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在我们的四周有农田、有橘园、有菜地……,可以说处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留意,虽然孩子们每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索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性活动,始终是我们思索和探究的问题。通过观看分析,我们发觉孩子们对植物中的蔬菜产生了爱好,提出了蔬菜的种植、蔬菜的买卖等,可活动刚开头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于是,我们利用家长、周边的资源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绽开了《爷爷奶奶的菜地》的主题活动。通过带孩子们参观菜地,鼓舞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绿色菜篮子,从中知道蔬菜的学问和统计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自助配菜,使孩子们了解样样食物都有养分,关心孩子们改掉挑食的坏习惯,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往,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熟悉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饪食用方法、养分价值,知道农夫伯伯种菜的辛苦,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探究的爱好。
2、让幼儿通过看看、做做、尝尝等亲自经受过程中,萌发喜爱蔬菜的情感,让幼儿懂得蔬菜是关心我们健康成长的好伴侣。 3、培育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番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沟通、争论的乐趣。
环境创设:
1、师幼共同创设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伴侣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蔬菜的品种及价格;幼儿带来的各种蔬菜的图片等。
2、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进行发芽的试验;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
家园联系:
1、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范围及意义。
2、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了解在主题活动中可能需要协作的活动。如:带幼儿到超市去看蔬菜、选购蔬菜、拓宽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等。
3、书写通知,告知家长孩子们的探究进程,求得家长的帮助。 4、每位幼儿带蔬菜的种子或秧苗来丰富自然角。
主题小结:
“爷爷奶奶的菜地”这一主题以幼儿每天食用的蔬菜为核心,通过参观菜地,看爷爷奶奶种菜、与爷爷奶奶一起收菜卖菜并亲自实践做蔬菜沙拉、蔬菜造型、榨菜汁等活动,以及熟悉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饪食用方法、养分价值,知道农夫伯伯种菜的辛苦,从而喜爱吃蔬菜,与蔬菜成为好伴侣。 在实施主题过程中,首先我们带幼儿到的蔬菜特征进行了记录;其次天又去参观了菜场,鼓舞孩子通过询问卖菜的阿姨、奶奶,知道一些他们不熟悉的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食用部位、以及蔬菜的价格等等;从而熟悉了更多的蔬菜宝宝。
在教室里,我们创设了一个赐予幼儿自由观看熟悉蔬菜的环境,如:师幼共同布置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伴侣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记录和一些常见蔬菜的图片等;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种子发芽的试验,另外还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然后在区角中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嬉戏材料,如:蔬菜拓印、蔬菜变变变、奶奶的菜篮子、什么部位能吃?健康宝塔等;还自制了蔬菜玩具投放于蔬菜超市,让幼儿在嬉戏活动中与蔬菜进一步接触、熟悉。与此同时我们还抓住小伴侣午餐时机随机训练,如:由老师或小伴侣向大家介绍当天吃的蔬菜名称、烹饪方法、养分价值等,提示小伴侣爱吃各种蔬菜。当然,我们更围绕“蔬菜”这一主题源层层绽开线索,开展了“蔬菜变变变”、“蔬菜沙拉”、“蔬菜品尝会”、“配菜”、“运菜忙”、“菜地里的歌”、“彩色点心”等主题式教学活动。
通过本主题的实施,小伴侣熟悉了很多蔬菜,了解了蔬菜的不同烹饪食用方法、养分价值,知道了菜农种菜的辛苦,并通过做做吃吃“彩色点心”,进一步了解了蔬菜的广泛用途,进展了幼儿实践操作力量,逐步订正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幼儿喜爱吃蔬菜,与蔬菜成为好伴侣。活动开展以后,小伴侣的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爱吃蔬菜了,还嚷着要自己做冷菜,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说:孩子最近的话题总离不开蔬菜,而且问题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训练所追求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比较高的乐观性,由于他们都喜爱,都有话可说。 对于“爷爷奶奶的菜地”这个主题,由于比较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阅历,而且随处能捕获到,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顺手,孩子的投入也比较乐观,通过带孩子到野外去亲自感受、通过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孩子在一种开心的氛围中积累各方面的阅历,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包括语言的表达、思维的碰撞、以及各种问题的产生,所以说,离开了幼儿生活阅历的主题是枯燥乏味的。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熬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乐观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