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4]。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实施“优秀教师”带动战略,以此带动整体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1.2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对优秀教师的个案研究,发现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优秀品质、知识结构等。
2)通过对优秀教师的个案研究,了解优秀教师成长的轨迹,总结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
3)通过对优秀教师的个案研究,探索并研究优秀教师成长的培养方法,为学校培养名师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有效保证。
1.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影响是永恒的、久远的。一名新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超越,最后成长成了“优秀教师”。这本身就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专业化的范例,是更多新教师学习的楷模,能有效促进学校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2课题的研究依据
本课题中的“优秀教师”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表现突出,取得优秀成绩,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老师[5]。
我们通过对优秀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具有强烈的个性差异。但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发现: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
过程中,透过表层的个性因素,仍可从中概括出某些共同的因素,这说明优秀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
另外,学校地处鲁西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迅速,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有的老师还获得了“水城名师”的光荣称号,享有市政府特殊津贴。所以,进行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校近几年来被连续评为科研示范校,科研成果多次在省市获奖,科研力量雄厚,本课题更是选取精兵强将参与研究,力争取得优秀成果,为学校培养更多优秀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保障。
3课题的研究假说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同时须具备超前的教育理念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敬业乐教并取得一定成效的老师。我们对“优秀教师”作出以下假设:1)所有教师都可成为优秀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高校教育者的要求都需要有更多的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2)优秀教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要有持续发展的信念,要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3)优秀教师是个体与时代互动的产物。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时势”就是“机遇”,尤其在这改革发展年代,社会赋予了个人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大好机会,优秀教师都会并能及时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机遇,并使机遇成为成长的契机。
4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分类推进的原则。青年教师发展历程一般经历适应、定向、成熟三个阶段,从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师的成熟度”分析,处于这三个阶段的教师分别为服从型、自学型、事业型。因此,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2)群体提高原则。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整体提高,提高中青年教师素质,我们强调的是群体,不是个体,只有全体青年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优化教师队伍,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整体实施,提高中青年教师群体素质是系统工程,不仅校长要抓,行政人员、教研组长、老年教师都要来关心。
3)动态开放原则。要采取开放原则,利用各种条件,请进来,走出去,提供各种进修机会,使中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迅速提高。
5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过程 5.1课题研究内容:
1)优秀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教龄、任教学科、“成名”时间等;
2)优秀教师个性情况:描摹出所考察个案的生活态度、性格、能力等特征; 3)优秀教师求学经历:以生活故事等形式描述个案的基础学习、定向学习、在职进修培训等经历,了解各阶段经历对其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度;
4)优秀教师任职经历:以教学故事等形式描述个案从事教育教学的历程,特别关注其被评为名教师前后的心理变化,了解这些经历对其生活与工作的影响;
5.2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近几年来,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老师,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优秀教师的领导、同事以及所授课的学生。
2)个案研究法。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开始,本课题组打算对40位聊城市的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进行个案研究。
3)档案分析法。在考察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对象的有关档案,如获奖情况、科研成果、备课笔记、组织鉴定等。
5.3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搜集有关资料,确定聊城市优秀教师研究对象40人。
第二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实施研究阶段,主要是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对优秀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做好阶段报告,论文形式呈现。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6课题研究成果显现形式
1)论文发表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子课题论文。
2)问卷调查表通过调查聊城市国家、省级、市级共40名优秀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形成问卷调查表,进一步总结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
3)研究报告撰写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