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简述手表的数控制造的过程,是2005年推出市面的,手机正成为通信领域内的宠儿,它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科技领域的崛起。随着手机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手机的质量、功能以及外观成为商家竞争的焦点。而要保证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手机外壳的结构设计和注塑模具成型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装备,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模具生产的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到上百倍。模具技术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是一门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用模具生产制品所表现出来的高效率、低消耗、高一致性、高精度和高复杂程度是其他任何加工制造方法所不及的。由此可见,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的模具工业正处于从传统作业模式向现代化生产进行跨越的关键阶段,认清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现代模具技术发展趋势必将有利于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具工业发展思路。
1
[2]
目 录
引言„„„„„„„„„„„„„„„„„„„„„„„„„ 1 摘要„„„„„„„„„„„„„„„„„„„„„„„„„„„„„„„ 3
第一章 产品建模 „„„„„„„„„„„„„„„„„„„3
1.1 内容提要„„„„„„„„„„„„„„„„„„„„„„3 1.2 产品基本尺寸„„„„„„„„„„„„„„„„„„„3 1.3 产品图纸„„„„„„„„„„„„„„„„„„„„„„5 第二章 模具制造„„„„„„„„„„„„„„„„„„„6 2.1导出手表零件拆模„„„„„„„ „„„„„„„„„„„„„„ 6 2.2高速高精高效化„„„„„„„„„„„„„„„„„„7 2.3 对手表的上下盖进行分模„„„„„„„„„„„„„„„„„„7 第三章 数控加工„„„„„„„„„„„„„„„„„„„„„„„„ 9
3.1数控编程技术基础„„„„„„„„„„„„„„„„„„„9 3.2数控工艺特点„„„„„„„„„„„„ „„„ „„„„„„„.11 3.3程序编程„„„„„„„„„„„„„„„„„„„„„„13 总结„„„„„„„„„„„„„„„„„„„„„„„„17 参考文献„„„„„„„„„„„„„„„„„„„„„„18
2
手表毕业设计
摘要:在我们现在生活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中,鼠标也自然成为我们熟悉的产品,不但要求其易用方便,而且更注重美观,致使鼠标也有了更加开阔的市场。
关键词:UG 产品 模具 加工 曲面 拉伸
第一章
1.1内容提要:
产品建模
本章主要介绍了手表产品的造型过程,给大家提供鼠标的成型步骤和思路,让大家知道要做到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UG的功能,用UG更快、更好、更准确的完成曲面的造型所需要的基本功,使大家以后看见它,思路就会清晰的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1.什么是数控加工技术?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在加工机床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这一类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加工手段。同时数控加工技术也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标志。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完成很多以前不能完成的曲面零件的加工,而且加工的准确性和精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总体上说,和
3
传统的机械加工手段相比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a、加工效率高。
利用数字化的控制手段可以加工复杂的曲面。而加工过程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零件的互换性强,加工的速度快。 b、加工精度高。
同传统的加工设备相比,数控系统优化了传动装置,提高分辨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因此加工的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c、劳动强度低。
由于采用了自动控制方式,也就是说加工的全部过程是由数控系统完成,不象传统加工手段那样烦琐,操作者在数控机床工作时,只需要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劳动强度很低。 d、适应能力强。
数控加工系统就象计算机一样,可以通过调整部分参数达到修改或改变其运作方式,因此加工的范围可以得到很大的扩展。 e、工作环境好。
数控加工机床是机械控制、强电控制、弱电控制为一体高科技产物,对机床的运行温度、湿度及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
面对UG4.0软件所提供的众多曲造型功能,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会实用造型的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实用造型技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应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由曲线的造型原理。这对正确的理解软件功能和造型思路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能正确理解也就不能正确使用曲面造型功能,必然给日后的造型工作留下隐患,使学习过程出现反复。其实,曲面造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学员就能理解。
(2)要针对性的学习软件功能。这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学习功能切忌贪多,UG4.0软件中的各种功能复杂多样,初学者往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得上的只占一小部分,完全没有必要求全,对于一些难得一用
4
的功能,即使学了也容易忘记,陡然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对于必要的、常用的功能应重点学习,真正领会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做到融会贯通。
(3)重点学习造型基本思路。造型技术的核心是造型的思路,而不在于软件功能本身。UG4.0的基本功能大同小异,要在短时间内学会这些功能的操作并不难,但面对实际产品时却有感到无从下手,这是许多自学者常常遇到的问题。这就好比学射击,其核心技术其实并不在于对某一型号的枪械操作一样。只要真正掌握了作兴的思路和技巧,才能成为造型高手。
(4)应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切忌在造型学习和工作中“跟着感觉走”,在造型的每一步骤都应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感觉和猜测进行,否则贻害无穷。 1.2产品的基本尺寸:
产品的基本尺寸:长X宽X高 45mmX35mmX6mm 1.3产品的图纸 如图1:
曲面造型有3种应用类型:一是原创产品设计,由草图建立曲面模型:二
5
是根据二维图纸进行曲面造型,即所谓图纸造型:三是逆向工程,即点测绘造型。这里介绍第二种类型的一般实现步骤。
图纸造型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造型分析,确定正确的造型思路和方法。包括: (1)在正确识图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单个曲面或面组。
(2)确定每个曲面的类型和生成方法,如直纹面、拔模面或扫掠面等 (3)确定各曲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次序。 第二阶段是造型的实现,包括
(1)根据图纸在软件中画出必要的二维视图轮廓线,并将各视图变换到空间的实际位置。
(2)针对各曲面的类型,利用各视图中的轮廓线完成各曲面的造型,完成产品中的结构部分的造型。
第二章 模具设计
利用NX4.0进行塑料制品设计是非常方便的,起功能强大,而且在绘图过程中可以在模块与模块之间进行切换,其所有的功能应用都以对话框和工具条来完成,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的设计。在制作设计过程中将所有的设计步骤都放置在 (部件导航器)中可以对设计步骤进行编辑修改。
虽然UGNX4有强大的制品设计功能,但它只是起到辅助设计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自己对塑料产品的用途、制品特性、设计工艺等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及了解,方能以UGNX4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高效、合理的塑料制品设计。
在NX4.0软件中手表的基本尺寸是45mmX35mmX6mm,通过草绘把手表的轮廓线画出来,再进入建模利用拉伸倒角分割体文本等一系列的命令,做出手机的基本模块图样。(如图3) 2.1导出手表零件拆模
在注射模向导中进行拆模,拆模的过程是项目初始化——调整坐标(使Y轴对着型腔面,尽量使坐标在目标体的中心位置)——设置工件(在设置工件中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浪费材料)——补片体(在ug软件中有着多种的方法)——编辑分型线——编辑分型面——抽取区域——最后创建型芯型腔,这是拆模的基本过程。
6
2.2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4)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控制、前馈控制等。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
2.3对手表的上下盖进行分模 (1)对手表的上盖凸模 如下图2
7
图2
(2)对手表的下盖凸模 如图3:
8
第三章 数控加工
3.1数控编程技术基础 1.部件边界
【指定部件边界】:所谓部件几何就是用于表示加工零件的几何对象,也就是描述完成的零件。它控制刀具运动的范围,是系统计算刀轨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选择面、曲线和点来定义部件边界。面是作为封闭的边界来定义的,其材料侧为内部保留或者外部保留。边界有开放和封闭之分。当是封闭的边界时,其材料侧为内部保留或者外部保留:当时开放边界时,其材料侧为左侧保留或右侧保留。 平面铣的部件集合是由边界定义的岛屿构成的,其可以定义成操作导航工具的集合节点。必须知道,如果使用了操作导航器工具中共享的零件机会,操作对话框中的图表【指定部件边界】便不可用,以免重复定义。 2.毛坯边界
【指定毛坯边界】:所谓毛坯几何就是用语表示被加工零件的毛坯的几何对象,也就是用于描述将要被加工的材料的范围。毛坯边界的定义和部件边界定义的方法相似,只是毛坯边界没有敞开的,只有封闭的边界。当部件边界和毛坯边界都定义了,系统根据毛坯边界和部件边界共同定义的区域定义刀具运动的范围。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进一步控制刀具运动的范围。
平面铣的毛坯几何可以在操作导航工具的几何节点中定义,然后由操作共享。必须知道,如果使用了操作导航工具中共享的零件机会,操作对话框中的图表【指定毛坯边界】便不可用,以免重复定义。 3.检查边界
【指定检查边界】:检查边界用于描述刀具不能碰撞的区域即不允许刀具切的部位,如压板和夹具的位置。检查边界的定义和毛坯边界定义的方法是一样的,没有敞开的边界,只有封闭的边界。用户可以指定检查边界的余量拉定义刀具离开检查边界的距离。当刀具碰到检查几何体时,可以在检查边界的周围产生刀位轨迹,也可以产生退刀运动,这可以根据需要在“切削参数”对话框中设置。 4.修剪边界
【指定修剪边界】:修剪边界用于进一步控制刀具的运动范围,修剪边界的定义方法和部件边界的定义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修剪边界仅用于刀轨被修剪的范
9
围,而不是定义岛屿,因此要特别指定修剪侧。与部件边界一同使用时,对由部件边界生成的刀轨做进一步的修剪,即如果操作的整个刀轨涉及的切削范围的某一区域不希望被切削,可以将这部分去除,修剪的材料侧可以是内部的、外部的或者左侧的、右侧的。
数控编程的任务是计算出数控刀轨,并以程序的形式输出到数控机床,其核心内容就是计算出数控刀轨上的刀位点。
再数控加工误差中,与数控编程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部分。
(1)刀轨的插补误差。由于数控刀轨只能有直线和圆弧组成,因此只能近似地拟合理想的加工轨迹。
(2)残余高度。在曲面加工中,相邻两条数控刀轨之间会留下未切削区域,由此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残余高度,它主要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刀具相对工件的切削运动通常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主运动指机床的主轴转动,主要影响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进给运动是主轴相对工件的平动,直接关系到机床的加工性能。进给运动的速度和主轴转速是刀具运动的两个主要参数,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有着重要而且直接的影响。
【2】.数控加工刀位计算
如前所述,数控编程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数控刀位点。下面简单介绍数控加工刀位点的计算原理。
数控加工刀位点的计算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加工表面的偏置。
刀位点是刀具中心的移动位置,它与加工表面存在一定的偏置关系。这种关系取决于刀具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当刀具是半径为R的球头刀时,刀轨(刀具中心的移动轨迹)应当在距离加工表面半径为R的偏置面上。刀位点计算的前提是根据刀具的类型和尺寸计算出加工表面的偏置。
2.刀轨形式的确定
刀位点是在加工表面的偏置上。刀位点在偏置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刀轨形式。刀位点分布在加工表面的偏置面与一组平行平面的交线上,这组交线称为理想刀轨。平行平面的间距称为刀轨的行距。也就是说,刀轨形式一旦确定下来,就能够在加工表面的偏置面上以一定行间距计算出理想刀轨。
10
3.刀位点的计算。
如果刀具中心能够完全按照理想刀轨运动,其加工精度无疑将是最理想的。然而,由于数控机床通常只能完成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运动,因此只能在理想刀轨上以一定间距计算出刀位点,在刀位点之间做直线或圆弧运动,刀位点的间距称为刀轨的步长,其大小取决于编程允许误差。编程允许误差越大,则刀位点的间距越大,反之越小。
以上所描述的仅仅是刀位点计算的基本思路,而CAM软件中实际采用的计算方法要复杂的多,而且随着软件的不同会有许多具体的变化。
然而无论在各种CAM软件中刀位点计算有多么复杂,其核心技术都只有一点,即以一定形式和密度在被加工面的偏置面上计算出刀位点。刀位点的密度不仅指刀轨的行距,而且还指刀轨的步长,它们是影响数控编程精度的主要因素。
4.数控加工工艺
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是用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来规定每到工序的操作内容,操作者按照工艺卡片上的“程序”加工。而数控加工零件时,要把被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编制成程序,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用它来控制机床运动。
3.2数控工艺特点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原则上基本一致。但由于数控加工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数控加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控加工工艺比普通工艺的内容复杂而且具体。
数控工艺要考虑加工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加工零件的装夹和定位。选择刀具,制定工艺路线,确定切削用量。在通用机床加工时,许多具体的问题,如工艺中各步的划分与顺序安排、刀具的几何形状、走刀路线及切削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操机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和习惯自行选择的,一般无须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进行规定。但是数控加工时,上述具体问题,不仅成为数控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还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编入加工程序。
(2) 数控工艺的设计与编程相统一,并需要同时进行。
数控机床虽然自动化程度交高,但自适性差。它不能像通用机床加工时可以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灵活的适时进行认为的调整。虽然现代数控机
11
床在自适应调整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与改进,但自由度不大。因此,数控工艺规程的制定是用来指导数控程序的编制。而在数控编程后期,生车间文档发给工人指导其操作。
(3) 数控工艺的编制条理要严密。
正因为数控工艺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所以要对数控加工全过程进行全面考虑。根据数控加工的特点,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和加工内容,由于数控加工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多坐标轴、便于工序集中,但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特点均比较突出,加工方法、加工对象选择不当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为了既能充分发挥出数控加工的优点,又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选择加工方法和对象时要特别慎重,甚至有时还要在基本不改变工作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对其形状、尺寸、结构等做适应数控加工的修改。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和决定数控加工内容过程中,有关工艺人员必须对零件图或零件模型做足够具体与充分的工艺分析。在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时,编程人员应根据所掌握的数控加工基本特点及所用数控机床的功能和实际操作经验,力求把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更仔细、更扎实、更具有条理性。
(4) 数控工艺的继承性好
凡是试切削通过,并被生产实践所证明的优秀数控工艺,可以做摸板(Template),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在后续加工同类零件时调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保证生产质量。同时,摸板可被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企业标准。
(5)数控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
由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可以看出数控程序的编制与工艺分析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编制高效、优质的数控程序,首先就要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3下面为手表的加工程序:
%
N0010 G40 G17 G90 G70 N0020 G91 G28 Z0.0 :0030 T00 M06
N0040 G1 G90 X.336 Y.3615 Z-.0968 F19.7 S2000 M03 M08 N0050 G3 X.336 Y.3615 Z-.1668 I-.1254 J-.1717 K.0111 F9.8 N0060 X.336 Y.3615 Z-.2368 I-.1254 J-.1717 K.0111
12
N0070 X.336 Y.3615 Z-.3068 I-.1254 J-.1717 K.0111 N0080 X.0001 Y.2196 Z-.3298 I-.1254 J-.1717 K.0111 N0090 X-.0126 Y.123 I4.5298 J-.6419 N0100 X-.0002 Y-.3843 I1.7633 J-.2107 N0110 G1 X-.0136 Y-.4213
N0120 G3 X-.0004 Y-.4846 I1.7643 J.3336 N0130 X.0129 Y-.4214 I-3.0216 J.6707 N0140 G2 X-.0136 Y-.4213 I-.0131 J.0371 N0150 G1 X-.0002 Y-.3843
N0160 G3 X.0127 Y.1228 I-1.7312 J.2976 N0170 G1 X.0126 Y.123 N0180 Y.1234
N0190 Y.1236
N0200 G3 X.0001 Y.2196 I-4.4125 J-.5257 N0210 G1 X.0146 Y.2562
N0220 G3 X.0001 Y.3475 I-4.4145 J-.6583 N0230 X-.0145 Y.2562 I4.5298 J-.7698 N0240 G2 X.0146 I.0146 J-.0366 N0250 G1 X.0001 Y.2196
N0260 X.0585 Y.2279
N0270 G3 X-.0001 Y.5549 I-4.4584 J-.63 N0280 G1 X0.0 Y.6109 N0290 X-.0001 Y.5549
N0300 G3 X-.0712 Y.1301 I4.53 J-.9772 N0310 X-.0584 Y-.3941 I1.8219 J-.2178 N0320 X-.0334 Y-.5166 I1.8091 J.3064 N0330 X.0001 Y-.6456 I3.6132 J.8697 N0340 G1 X.0002 Y-.6953 N0350 X.0001 Y-.6456
N0360 G3 X.0543 Y-.415 I-3.0221 J.8317 N0370 X.058 Y-.3943 I-1.7857 J.3283 N0380 X.0713 Y.1298 I-1.7894 J.3076 N0390 G1 Y.13
N0400 X.0712 Y.1304
N0410 Y.1306
N0420 G3 X.0585 Y.2279 I-4.4711 J-.5327
N0080 Y-.0139 Z.0797 N0090 X-.1113 Z.0394 N0100 X-.0415 N0110 Y.0139 N0120 X-.1811 N0130 Y-.0139 N0140 X-.1113
13
N0150 Y-.0316 N0160 X-.0237 N0170 Y.0316 N0180 X-.1988 N0190 Y-.0316 N0200 X-.1113 N0210 Y-.0494 N0220 X-.006 N0230 Y.0494 N0240 X-.2165 N0250 Y-.0494 N0260 X-.1113 N0270 G0 Z.1575 N0280 Z.3937 N0290 X-.0822 Y-.0021 N0300 Z.1575
N0310 G1 X-.0533 Z.1408 N0320 Y.0021 Z.1384 N0330 X-.1693 Z.0714 N0340 Y-.0021 Z.0689 N0350 X-.1113 Z.0355 N0360 X-.0533 N0370 Y.0021 N0380 X-.1693 N0390 Y-.0021 N0400 X-.1113 N0410 Y-.0198 N0420 X-.0356 N0430 Y.0198 N0440 X-.187 N0450 Y-.0198 N0460 X-.1113 N0470 Y-.0375 N0480 X-.0178 N0490 Y.0375 N0500 X-.2047 N0510 Y-.0375 N0520 X-.1113 N0530 G0 Z.1536 N0540 Z.3937 N0550 X-.0822 Y-.0021 N0560 Z.1536
N0570 G1 X-.0533 Z.1369 N0580 Y.0021 Z.1344
14
N0590 X-.1693 Z.0674 N0600 Y-.0021 Z.065 N0610 X-.1113 Z.0315 N0620 X-.0533 N0630 Y.0021 N0640 X-.1693 N0650 Y-.0021 N0660 X-.1113 N0670 Y-.0198 N0680 X-.0356 N0690 Y.0198 N0700 X-.187 N0710 Y-.0198 N0720 X-.1113 N0730 Y-.0375 N0740 X-.0178 N0750 Y.0375 N0760 X-.2047 N0770 Y-.0375 N0780 X-.1113 N0790 G0 Z.1496 N0800 Z.3937 N0810 X-.0822 Y-.0021 N0820 Z.1496
N0830 G1 X-.0533 Z.1329 N0840 Y.0021 Z.1305 N0850 X-.1693 Z.0635 N0860 Y-.0021 Z.0611 N0870 X-.1113 Z.0276 N0880 X-.0533 N0890 Y.0021 N0900 X-.1693 N0910 Y-.0021 N0920 X-.1113 N0930 Y-.0198 N0940 X-.0356 N0950 Y.0198 N0960 X-.187 N0970 Y-.0198 N0980 X-.1113 N0990 Y-.0375 N1000 X-.0178 N1010 Y.0375 N1020 X-.2047
15
N1030 Y-.0375 N1040 X-.1113 N1050 G0 Z.1457 N1060 Z.3937 N1070 X-.0822 Y-.0021 N1080 Z.1457
N1090 G1 X-.0533 Z.129 N1100 Y.0021 Z.1266 N1110 X-.1693 Z.0596 N1120 Y-.0021 Z.0571 N1130 X-.1113 Z.0236 N1140 X-.0533 N1150 Y.0021 N1160 X-.1693 N1170 Y-.0021 N1180 X-.1113 N1190 Y-.0198 N1200 X-.0356 N1210 Y.0198 N1220 X-.187 N1230 Y-.0198 N1240 X-.1113 N1250 Y-.0375 N1260 X-.0178 N1270 Y.0375 N1280 X-.2047 N1290 Y-.0375 N1300 X-.1113 N1310 G0 Z.1418 N1320 Z.3937 N1330 X-.0383 Y.0349 N1340 Z.1418
N1350 G1 X-.0192 Y-.0375 Z.0985 N1360 X-.0178 Z.0977 N1370 Y.0375 Z.0543 N1380 X-.039 Z.0421 N1390 X-.0291 Y0.0 Z.0197 N1400 X-.0192 Y-.0375 N1410 X-.0178 N1420 Y.0375 N1430 X-.039 N1440 X-.0291 Y0.0 N1450 G0 Z.1378 N1460 Z.3937
16
N1470 X-.1682 Y-.0198 N1480 Z.1418
N1490 G1 X-.1226 Z.1154 N1500 X-.1679 Y.0198 Z.0807 N1510 X-.187 Z.0697 N1520 Y-.0198 Z.0468 N1530 X-.1401 Z.0197 N1540 X-.1226 N1550 X-.1101 Y-.0246 N1560 X-.1226 Y-.0198 N1570 X-.1679 Y.0198 N1580 X-.187 N1590 Y-.0198 N1600 X-.1401 N1610 Y-.0375 N1620 X-.0756 N1630 X-.1612 Y.0375 N1640 X-.2047 N1650 Y-.0375 N1660 X-.1401 N1670 G0 Z.1378 N1680 Z.3937 N1690 X-.0822 Y-.0021 N1700 Z.1378
N1710 G1 X-.0533 Z.1211 N1760 X-.0533 N1770 Y.0021 N1780 X-.1693 N1790 Y-.0021 N1800 X-.1113 N1810 Y-.0198 N1820 X-.0356 N1830 Y.0198
总结:通过我们对毕业设计的作业过程,使我们对UG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我们更加懂得了软件的方便性和重要性,同样也使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使用UG NX4.0实现数控设备网络化,其技术是实现CAD/CAM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本工件较小,处理的数据多,而且数据小,在编程方面如果用手工难以实现加工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而用这个软件减少了好多不必要的尺寸误差,在程序方面本文只取编程的一部分。
17
参考文献
1 顾京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谢龙汉 UG4.0中文版多轴加工及应用实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谢龙汉 UG4.0中文版曲面造型及应用实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关全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 宋杰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