ③混凝土过度振捣,造成石子沉积,表面形成水泥含量 较多的浮浆层。 ④外加剂品种的影响,如氯盐类外加剂常常会加大干缩。 ⑤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不当,加速了水分蒸 发。 2)预防措施 变形大1倍。 ④根据不同施工季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人模温度、适 度振捣并及时进行有效养护,竖向构件脱模后应及时涂刷养 生液,冬季施工采用蓄热养护法,严格控制构件内外温差。 ①选用适宜的水泥,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 ②混凝土应适度振捣,并适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处 理.必要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⑤大体积混凝土,尽可能设置胀缩缝(后浇、膨胀带),实 施分段浇筑,并对其截面尺寸突变、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处理。 3)处理方案 ③加强早期养护,如喷洒养护液、覆盖塑料薄膜以及蓄 水养生等.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处理方案 ①对0.05~O.3 mm之间的无害裂缝,可涂两遍环氧类浆 材或环氧玻璃丝布(玻璃钢)。 ①干缩裂缝多发生在表面,对结构影响不大,但会使钢 筋锈蚀,同时有损观感。可用钢丝刷或其他工具对裂缝处进 ②对0-3~0.5 mm之问已稳定的裂缝,采用化学类浆液 (环氧类、丙凝、甲基丙烯酸酯类等)或水泥压力灌浆法,进 行灌浆补缝;条件允许时,也可涂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 行毛化处理,并冲洗于净,用l:1水泥砂浆压实抹光并养护 即可。 ②正在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可分两次压实抹平,并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持续养护。 2.3温度裂缝 水材料”,进行裂缝自愈合处理。 ③当缝宽超过0.5 mrn且被确认为有害裂缝时,必须通 过设计部门进行结构验算,以确定是否进行结构补强。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浇筑后因温差作用而引起。尤其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使内部混凝土温度快速增 长,当内外温差大于25 qc,极易产生收缩裂缝。还有一种温 度裂缝是由于环境温差引起的,如混凝土突受寒潮侵袭或夏 参考文献: 【1]赵国藩.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1999 天混凝土经阳光曝晒后突然下雨,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与表层 产生很大温差,使内部混凝土对表层混凝土起约束作用,导 致温度裂缝。.此类裂缝常出现于梁、板结构且平行于短边;超 [2】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 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黄国兴.混凝土建筑物修补材料及应用[M】.中国电h出版 社.2009 长构件裂缝分段出现.中部较密,端部则呈倾斜走向,其形 状多为两端细、中间宽且大小不一,缝长随时间发展逐步扩 展。早期出现于混凝土终凝前。硬化后的裂缝则受构件尺寸、 构造、约束、环境因素影响。 1)成因分析 ①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大且水泥含量高,在未分层且快 速浇筑的情况下,混凝土内会聚集较高的水化热和膨胀应力。 1 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